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

目录

1 拼音

yǐn duǒ jīng lǜ

2 英文参考

Indocyanine Green[朗道汉英字典]

3 吲哚菁绿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吲哚菁绿

3.1.2 汉语拼音

Yinduo Jinglu

3.1.3 英文名

Indocyanine Green

3.2 结构式

3.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43H47N2NaO6S2    774.96

3.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2-[7-(1,1-二甲基-3-(4-磺丁基)]苯并[e](2-二氢亚吲哚基)-1,3,5-庚三烯基]-1,1-二甲基-3-(4-磺丁基)-1H-苯并[e]二氢亚吲哚内盐,钠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43H47N2NaO6S2应为94.0%~105.0%。

3.5 性状

本品为暗绿青色或暗棕红色粉末;无臭;遇光与热易变质。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溶解,在丙酮中几乎不溶。

3.6 鉴别

(1)取本品约10mg,加水5ml使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10滴,加热至约60℃,加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即显暗红褐色,放置,渐变为橙黄色。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16nm、263nm与78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611图)一致。

(4)本品炽灼灰化后,显钠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Ⅲ)。

3.7 检查

3.7.1 碘化钠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水100ml溶解后,加硝酸1ml,摇匀,照电位滴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Ⅶ A),用硝酸银滴定液(0.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1.499mg的NaI。按干燥品计算,含碘化钠不得过5.0%。

3.7.2 有关物质

取本品约5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pH 5. 8)-乙腈-甲醇(50:4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1],理论板数按吲哚菁绿峰计算不低于1000,吲哚菁绿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3.0%)。

3.7.3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50℃减压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6.0%。[1]

3.7.4 重金属

取本品1.0g,置坩埚中,用小火加热使炭化,放冷,加硝酸2ml与硫酸5滴,加热至白烟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盐酸3滴使湿润,加热水7ml,加热2分钟,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氨试液调节至微红色,加稀醋酸0.4ml,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必要时滤过,用水2ml洗涤坩埚,并加水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硝酸2ml、硫酸5滴与盐酸2ml,蒸发至干,加盐酸3滴使湿润,加热水7ml,加热2分钟,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氨试液调至微红色,加稀醋酸0.4ml,移至另一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ml,再用水稀释至10ml,作为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各加硫化钠甘油溶液(取硫化钠5g,加水10ml溶解后,加甘油30ml混合制成,置冰箱中可保留3个月)1滴,摇匀,放置5分钟,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3.7.5 砷盐

取本品0.25g,加氢氧化钠0.5g,混合,加水少量,搅拌均匀,干燥后,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600~7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5ml与水23ml使溶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J),应符合规定(0.0008%)。

3.8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在78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43H47N2NaO6S2的吸收系数()为3120计算,即得。

3.9 类别

诊断用药。

3.10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3.11 制剂

注射用吲哚菁绿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吲哚菁绿说明书

4.1 吲哚菁绿的药理作用

吲哚菁绿静注后,由肝胆系统徘泄。通过检测血中ICG的含量,了解肝功能是否正常。

4.2 吲哚菁绿的药代动力

吲哚菁绿静脉注射后与血浆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结合。它很快从血流中被清除,由肝赃摄取,排泄于胆汁,无肠肝循环。ICG在体内无代谢产物,以原形徘出。其平均t1/2为185min。

4.3 吲哚菁绿的适应症

主要用于血中滞留率、清除率和肝血流量等肝功能测定。

4.4 吲哚菁绿的用法用量

ICG滞留试验和清除试验:静脉注射,0.5mg/L。肝血流量测定:静脉滴注,将25mgICG溶于100ml注射用水中,以恒定速度滴注约50min,使ICG浓度达平衡。

4.5 吲哚菁绿的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管炎、荨麻疹等。

2.溶液中含有少量碘化物,对碘剂过敏者慎用。

3.给严重肝赃损害的病人注射ICG时,由于它的排泄率急骤降低,应慎用。

4.吲哚菁绿临用时用注射用水稀释,不宜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作溶剂。

4.6 规格

粉针剂:25mg。

5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三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