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渗出性中耳炎 (最后修订于2010/3/24 13:02:39)[共653字]
摘要: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管腔急性阻塞致中耳,中耳粘膜充血、水肿积液。临床表现主要为耳闷、耳鸣、耳聋、鼓膜内陷。临床表现1.耳内有异物堵闷感。2.听力减退:听力减退伴自听增强。3.耳鸣:程度、性质不一、以低单调耳鸣为主。4.鼓膜内陷、活动度受限。5.中耳腔积液、可见鼓膜色淡黄、有液平面或水泡、随头位而变动。诊断依据1.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气压伤、中耳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引起多见于儿童。2.主要症状为耳闷、阻塞感、自声增强、听力减退和耳鸣。3.早期鼓膜内陷、失去光泽,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色、有液平面或水泡。4.听力检查一般为传导性聋、有时为混合性聋。5.声阻抗检查:声顺偏低,曲线为低峰负压B型。6.鼓膜穿刺可抽出积液。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2.通畅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用药原则1.及时查清病因,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2.用抗组织胺及激素药物,以利咽鼓管通畅。3.局部1%麻黄素、滴鼻、以利咽鼓管通畅。4.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咽鼓管吹张术:适于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鼓膜穿刺抽液,可注入激素药液。鼓膜切开......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微波在渗出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对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60耳渗出性中耳炎采用微波治疗,并与一般治疗60耳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微波组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有效方法。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科常见病,近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我科自2000年1月~2002年6月应用微波治疗渗出性中耳炎60耳,随访6个月,疗效满意。报道
- 微波在渗出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对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60耳渗出性中耳炎采用微波治疗,并与一般治疗60耳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微波组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有效方法。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科常见病,近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我科自2000年1月~2002年6月应用微波治疗渗出性中耳炎60耳,随访6个月,疗效满意。报道
- 抗渗耳片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观察抗渗耳片对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214例渗出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4例,分别给予抗渗耳片和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75%),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渗耳片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抗渗耳片ClinicalefficacyofKangshenertablets
- 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合并增殖体肥大63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增殖体及耳显微镜下鼓膜切开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63例渗出性中耳炎患儿进行鼓膜切开,在鼻内镜下用电动切割吸引器对增殖体进行切除。结果63例患儿均得到治愈。结论全麻下用电动切割吸引器切吸及鼓膜切开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疗效可靠,治愈率高。 关键词电动切割吸引器鼻内镜增殖体渗出性中耳炎 我科对2001~2003年收治的63例渗出性中耳炎的患儿进行鼻内镜直视下增殖
- 儿童肥胖与渗出性中耳炎的关系
2007年05月09日Arch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7Apr;133(4):379-82.10医学空间5月9日消息,儿童肥胖与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rchOtolaryngolHeadNeckSurg四月第一百三十三期刊登了一项前瞻性、非随机的病例对照研究,针对155名2到7岁的曾接受过单侧或双侧通气管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儿童,以及118名无渗出性中耳
- 声阻抗检查在诊断渗出性中耳炎中的应用
渗出性中耳炎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粘膜肿胀,管腔阻塞致中耳通气引流不畅,气压降低,负压吸引而形成中耳粘膜充血、水肿的非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典型病例不难诊断,而对小儿及不典型病例往往易漏诊。自我科开展了声阻抗检查后,提高了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及时治疗这一疾病提供了较好的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1986~2002年,我科对108例,其中小儿23例考虑为渗出性中
- 儿童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应使用药物治疗
2006年01月19日《中国医学论坛报》26美国儿科学会中耳炎诊疗指南(2004版)手术治疗章节建议,对下列患儿应使用通气管(VT)治疗:慢性中耳炎伴积液(OME)持续≥4个月并伴持续听力丧失或其他症状和体征;无论听力状态如何,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OME;以及有鼓膜结构性损伤。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圣保罗医院Stenstrom等的一项随机研究表明,在可使用VT治疗的OME患儿中,药物治疗的长期转归优
- 喹啉酸的螺旋神经节神经兴奋毒性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及血清中喹啉酸(QUIN)含量及其对神经兴奋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3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单侧中耳积液及其血清中分子量为167的QUIN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血清为对照。结果 中耳积液QUIN平均浓度为181±35.8μmol/L,而血清中未能测得。同时分别以5nmol/μl,10nmol/μl,20nmol/μl浓度的QUIN溶液灌
- 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放疗前检查无分泌性中耳炎的NP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6个月内采取鼻腔冲洗、鼻腔清理等措施为实验组,另一组不处理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第1天及第6个月时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差异。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后即给予鼓膜穿刺注药治疗,若无好转即予以鼻内镜下咽鼓管置
- 分泌性中耳炎115耳的疗效观察
有改善,病因因感冒引起36耳,因增殖体肥大引起29耳,因下鼻甲肥大引起20耳,因鼻窦炎引起19耳,因鼻咽癌引起5耳,原因不明6耳。115耳均经音叉、电测听测定为传导性聋,声阻抗图为B型曲线,符合渗出性中耳炎之诊断,听力损失35~55dB,中位数41dB。1.2治疗方法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目的是引流中耳积液,防止形成粘连性中耳炎。笔者把渗出性中耳炎分为3期,分期治疗如下:(1)第1期(浆液期)对穿刺抽
- 第二节 分泌性中耳炎
第二节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ear)。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
-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ear)。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
- 儿童鼾症218例手术疗效观察
Ⅱ度肥大26例。全部患儿均行鼻咽侧位片检查,测腺样体与鼻咽腔气道厚度比值(A/N)≥0.71的有168例,A/N≥0.65的有50例;扁桃体与腺样体同时肥大的140例;合并慢性鼻窦炎35例;合并渗出性中耳炎42例。1.3方法本组病例均经口腔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置Davis开口器,剥离法切除肥大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时,尽量将腺样体刮匙至于鼻咽部正中,紧贴鼻咽顶部刮除腺样体,为避免残留,再分别将刮匙偏左
- 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
下检查术腔,彻底止血;或直接在鼻内镜下用切割吸引器,从腺样体下缘开始切割,逐渐移向侧缘并向中央包围。 2结果 46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均收到满意效果,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未见复发者。20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切开或中耳置管,术后听力均提高10~30dB。无一例中耳炎复发者。 3讨论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减少出血和对咽鼓管等组织的副损伤是腺样体切除术的基本原则之一[2]。鼻
- 声导抗检测对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诊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经声导抗检测分析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的相互关系以及病情分期。方法采用丹麦MadsonZ0901型声导抗仪按常规方法作声导抗检查测试项目。包括鼓室导抗图及镫骨肌反射,鼓室压测量,分析鼓室图形,并结合纤维喉镜经鼻腔检查腺样体肥大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治愈82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93%。结论声导抗检测对诊断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有至关重要的诊断价值。【关键词】声导抗
- 爱全乐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准差(±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2结果治疗5~10天后复查,治疗组和对照组行电测听检查,其结果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电测听检查结果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3讨论渗出性中耳炎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炎症,多由上呼吸道炎症、鼻及鼻咽部病灶、气压损伤,如乘坐飞机等致咽鼓管咽口充血肿胀致咽鼓管、鼓室发生肿胀、渗出,影响听力。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咽鼓管通气,消除中耳负压。咽鼓管管腔通畅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98例疗效观察
例。全部患儿均行鼻咽侧位片或鼻咽部CT检查,测腺样体与鼻咽腔气道厚度比值(A/N)≥0.71的有72例,A/N≥0.65的有26例;扁桃体肥大均同时伴有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鼻窦炎35例;合并渗出性中耳炎22例。有典型腺样体面容19例,合并鸡胸5例,遗尿5例。1.3方法本组病例均经口腔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置Davis开口器,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法切除肥大扁桃体、肥厚咽侧索和腺样体,扩大咽
- 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体会
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下降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表现为中耳传导性障碍。临床出现耳闷堵感,听力减退或鼓室积液。主要病理特征为非化脓性中耳疾病,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分泌性中耳炎68例,48例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另外20例经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较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确诊68例,临床症状为耳闷堵感,听力下降,查体可见鼓室积液,均经X线、
- 经咽鼓管中耳变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气压吹枪经咽鼓管吹气变换中耳气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40耳)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采用耳鼻咽喉科综合治疗台的气压吹枪经咽鼓管咽口吹气变换中耳气压加口服抗炎药来治疗并与普通吹气疗法来比较。结果中耳变压治疗组其听力及鼓室图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0%,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结论气压吹枪经咽鼓管吹气变换中耳气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效果,它对病期短、病期较长的分泌性
- 鼓膜检查时应注意些什么?
意观察以下各点: (1)鼓膜色泽:中耳炎或鼓膜炎,尤其在急性期常见鼓膜充血。蓝色鼓膜表示鼓室内有深色液体或充血组织,见于鼓室积血、胆固醇肉芽肿、鼓室异位血管及颈静脉体瘤等。行鼓室穿刺时,鼓室积血可抽出陈旧性血性液体;胆固醇肉芽肿可抽出棕褐色液体;异位血管则可抽出新鲜血液;颈静脉体瘤也可抽出血液,但量不多。前二者在抽出鼓室内液体后,鼓膜蓝色暂时消失。渗出性中耳炎的淡黄色鼓室积液可使鼓膜呈琥珀色。如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鼓气耳镜结合声导抗进行检查,对能配合的同时行纯音测听进行诊断后,采用药物,咽鼓管吹张,鼓室穿刺和鼓膜切开置管以及手术等治疗。结果无明确病因的37例患者中,治愈30例(81.08%),好转5例(13.51%),无效2例(5.41%)。有明确病因的38例患儿中,治愈34例(89.47%),好转3
- 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摘要】目的应用耳内镜技术提高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恢复或改善患儿听力。方法对54例(98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耳内镜显示系统导引下行鼓膜切开置管。结果54例患儿随访0.5~2年,41例(76%)听力明显改善,纯音听阈,声阻抗基本恢复正常,13例患儿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率100%。结论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具有显微镜下手术同等优点,且具有简单、易掌握等优点,对分泌性中耳炎患
-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摘要】 目的:评价分泌性中耳炎几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85例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重点对发病3个月之内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保守治疗治愈率为36.4%、有效率65.9%,保守加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44%、有效率72%,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43.8%、有效率68.8%。结论:保守治疗加手术治疗治愈率和有效率较高。【关键词】分泌
- 正负压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4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用鼓膜穿刺、鼓室正压注药、负压吸引的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246例(292耳)采取鼓膜穿刺抽液、高负压吸引、鼓室正压注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病例。结果246例分泌性中耳炎经1~3次治疗治愈率95.5%,46例胶耳经本法一次治愈39例(84.8%)。结论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用鼓膜穿刺、鼓室正压注药、负压吸引的方法是治
- 胸腔积液
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图1)。平卧时积液散开,使整个肺野透亮度降低。液气胸时积液有液平面。大量积液时整个患侧阴暗,纵隔推向健侧。积液时常边缘光滑饱满,局限于叶间或肺与膈之间,超声检查有助诊断。图1 渗出性胸膜炎B超可探查胸液掩盖的肿块,协助胸腔穿刺的定位。CT检查能根据胸液的密度不同提示判断为渗出液、血液或脓液,尚可显示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肺内肿块以及胸膜间皮瘤及胸内转移性肿瘤。CT检查胸膜病变有
- 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培养阳性3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为今后更好的治疗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30例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培养阳性的临床特点。结果30例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以咳嗽咳痰,间断发热,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阴性者居多;合并肺结核者居多。结论通过对30例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以常规抗结核治疗+
- 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2例
【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佳而又最简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128耳)分泌性中耳炎在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波氏球吹张。结果总治愈好转率为90.63%,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药物治疗配合波氏球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治疗波氏球吹张咽鼓管峡窄或功能障碍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治疗常以抗生素、激素、1%麻黄素滴鼻等为主。我院于
- CHMP推荐将沛儿的适用症范围扩大到肺炎和中耳炎
ed)的适用症范围扩大至欧洲市场。这两项推荐建议把沛儿的适用症扩大至用于治疗由疫苗血清型(vaccineserotype)导致的肺炎和急性中耳炎(acuteotitismedia)。沛儿目前被批准用来用于两个月至5岁儿童的主动免疫,以治疗败血症、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bacteraemicpneumonia)和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血清型(型号包括4、6B、
- 鼓膜切开引流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54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与时间。方法对54例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全麻下扁桃体剥离和腺样体刮除及鼓膜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结果54例患者108耳中有104耳取得良好的效果,听力恢复,随访1年未复发;3例4耳有反复间断发作,成为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结论全麻下扁桃体剥离和腺样体刮除及鼓膜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词】鼓膜切开引流术;分泌性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十六节·黄耳伤寒
有黄涎流出。筑筑然疼。声如蝉噪。两目白及眼睑。亦皆发黄。身热体痛。恶寒无汗。背脊拘挛串痛。强直难伸。不能转侧。溺短赤涩。脉右濡滞。左浮弦略紧。舌苔白腻带黄。边尖俱红。断其病由风热挟湿温时毒。作流行性中耳炎治。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蜜炙麻黄五分、光杏仁三钱、连须生葱白两枚、淡香豉三钱、银花、连翘、牛蒡各二钱、焦山栀、紫荆皮、梓白皮各三钱、先用杜赤小豆四钱、生绿豆、绵茵陈各八钱、煎汤代水。)送下聪耳
- 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5种渗出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5种渗出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5种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创面采用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并与对照组创面用湿敷的方法相比较。结果使用湿润烧伤膏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5种渗出性皮肤病疗效优于普通湿敷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湿润烧伤膏;渗出性皮肤病笔者自2005年3月~2006年10月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42例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例。结果全部病例5~1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在足量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营养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体会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因是胸膜
- 超短波电疗仪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超短波电疗仪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pdf)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本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因绝大多数儿童不合作,无法在门诊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给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带来比较大的困难。现对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于门诊收治的10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 Bevacizumab(Avastin)全身用药治疗新生血管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BEAT-AMD研究
RCE:BritishJournalofOphthalmology近期在《BritishJournalofOphthalm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对于血压正常且没有血栓栓塞病史的新生血管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或者拒绝眼内注射的患者,可采用全身给与bevacizumab(贝伐单抗,avastin)治疗。这是来自奥地利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双盲、随机、前瞻性的研究。患有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
- 渗出性腹泻常见于哪些疾病,其粪便特点如何?
渗出性腹泻,是由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炎症中,常见的肠道局部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等;全身性感染累及肠道引起渗出过多导致腹泻者,如: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败血症、血吸虫病等。 非感染性炎症中,如原因未明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变态反应性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以及结肠憩室炎等肠道的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因渗出增多而引起腹泻。胃肠道肿瘤如结肠癌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46耳)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结果腺样体切除顺利,术后随访3~12个月,28耳(60.9%)痊愈,听力恢复正常;听力提高,体征改变属有效者13耳(28.3%),总有效率为89.1%;术后复发3耳。同时鼻塞打鼾消失,合并鼻窦炎者获得治愈或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
- 分泌性中耳炎多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阶梯治疗疗效。方法对326例(397耳)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邻近病灶治疗、手术治疗。结果32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治愈211例,占65%;36例鼓膜置管,33例治愈,占92%;2例手术,全部治愈。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要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并给予适当处理,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阶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疾病,正
-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一、肺实质基本病理表现 本节着重描述肺部异常基本X线表现,其余异常表现均在各自疾患中述及。 (一)渗出性病变 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渗出,渗出物内含有液体和炎性细胞,代替了空气而充满于肺泡内,于是形成肺的实变。在X线上,渗出性病变和正常肺之间无明显的界限,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而呈云絮状,有时多数病灶融合。病变边缘不锐利,是因为含气的肺泡与充满渗出液的肺泡混合在
- 两种方法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纯抗厌氧菌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8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硝唑抗厌氧菌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显效率高于青霉素和氯霉素联合抗需氧菌治疗。结论甲硝唑可作为化脓性中耳炎诊断性治疗的首选药物。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疗效对比分析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往往伴随听力减退。我科2001年3月~2004年8月应用甲硝唑(甲硝唑组)与用青霉素和氯霉素(对
-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整体化护理
识及自身专业形象。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感情交流。解除了患儿及家长的疾病知识缺乏及焦虑。结论明确护理工作方向和目标,发挥了护士最大潜能和创造性。赢得了患儿家长的信任与尊重,缩短了住院时间,自我护理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提高,掌握了疾病的健康教育和保健知识。【关键词】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整体化护理是目前国际普遍开展,我国正在推行的先进护理模式,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
- 注射液外用治疗糜烂渗出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液用于湿敷治疗糜烂渗出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326例糜烂渗出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几种注射液混合冷湿敷,对照组用传统的湿敷方法,两组同时应用呋喃西林氧化锌糊膏,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无论在渗出停止时间还是治愈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液外用湿敷治疗糜烂渗出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可供临床选择。 关键词注射液糜烂渗出性皮肤病疗效
- 虹膜色素上皮易位在渗出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应用
力保持稳定,3名患者视力下降。在随访期内的任何时间均未观察到黄伴水肿或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发。Aisenbrey博士等总结认为,在3年内移植的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良好耐受,而且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均保持稳定。这些结果提示,在渗出性黄斑变性患者切除脉络膜新生血管后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可替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但是,对于这些细胞能否恢复视力并预防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发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更多的研究。作者:
- 粘连性中耳炎
概述粘连性中耳炎(adhesiveotitismedia)是中耳内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是既往中耳炎症的结果。常于儿童时期发病。病因病理病机是既往中耳感染的后遗症。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变程度足以损伤中耳粘膜时,可引起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产生新的纤维组织,或积液机化,这一过程可导致鼓室内壁粘膜与鼓膜粘连,甚至听骨链粘连固定。临床表现(一)病人既往多有中耳炎病史。主要症状为听力减退、耳鸣
-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继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例
血,瞳孔中等大,人工晶体位置良好,其后可见漂浮着灰白色薄纱样视网膜。眼底检查:整个眼底朦胧不清。眼压正常。B型超声检查结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伴视网膜下积血。见图1、图2。临床诊断:(1)左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2)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给予双眼包扎,地塞米松、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C等治疗。术后8天视力0.1,瞳孔区已经不见薄纱样视网膜脱离。眼底后极部视网膜复位,未见视网膜裂孔
- 高负压吸引法加中耳内置氯霉素耳丸治疗化脓性中耳炎100例分析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本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尤以天热游泳时、发病增多,如不积极治疗,使患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均感不便,有些可引起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我科近几年来,应用简易高负压吸引法加中耳内置氯霉素耳丸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数千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复查记录的100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者100例(154耳),男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36例相关性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经纤维鼻咽镜检查确诊为儿童SOM伴腺样体肥大者36例。全部患者均行腺样体切除术,有4例加行鼓膜置管手术。结果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耳内闭塞感、耳鸣等症状消失,听力基本恢复正常,定期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腺样体肥大对儿童SOM具有重要影响,对儿童患者必须常规做鼻咽部的检查,以免漏诊、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腺
- 老年人渗出性胸腔积液8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12月103例经胸膜活检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选自1996年10月~2002年5月我院内二科收治的86例61岁以上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男48例,女38例;年龄61~83岁,平均65.7岁。其中肺癌40例(46.8%),胸膜转移癌12例(13.9%),胸膜间皮瘤3例(3.4%),结核性肠腔积液30例(34.8%),包
- 无全身症状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可暂缓抗生素治疗
2006年10月17日中国医学论坛报10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Spiro医师等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明,急性中耳炎患儿如一般状况好,适当推迟抗生素治疗有益。[JAMA2006,296(10)∶1235]研究者将283例6个月至12岁的急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入暂缓应用抗生素的观察组(WASP组,n=138)和依常规方案适时使用抗生素的标准治疗组(SP组,n=145)。所有患儿均口服布洛芬,并局部应用耳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
2006年09月06日中华眼科杂志2006Vol.42No.6P.492-49511(北京)为了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者回顾性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视力、眼压、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部超声波等检查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8~42岁,平均25岁。5例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就诊时的视力:光
-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P物质含量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2006年03月01日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第22期90.05)。可见①SP在SOM的发病中影响了病程的全过程,但在早期起主要作用。②检测SOMMEE中SP含量对于判断MEE的性质,了解病情的发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作者:
-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非化脓性中耳炎(附18例临床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观察。方法对18例伴有腺样体肥大的非化脓性中耳炎,行腺样体切除术,其中12例行腺样体刮出术,6例行鼻内镜下、鼻窦切割吸引器下腺样体切吸术,同时行鼓膜按摩,9例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术,2例行鼓膜置管。结果治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88%。结论腺样体增大是引起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手术切除腺样体是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