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社交敏感性障碍 (最后修订于2011/4/10 2:11:24)[共271字]
摘要:社交敏感性障碍(socialsensitivitydisorder)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久的或反复的恐惧和回避,同时伴有焦虑、语言木讷不清,甚至说不出话来,宁愿呆在家里,因而影响社交关系,脱离集体活动造成适应困难。社交敏感性障碍大多见于5~7岁儿童,主要表现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反复出现过分的敏感、紧张恐惧、胆怯、害羞、退缩,因而不愿到陌生环境,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患者日常与家长和熟人能保持交往,可有正常的选择性依恋父母或其他熟悉的人,通常在6岁前起病。诊断需排除抑郁症,儿童孤独症和儿童精神分裂症。治疗主要采取教育引导和心理治疗。......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儿童期情绪障碍
,这种现象称为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常见于学龄儿童,女孩较男孩为多见。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可能由于对学校有关事物的恐惧、学业上的失败、对学习的厌倦、或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3.社交敏感性障碍(socialsensitivitydisorder)大多见于5~7岁儿童,主要表现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反复出现过分的敏感、紧张恐惧、胆怯、害羞、退缩,因而不愿到陌生环境,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 儿童期情绪障碍
,这种现象称为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常见于学龄儿童,女孩较男孩为多见。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可能由于对学校有关事物的恐惧、学业上的失败、对学习的厌倦、或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3.社交敏感性障碍(socialsensitivitydisorder)大多见于5~7岁儿童,主要表现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反复出现过分的敏感、紧张恐惧、胆怯、害羞、退缩,因而不愿到陌生环境,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 偶发性事件引起社交恐怖障碍1例分析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交流障碍;学生 笔者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曾接访了1例因偶发性事件引起的社交恐怖障碍患者,经过10次心理咨询,患者终于摆脱了社交恐怖阴影,重新回到了集体中。现将本案例分析如下。 1患者资料 1.1基本情况 小王,22岁,独生女,某重点高校一年级研究生。父亲是工程师,母亲退休在家料理家务,家庭氛围良好。身体健康,家族无精神病史。 1.2表现出的问题(症状) 感觉自己
- 社交焦虑障碍不仅仅是害羞而是疾病
2008年04月07日Lancet.2008Mar29;371(9618):1115-25.医学空间(MEDcyber.com)4月7日消息-美国家庭预防和心理专家称,现在已认识到社交焦虑障碍已不再仅仅是害羞那么简单,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其患病率、慢性危害、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等。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
- 社交圈子大小能影响大脑发育
前不久英国一项研究称,人们社交圈子的大小与大脑相应区域中灰质的多少有关,但两者间的关系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并不明了。而最新一项动物研究确认,社交圈子可以影响大脑变化。前一项研究是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完成的,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研究人员对100多名志愿者的大脑进行了磁共振扫描,同时统计了他们在社交网站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数量。结果显示,那些朋友更多的人,大脑中与社交有关的一些
- 城乡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比较
关键词】焦虑孤独对比研究学生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增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焦虑和孤独感是儿童在交往中产生的常见不良情绪,严重者容易导致儿童社交障碍。本研究对城乡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维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分别选取福建省某地3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训练
对于精神病人社交能力的训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直十分欣赏这种方法,并且日益提高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和康复中的地位[1]。社会交往技能的引入,对于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精神康复事业非常重要。近年来许多精神卫生工作者对此进行研究。现综述如下。 1社交技 能训练的重要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确的精神病,其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自然病程多迁移,呈反复加重或恶化。慢性
- 治疗脆性X综合症和孤独症患者社交退缩的药物正在研究中
儿童和成年人的社交退缩与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有关,这是遗传性智力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孤独症最常见的已知单一基因的原因。他们可能从Rush大学医学中心Rush儿童医院小儿神经病学专家开展的研究中的一个实验药物受益。Rush是伊利诺伊州唯一的一家,也是美国21家参与脆性X染色体试验的医院之一,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交能力、认知、语言受损、注意力缺陷和焦虑为特点。患有脆性X染色体、孤
- 社交恐怖症自我防治方法有哪些?
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本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和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交心理和手段的,人需要在后天的社交活动中培养,才能变得自如起来。 防治社交恐怖
-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无为县2所农村小学三~六年级小学生884名(男472名,女412名),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总检出率为14.7%,男、女生分别为12.9%,16.7%;随着年级的增长,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社交焦虑影响因素有年级、健康状况、零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社交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近日,最新一期的《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那些社交活动较多的人,他们的记忆力更好,到老年后出现记忆力减退的几率更低。该项研究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类发展与健康系的研究人员主持完成。据介绍,研究人员利用6年时间跟踪调查了年龄在40—80岁之间的6638名美国人。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婚姻状况、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交活动的频率、对邻居同事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以此来评估他们的社交情况。6年后,他们
- 临床护理实习生社交焦虑调查与沟通情景模拟训练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实习生社交焦虑存在情况。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对我院2007年度10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源于农村与城市的护理实习生在社交焦虑得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7±3.10)/(23.45±2.91),T=0.761,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6±3.61)/(10.01±2.58),T=3.97,P<0.05]。来源
- 行为问题儿童社交焦虑及个性特
【关键词】焦虑;危险行为;个性;交流障碍;儿童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儿童行为问题包括情绪和行为2个方面的异常,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如行为问题儿童的学习能力及其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1-2]。笔者就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 区分社交恐怖症亚型重要吗?
2006年12月26日JAnxietyDisord.2006,1228瑞士的研究人员近期在社区范围内探讨了划分社交恐怖症亚型的价值。共有1877名年龄为18~24岁的德国女性入组,诊断根据面对面的谈话结果,并要求患者完成多份有关自我陈述的问卷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害怕社交场合虽然尚不足以作为划分社交恐怖症亚型的截点,但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功能受损、并发症、主观求诊欲、寻求心理治疗的态度,降低患者社会支持
- 大学生情感表达和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情感表达、个人评价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情感表达量表(TAS-20)、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江苏省2所高等院校17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个人评价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影响作用,情感表达障碍通过个人评价对社交焦虑存在间接正向作用。结论提高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形成正确个人评价,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
- 高中女生情绪-社交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情绪障碍;孤独;精神卫生;学生 孤独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1]。有研究者明确指出引起孤独感的2种人格特征:一是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评价;二是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2]。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生理发育均处于一个不稳定时期,尤其是女生,其生理变化和自我心理状态变化相互影响。有研究发现,孤独感可能成为影响心理
- 药企将全面采用社交媒体?
导读:医药行业在利用社交媒体实现经营目标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医药行业一直都没有FDA颁发的明确的指导准则。这个月,FDA颁布了《互动推广媒介使用指南草案》,为行业提供了数字媒体使用方面的主要指南。医药行业在利用社交媒体实现经营目标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医药行业一直都没有FDA颁发的明确的指导准则。这个月,FDA颁布了《
-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领悟社会支持状况,探讨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为调查工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师范大学119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77.69±12.20)处中等偏下水平。领悟社会支持(62.84±11.7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方
- 《自然—神经科学》:大脑杏仁体大小可反映人的社交情况
想知道一个人大概有多少朋友,也许简单地做一个大脑磁共振扫描就可以了。一项最新研究说,大脑中与社交能力有关的杏仁体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社交圈子的大小。新一期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58名志愿者大脑中杏仁体的大小,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了他们的社交情况。结果显示,杏仁体越大的人,通常具有更大的社交圈子,两者之间存在明显
- 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修订的儿童社交焦虑、儿童孤独感量表,对成都市随机抽取的三、四、六年级小学生200名进行测查。结果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只有学业成绩在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得分上存在主效应。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生的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显著高于优生和中等生,中等生社交焦虑最低,优生孤
- 科学家研发社交网站测谎器以甄别网络传言
据英国媒体20日报道,一组国际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为社交网站设置的测谎器,目的是测试和确认网络传言。 据报道,这一测谎系统将会对网上的留帖进行分析,看它传播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该系统还会辨认开设这个社交网站账号是否只是为了传播虚假信息。 据悉,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包括各国政府,以及紧急援助服务在内的组织和机构,能够对突发事件作更有效的反应。 传言分类 这个测谎项目的研制基础,是对20
- 大脑杏仁体可反映社交圈大小
想知道一个人大概有多少朋友,也许简单地做一个大脑磁共振扫描就可以了。一项最新研究说,大脑中与社交能力有关的杏仁体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社交圈子的大小。 新一期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58名志愿者大脑中杏仁体的大小,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了他们的社交情况。结果显示,杏仁体越大的人,通常具有更大的社交圈子,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 科学家发现喜社交的动物大脑发展更快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对一些哺乳动物及其祖先化石进行的分析显示,猴子、狗等比较喜欢社交的动物,其大脑发展的速度要快于猫和其他愿意独处的动物。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500多种哺乳动物的生理数据,并与它们祖先留下的化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就脑容量与整个身体的比例而言,在过去几千万年里大脑发展最快的动物是猴子,其他大脑发展较快的动物也都有较
- 社交孤独是一种抑郁症
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处于社交孤独的啮齿动物会表现出焦虑症状,对快乐的事情没有感觉,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09年1月18日在线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Neuroscience)上。他们的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能够治疗或改善与抑郁相关的焦虑症状。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EricNestler和同事发现,被圈养在笼子里、社交活动隔离的老鼠和小鼠均表现出抑郁症状的焦虑行为,比如不正常
- 研究称一种鼻腔激素喷雾剂可缓解社交恐惧症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6月25日电(记者和苗)据瑞典《每日新闻》25日报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种鼻腔激素喷雾剂可以缓解社交恐惧症。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科学家帕特洛维奇说,他与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含有后叶催产素的鼻腔激素喷雾剂能够有效缓解社交恐惧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 焦虑失调症。在研究过程中,帕特洛维奇等人给患者们展示包括陌生面孔等不同的影像,患者们普遍出现了焦虑不安的情绪。
- 中学生自尊与社交类型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社交类型中学生的自尊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Coopersmith自尊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中学生自尊与社交类型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自尊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种社交类型中学生在总体自尊、一般自我、同伴关系、学业成就得分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被拒绝型与其他社交类型在亲子关系得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生自尊
- 医学生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关键词】适应心理学社交焦虑是对人际处境的焦虑和害怕。从应激的观点来看,可以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应激源。班杜拉认为:面对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的程度等身心反应[1]。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笔者从应激的角度探索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是否影响医学生在应对人际交往情景时的焦虑水平,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对象与方
- 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社交媒体验证人类能否穿越时空
据“中央社”8日报道,是否有人能“穿越时空”、“回到未来”?研究人员通过搜集社交媒体上的贴文,没有发现任何人有能力“游历未来”以及“未卜先知”。 对于能不能“回到未来”的问题,研究人员广搜网络及社交媒体,盼能找到“时空旅人”留下的“炫耀文”,但他们没发现。 不同于英国电视剧《超时空博士》和好莱坞电影《回到未来》,现实世界中恐没有“时空旅人”,就算有,也没人能推测出或泄漏即将发生的事。 美国密
-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的重要保证。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等。自我意识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青少年阶段发展尤为迅速。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社交焦虑的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6年4-6月选取武汉市翠微路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取2~4个班,以所选班
- 新社交网络:加入要查肠道菌
【美国《大众科学》网站9月8日报道】题:新的社交网络以胃肠道细菌为基础将人们联系起来 德国一家非营利性机构“我的微生物”希望你能去进行肠道细菌基因测序。这样做价格不菲,不过你将可以加入一个最独一无二的社交网络。在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与“同病相怜”的人一起讨论他们的胃肠道问题。如果这样想的话2000美元就不算贵了。 实际上,“我的微生物”听起来是个很有趣的项目。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
- 研究揭示大熊猫私密社交生活
本报讯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大熊猫也是如此。研究表明,大熊猫比人们认为的更爱社交,它们有时会在一起闲逛数周。至今为止,人们对野生大熊猫知之甚少,因为它们不仅数量稀少,而且生活在人迹难至的森林中。2010年和2011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VanessaHull和同事获准在中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5只大熊猫戴上了GPS跟踪项圈。这些项圈每隔4小时就会传输每只大熊猫的位置,研究人员连续监测了两年。该团队
- nature:科学家发现细菌的“社交”秘密
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们最近发现那些看上去十分低端,单一化的细菌事实上十分复杂。它们拥有精密的社交方式以及类似于电信号传导一样的通讯功能,就像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该项研究发表于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文章中作者们详细介绍了细菌之间相互交流采用的具体方式,他们称之为“离子通道“。“我们的发现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对细菌的看法,同时改变了我们对于大脑工作方式的看法“,该文章的首席作者,来自加州圣
-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交焦虑患者注意特点的探讨和有关文献的回顾,揭示出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风格并指明治疗方向。[关键词]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10%~13%。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
- 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中专学生的社交技巧
么不同和发现),最后要求团员把这些技巧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1.2.3第三次活动 团员在一起先描述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沟通技巧的体验和疑惑,之后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大家身上常出现的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3],结果有:1害羞心理,原因为天生的,过分关注自我,曾经受过打击。2闭锁心理:缺乏信任,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别人袒露。3嫉妒心理:怕别人嫉妒,所谓树大招风而不敢主动交流。4自负心理:自以为是,轻视
- 细胞的“网络社交”
常增殖的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也会被此网络识别,并通过细胞通讯机制将其清除掉。 正如现实中网络会出现掉线、传输错误一样,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随着人年龄的增加,细胞通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或中断的频率与几率也在增大。当细胞通讯在时、空、量等方面出现错误,会引起细胞的错误反应,使机体遭受打击,导致疾病出现。反之,当有正确的信息传递给细胞时,那些受损或衰老的细胞会被激活,进行自我修复并恢
- 最新研究揭示催产素增加人们社交恐惧感
释为什么强烈的爱情会带来痛苦的悲伤,这可能会导致的结果是,双方关系一旦恶化就难以前进。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几十年的研究,催产素通常被认为是缓解紧张感的一大要素。但最新研究则揭示了催产素是如何增加人们对社交的恐惧感的,而非减缓,并阐释了催产素作用在了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哪一处。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方式来帮助人们克服负面情绪和记忆。事实上,这种激素已经应用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实验研究中
- 加拿大研究发现:9个月大婴儿已有社交判断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近日的一项研究发现,9个月大的婴儿也许还不会讲话,但已展现出初级的社交判断力。研究表明,看似天真的婴儿们除了对事物自有好恶外,从实验中还发现在此基础上学会了“区分敌友及“选边站。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哈姆林领导的研究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一开始,研究小组准备两碗零食,一碗放全麦饼干、一碗青豆,婴儿这时会在两者中选出喜欢的一种;紧接着,研究人员让婴
- 癌细胞社交行为研究开辟了癌症研究的新方向
议采用同样的战略对抗人体最致命的敌人,癌症。这篇文章发表在Cell旗下的TrendsinMicrobiology杂志上,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癌细胞和细菌的共有特性。和细菌一样,癌细胞依赖细胞间通讯和“社交网络”成为机体中的强势群体。研究者们受到细菌社交生存战略启发,把癌细胞看成是一个能相互交流进行合作的特殊群体,为癌细胞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知己知彼科学家们曾经长期忽视了细菌间的复杂交流和相互作
- 微生物帮鬣狗开展“社交生活”
人们已经知道,鬣狗通过尾部腺体分泌出有气味的物质,从而向其他鬣狗传递领地、求偶意愿等信息,它们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一种基于嗅觉的社交网络。它们可以通过气味辨别出其他处于同一区域的鬣狗的很多信息,例如性别、年龄以及分辨孕期和哺乳期。这些特性之所以可以被解读,是因为鬣狗尾部下方有一条臭腺,在行走过程中会将气味遗留在地面上。许多哺乳动物都会通过气味进行沟通,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产生这些化学气味的并不是
- 植物学家称植物有嗅觉会思考懂社交
植物如何感知?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新书最核心的问题,这本书名为《一株植物所知道的》,作者丹尼尔是特拉维夫大学吗哪植物科学中心的总监。他认为,一株植物可以看到、闻到和感觉到。当受到围攻的时候,它会建立防卫,并警告它的邻居路上有麻烦。甚至可以说,植物拥有记忆。但是这是否可以说植物会思考——或者说某人可以谈论花卉的“神经系统科学”?丹尼尔回答了来自《心智问题》编辑加雷斯·库克的问题。1、你第一次是如何对这
- 多运动多社交降低早老性痴呆症风险
识新朋友都有助于老年人降低患病风险。该协会强调,锻炼大脑非常重要,因为这会产生新的神经原连接,从而使大脑更好地运作。因此,协会建议老年人平时可以通过打牌、读报、弹奏乐器、背诵诗歌、参加学习班等锻炼大脑。除此之外,惯于用左手的人练习多使用右手,惯于用右手的人练习多使用左手也是锻炼大脑的一个有效方法。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临床表现为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出现障碍等。作者:
-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的观察分析
【关键词】社交焦虑;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青年学生为探讨心理治疗对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作用,笔者对26例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患者采用了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26例社交焦虑症患者作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青年学生52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和严重的躯体疾患,年
- 美科学家:“基因”打造社交达人
的产生有很大的关联,相关成果文章发表在PNAS在线版上。有些人仅观察他人的脸就很快知道,你度过了糟糕的一天,而有些人似乎对此很迟钝。这种更容易体会他人心情的行为被称为,同理心、同情心,这对我们的日常社交活动是很重要的。奥勒冈州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认为,同理心的产生是由一种荷尔蒙所调控的,这种荷尔蒙就是催产素。科学家们招募了部分志愿者参与实验,结果发现,受催产素的影响,志愿者更愿意相信他人。科研人员确
- 人类有一颗社交头脑:深处有个小小的杏仁体
一个小小的、杏仁形状的区域,似乎是帮助我们读懂他人情绪的重要部分。有研究显示这一组织对识别恐惧至关重要,然而科学家还发现相关证据证明它能帮助识别各种心理状态。2006年,科学家指出,孤独症患者(具有社交减少、无法理解他人情感的病理特征)的杏仁体神经细胞较少,特别是被称为“侧核”的这一亚单元。为了研究杏仁体在不同灵长类动物中的表现,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KaterinaSemendeferi
- 脑细胞受损引发社交痴呆
生而为人可谓得失兼有。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的认知能力是超群的,同时人类能够有意识地改变自身的命运。然而另一方面,我们所仰仗的高度进化的大脑却容易产生一些严重的病变,例如精神病和痴呆。如今,一个神经学研究小组发现,人类的这些福祉和灾难可能与一些特殊的神经回路有关。研究人员在1999年发现,人类大脑和类人猿大脑——例如黑猩猩和大猩猩——都具有一类特殊的细长神经细胞,名为纺锤体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即
- 英绘制致癌蛋白“社交网络”图谱
一种致癌蛋白的显微图像英国癌症研究所近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所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致癌蛋白不同于非致癌蛋白的独特行为,绘制出这些蛋白的“社交网络”图谱,为开发抗癌新药提供了新的助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近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卷》上。研究人员发现,有许多交互的分子途径影响着癌症的发展,那些被抗癌药物“瞄准”的致癌蛋白,与非致癌蛋白相比往往有特殊的“社会行为”特征。他们认
- 学习社交礼仪展示大学生风采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成为知书达礼,以礼待人的优秀人才呢?5月23日,从事公关工作长达三十余年的蔡骏老师应邀来校,以“人际交往的艺术”为主题,为医学院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生动、别开生面的讲座。蔡老师首先以自己为例,纠正了同学们“公关就是灯红酒绿”的错误观念。在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讲解中,蔡老师言传身教,详细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就交往的礼仪、服饰、姿态等方面与
- 科学家研究证实:社交恐惧与荷尔蒙缺失有关
瑞典卡罗琳学院日前发表公报指出,瑞典和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作后叶催产素的荷尔蒙,它能抑制一些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常常出现在年轻人中间。患者对聚会或其他社交场合感到恐惧,因为这种场合让他们感到紧张、不安全和不舒服。卡罗琳学院和伦敦韦尔科姆基金会功能成像实验室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指出,后叶催产素能推
- 浙江和广东两省耐药和药物敏感性肺结核患者疾病负担研究
2005年09月23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Vol.28No.6P.407-41012(北京)为了研究结核病控制项目地区耐药和药物敏感性肺结核患者对社会造成的疾病负担,研究者对浙江和广东两省纳入结核病耐药性监测项目,并完成结核病控制项目规定疗程的肺结核患者302例,以比例法测定耐药情况并进行调查。采用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方法计算耐药和药物敏感性肺结核患者的疾病负担。结果初治药物敏感性患
- 咽部敏感性检测可用于诊断与睡眠有关的呼吸异常
2005年06月23日Thorax2005;60:418-42616重度呼吸暂停的患者存在与咽部敏感性下降有关的咽部扩张反射受损,近期,法国学者MDematteis通过简单的测定咽部的敏感性来诊断睡眠异常的呼吸(SDB),并分析了该种方法的准确性。他们对17个对照者及50名SDB的患者做了咽部敏感性的测定。分别在麻醉后咽部感觉受损前后进行检测。将咽部的敏感性按照SDB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SDB分
- 无呼吸暂停的鼾症患者与正常者在nCPAP使用前后的压力反射敏感性变化
Chest.2004;126:801-807.最近,GregoryJ.等对无呼吸暂停的鼾症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者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nCPAP)使用前后的压力反射敏感性做了研究。他们选用了16例血压正常无呼吸暂停的鼾症患者和16例年龄,体重,身高,性别,种族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用相关技术测量nCPAP应用前后的压力反射敏感性值。结果发现无呼吸暂停的鼾症患者睡眠时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觉醒时,20.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