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

目录

1 拼音

shé jiǎ náng zhǒng 、lòu guǎn zhāi chú shù

2 手术名称

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

3 别名

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甲状舌骨囊肿、瘘管摘除术;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或甲状舌管瘘切除术

4 分类

耳鼻喉科/咽手术/颈动脉体瘤与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的手术

5 ICD编码

06.7 01

6 概述

胚胎期,位于原始咽腹侧的甲状腺始基在向尾侧下移过程中,形成与起点相连的甲状舌管。当胚胎发育至6-7周时,此袋状突起应萎缩消失,仅在其舌根部的起点遗有残迹即舌盲孔。如袋状突起未闭合,就会在舌骨与甲状软骨间形成囊肿或瘘管(图1)。由于囊肿及瘘管位于颈中线上,故又称先天性颈中线囊肿和瘘管。根据临床观察,囊肿或瘘管并不一定恰在正中线部位,相当一部分往往略偏于一侧。可发生于由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颈中线的任何部位,但85%的囊肿位于甲状舌骨膜部位。囊肿较瘘管多见,国内大组病例报道囊肿与瘘管之比为2∶1,35%的囊肿伴有窦道。瘘管或窦道可为先天形成,也可继发于囊肿感染。瘘管的内口为舌盲孔。

图1 舌甲囊肿

甲状舌管开始退化时,左右两侧软骨性舌骨开始融合,因此,甲状舌管可能位于舌骨的腹侧或背侧,也可能被包围在舌骨之中。在切除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时,常要将舌骨中段切除。

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多在10岁前被发现,也可在成年以后出现症状时被发现。国内报道发病年龄多为6~12岁,最小发病年龄为出生后数天,最大为74岁。少数病例可癌变,其中20%发生于20岁之前。

7 适应症

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适用于舌甲囊肿、瘘管无急性感染时。

无论是囊肿或瘘管,一经确诊,除在急性感染期外,均应尽早手术切除。一旦感染,将增加手术困难。4岁以下儿童,可推迟到4岁以后手术(图9.5.5.2-1~9.5.5.2-3)。

8 手术器械

头颈部常规手术器械。

9 术前准备

术前可酌情经瘘口作碘油造影,以了解瘘管走向。

10 麻醉

儿童一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人可用局麻,如术前曾发生感染可能有粘连者,最好也采用全麻。

11 手术方法

11.1 1、体位

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部延伸,头后仰。

11.2 2、切口

沿舌骨下缘,以舌骨中央部为中点,作一长约4-5cm之水平切口(图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后,用拉铯将其拉开,暴露舌骨周围诸肌。

图2 摘除术切口

11.3 3、暴露囊肿

分离舌骨周围诸肌,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在其下面的囊肿(图3)。沿囊壁使与周围组织分离,直至囊肿蒂部。

图3 暴露囊肿

11.4 4、处理舌骨

如囊肿蒂部于舌骨上或舌骨下方通过,可用舌骨剪将舌骨中部剪开,如囊肿蒂部穿过舌骨,则需将舌骨中部切除一小段(图4)。

图4 剪断舌骨、摘除囊肿

11.5 5、摘除囊肿

将舌骨两端分离并用拉钩拉开后,向上剥离,于近盲孔处切断,结扎蒂部,摘除囊肿。

11.6 6、缝合

将舌骨周围诸肌在中线缝合,再逐层缝好伤口,并置小橡皮条引流,用消毒敷料作加压包扎。

11.7 7、瘘管摘除

舌甲瘘管手术时,在作切口之前,先用亚甲蓝或甲紫注入瘘管内,使瘘管染上颜色,然后按摘除囊肿的方法将瘘管摘除。

12 注意事项

手术切断囊肿蒂部或瘘管残断至少要在舌骨以上,蒂部或瘘管残断必须妥加处理,荷包缝合,以防囊肿残留或瘘管残端残留,感染和复发。

13 术后处理

1、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5-7d拆线。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