目录
2 概述
生地黄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九首。
3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之生地黄膏
3.1 组成
生地黄一斤(打汁,入酒少许),熟附子一两半(去皮脐切片,入生地汁煮成膏,取附片焙干),山药三两(研末)[1]。
3.2 制法
以膏捣丸[1]。
3.3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之生地黄膏主治阳虚吐血[1]。
4 《卫生总微》卷二十方之生地黄膏
4.1 生地黄膏的别名
4.2 组成
生地黄(去芦,洗净)1两,川升麻1两,蓝叶1两,栀子仁1两,大黄1两。
4.3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猪脂8两,同于铫内慢火煎色变,滤去滓,以瓷盒盛,放冷成膏。
4.4 功能主治
《卫生总微》卷二十方之生地黄膏主治小儿熛浆疮,毒甚发引遍身;天泡疮,始生如汤烫作泡,皮破浆出成疮。
4.5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涂疮上。
4.6 附注
地黄膏(《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5 《鬼遗》卷五方之生地黄膏
5.1 组成
生地黄10两,白蔹10两,白芷10两,黄连10两,升麻10两,黄芩10两,大黄10两。
5.2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以猪脂1升半,微火煎成膏,绞去滓。
5.3 功能主治
《鬼遗》卷五方之生地黄膏主治热疮。
5.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敷疮,1日4-5次。
6 《圣济总录》卷一三○方之生地黄膏
6.1 组成
生地黄4两,辛夷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大黄半两,芎藭半两,黄耆半两,白芷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续断1两,猪脂2斤,薤白27茎。
6.2 制备方法
上药除猪脂外,并锉碎,光熬脂令沸,下诸药,煎候白芷赤黑色,以绵绞去滓,瓷盒盛。
6.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三○方之生地黄膏主治痈疽败坏生肉,发背。
6.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涂疮,日2-3次。
7 《圣惠》卷九十一方之生地黄膏
7.1 组成
7.2 制备方法
上锉细,以猪脂1斤,煎令地黄色黑,以绵滤去滓,盛于不津器中,候冷。
7.3 功能主治
《圣惠》卷九十一方之生地黄膏主治小儿被汤泼火烧赤痛者。
7.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日3度涂之。
8 《直指》卷六方之生地黄膏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1盏,生地黄汁1盏,共研为膏。
8.3 功能主治
《直指》卷六方之生地黄膏主治热气乘心作痛。
8.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弹子大,紫苏煎汤,食后调下。
9 《直指》卷二十一方之生地黄膏
9.1 组成
生地黄、蓝青叶各等分。
9.2 制备方法
上入蜜杵细。
9.3 功能主治
《直指》卷二十一方之生地黄膏主治口舌疮肿。
9.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0 《直指》卷二十二方之生地黄膏
10.1 组成
露蜂房(炙黄)3钱,五倍子3钱,木香3钱,滴乳香2钱,轻粉1字。
10.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生地黄1握,捣细和为膏。
10.3 功能主治
《直指》卷二十二方之生地黄膏主治漏疮。
10.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摊生绢上贴疮。
11 《医统》卷四十二方之生地黄膏
11.1 组成
生地黄汁1两,小蓟汁1两,沙糖(熬膏约1大碗)1两,阿胶1两,侧柏叶(为末),地榆(为末)1两。
11.2 制备方法
上用4味汁熬成膏,方入柏叶、地榆末和匀。
11.3 功能主治
《医统》卷四十二方之生地黄膏主治结阴便血。
11.4 生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3匙许,空心米饮调下。
12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生地黄膏
- 《刘涓子鬼遗方》:卷五
升微火煎,膏成绞去滓以敷疮上,日四五。治热疮,生地黄膏方生地黄白蔹白芷黄连升麻黄芩大黄(以上各十两)...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痈疽溃后蚀恶肉
敷疮,日三两次,以恶肉尽为度。治痈疽败坏生肉。生地黄膏方生地黄(四两)辛夷独活(去芦头)当归(切焙)...
-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三热病门]热病发斑
分)右为细散。每服不计时候。煎竹叶汤调下二钱。生地黄膏治热病。温毒大疫发斑。宜服。生地黄(半斤切)豉...
-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痈疽门]诸疮生恶肉
无地黄、黄连、黄、续断、白芨、芎、白芷、甘草。生地黄膏治痈疽败坏生肉。亦治发背。生地黄(四两)辛夷独...
-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九上部疮门]口舌疮
柏(二两)上为细末。蜜丸如芡实大。每一粒含化。生地黄膏治口舌疮肿。生地黄蓝青叶(各等分)上为入蜜杵细...
- 更多古籍中的生地黄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