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认为人的品德是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米勒和道拉德以社会刺激(他人的行为)取代了物理刺激,依靠动因-线索-反应-报偿四项模式来说明模仿现象。班杜拉等人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以说明人类的学习。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具有以下的特点:强调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的焦点集中在个人为应付环境而习得的行为模式上;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观察学习,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来的;强调自我调节过程,某个特定的行为会产生外在的后果,也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反应。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1/3/25 17:26:19 327字 ]
相关词条:
- 社会学习理论
拼音:shèhuìxuéxílǐlùn英文: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认为人的品德是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米勒和道拉德以社会刺激(他人的行为)取代了物理刺激,依靠动因-线索-反应-报偿四项模式来说明模仿现象。班杜拉等人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以说明人类的学习。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
- 学习理论
拼音:xuéxílǐlùn英文:learningtheory学习在现代科学的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的解释。欧美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实验,企图探索完善的学习条件。根据他们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联结论者认为,学习乃是刺激与反应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联结论者的各派在重视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络上完全一致,都认...
- 替代强化
拼音:tìdàiqiánghuà英文:替代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这种代理强化和由此产生的动机作用,可以说是班杜拉拢"模仿"...
- 冲击疗法
先拟定的焦虑层次逐级暴露,与此同时使心身完全放松。当然,两种方法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冲击疗法也可逐渐暴露,而系统脱敏法的变式中也有事先不进行放松训练的。爆破疗法被称作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动力学行为疗法,这种疗法可被看作是实现情绪冲击的一种技术。它强调通过虚构的、令人恐怖的故事而使病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故事的内容既包括病人所报告的令他恐惧的事物,又有治疗者所编造的材料...
- 习惯强度
拼音:xíguànqiángdù英文:habitstrength习惯强度是赫尔(C.L.Hull)的学习理论(S-R理论)的核心概念。例如,一个具有饥饿动因的动物,如果在一次尝试中获得成功,得到报酬,就会发生动因减弱的现象。这是一种强化,由于这种强化而刺激和反应之间发生结合。把这一刺激和反应间结合的强度,就称为习惯强度,以符号sHR表示。这是强化尝试数(N)的增大的函数,以sHR=1-10-aN表...
-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次服用。阿普唑仑0.4~0.8mg/d,分2~3次服用。症状消失后停药。3.对立违抗性障碍治疗(1)家长管理训练:可以说是对立违抗性障碍最有效的一种干预手段(参见品行障碍的治疗部分)。主要是利用社会学习理论的技巧,利用阳性强化方法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和巩固,并且使不良的对立和违抗行为消退。使家长认识到这种社会学习理论在儿童行为发展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掌握阳性强化技术,并用之于儿童与家长的交往、生活中。...
- 心理病理学
ers,1962)是进行这一研究的杰出代表。他主要探讨了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的心理、生理机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观点各异,例如精神分析观点,主要探讨早期婴幼儿经验与以后心理异常的关系;学习理论的观点,则强调以普通心理学为指导,遵循人类行为形成的原则来探讨心理病理现象,从可观察到的行为出发研究学习而来的心理适应特点,并且假设它们与正常行为的机制完全相同,因而不需强调器质或神经生理性的特点...
- 内部化
释他的人格发展臆说和所谓人格的3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表示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结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去的过程,行为主义论者虽然也接受内部化的假说,但认为它也不过是个体的一种学习过程。社会学习理论一般不承认内部化的重要性,简单地认为内部化只是表明了儿童的某些行为是否受到奖励而学习到某种特定刺激会引起哪种反应,而不是把外部期望转化为自己的标准。L.科尔伯格的认知论则用内部化来着重说明儿童道...
- 生物反馈
拼音:shēngwùfǎnkuì英文:生物反馈指通过训练让个体自行控制自己的身体过程,如血压、心律等。生物反馈是在60年代开始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根据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内脏反应训练的实验研究,于1967年首次获得成功,从而创立了这一崭新的治疗技术。按照传统的观念认为,骨骼肌(随意肌)是人能够随意控制的,而内脏和腺体等平滑肌(不随意肌)则受自主神经支配,是不能随意控制的,米勒所...
- 焦虑症
二氮蘧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也有人根据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地改善躯体的症状、缓解焦虑,支持焦虑症的“周围说”。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进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Lader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
- 焦虑性神经症
二氮蘧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也有人根据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地改善躯体的症状、缓解焦虑,支持焦虑症的“周围说”。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进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Lader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
- 强迫症
甫洛夫学派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有人用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关于扣带回活动过度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的说法,尚缺少扣带回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直接证据。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
- 部分学习
一些学生分别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和综合学习三种方法学习同一诗篇,其结果如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与综合学习的成效对比。但是,在同类的实验研究中也有得到相反结果的。所以,笼统地说哪种方法较有效是困难的。从理论上说,两种学习方法各有其优越性。整体学习的优越性:整体学习的优越性在于:①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所学材料的意义或逻辑关系。②学习中形成的联想正是学习完成时起作用的联想。部分学习的优越性:部分学习的优越性...
- 综合学习
一些学生分别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和综合学习三种方法学习同一诗篇,其结果如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与综合学习的成效对比。但是,在同类的实验研究中也有得到相反结果的。所以,笼统地说哪种方法较有效是困难的。从理论上说,两种学习方法各有其优越性。整体学习的优越性:整体学习的优越性在于:①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所学材料的意义或逻辑关系。②学习中形成的联想正是学习完成时起作用的联想。部分学习的优越性:部分学习的优越性...
- 整体学习
一些学生分别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和综合学习三种方法学习同一诗篇,其结果如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与综合学习的成效对比。但是,在同类的实验研究中也有得到相反结果的。所以,笼统地说哪种方法较有效是困难的。从理论上说,两种学习方法各有其优越性。整体学习的优越性:整体学习的优越性在于:①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所学材料的意义或逻辑关系。②学习中形成的联想正是学习完成时起作用的联想。部分学习的优越性:部分学习的优越性...
- 过度学习效应
拼音:guòdùxuéxíxiàoyìng英文: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使记忆得到强化。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艾宾浩斯所说的“过度学习”,不是毫无限度的“超度学习”。一般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过度学习是...
- 部分强化
拼音:英文:partialreinforcement部分强化亦称间歇强化。在对刺激发生反应时,不一定每次都给以强化(或补强)的强化法。即使在部分强化条件下,学习也能成立。但学习成立所需要的时间比连续强化多,一旦学习成立,消退所需要的试行次数也多,即消退阻抗大。这是学习理论上有争论之点,曾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 品行障碍
。在中外学者研究还发现父亲或母亲一方严管,而另一方偏袒或者在管教上前后采取宽严不一致的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后果。过分娇惯,过分保护方式也会在形成反社会行为上有较大影响。(5)不良的社会交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周围人的行为、父母举止、媒体宣传内容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违法犯罪少年多数在开始时并没有明显犯罪意图或动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受了坏伙伴、朋友的引诱或电视中暴力镜头...
- 发现学习
现学习则主张对学习现象和对象经过冲突、反常、矛盾等启疑(causinginguiry),然后经过暗示、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创造出对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弹性与独创性。更主要是双方的理论根据不同。发现学习是认知理论的产物,程序学习则以新行为主义为理论根据。提倡发现法的人们认为,对儿童讲得越少越好,而对他们去发现引导得越多越好。在生物学教学中,凡是适合发现的内容,在时间、设备允许的条...
- 学习策略
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它主要包括:(1)制定计划(2)实际控制(3)检查结果(4)采取补救措施。关于元认知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陈琦用下图表示:这一理论模型认为,学习策略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过程则是指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策略知识)来管理和控制认知...
- 学习
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它主要包括:(1)制定计划(2)实际控制(3)检查结果(4)采取补救措施。关于元认知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陈琦用下图表示:这一理论模型认为,学习策略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过程则是指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策略知识)来管理和控制认知...
- 认知科学
感器输入的原始数据获取相关的抽象数据。感知学习主要考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学习,研究从非结构与半结构信息到结构信息变换方法,研究图像的语义描述及其快速提取技术,研究感知学习中的注意机制与元认知等。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思维过程,行为的变化是可观察的,并且通过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学习者内心的活动。在认知学习理论中,如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其核心思想是...
- 辨别学习
只需要运用语言进行听和答即可,但对很小的小孩和动物是做不到的。在给动物提示两个刺激时,如果动物对其中一个刺激反应时就给与报酬,而对另一刺激反应时就不给报酬,勿宁说是一种惩罚,如此进行训练。这一过程即为辨别学习,如果完成了这一过程,其前提是动物已能区别两个刺激。此法曾用于动物感觉的研究(称学习法),但在心理学方面,特别是在美国,这成为围绕“学习”理论的妥当性的争论点之一,并大力研究鼠的辨别学习过程。...
- 迁移效应
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
- 动机的自我估量理论
:theoryofmotivationalselfevaluation动机的自我估量理论(theoryofmotivationalselfevaluation)是关于学习动机的一种理论。它重视自我估量在动机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社会上人们最重视的是能力,因此强调对能力的自我估量,主张"自信自己有能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自信自己能力高或低将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自信有能力将成为推动学习的主要动力...
- 符号—完形—期待理论
—wánxíng—qīdàilǐlùn英文:sign-Gestalt-expectancytheory符号—完形—期待理论(sign-Gestalt-expectancytheory)亦称“符号完形论”、“符号学习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一种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即认为学习是对情境所形成的完整认知地图中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他根据一系列动物实验的结果,证明动物在迷津中行...
- 符号学习论
符号—完形—期待理论(sign-Gestalt-expectancytheory)亦称“符号完形论”、“符号学习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一种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即认为学习是对情境所形成的完整认知地图中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他根据一系列动物实验的结果,证明动物在迷津中行为是受一定目的指导的。动物并非像强化论主张者所预期的那样.按一系列尝试错误的行动,以达到目标;而是根据...
- 符号完形论
符号—完形—期待理论(sign-Gestalt-expectancytheory)亦称“符号完形论”、“符号学习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一种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即认为学习是对情境所形成的完整认知地图中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他根据一系列动物实验的结果,证明动物在迷津中行为是受一定目的指导的。动物并非像强化论主张者所预期的那样.按一系列尝试错误的行动,以达到目标;而是根据...
- 认知地图效应
指如果不断地强化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可以在人的脑子里形成一张认知地图——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老马识途所利用的经验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实际上是有科学道理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认知地图.认知地图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 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tensioncontrol)和肌电生物反馈(biofeedback)。目前多将松弛与其他方法合并,在紧张、焦虑时,利用上述放松方法来代替吸烟。C.刺激控制(stimuluscontrol):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认为,吸烟行为往往在食后、紧张时、讨论问题时、思考时等条件刺激下发生。因此治疗就要针对打破吸烟环境刺激与吸烟行为的纽带。具体为:逐步减少每天吸烟量,循...
- 学习的模式
拼音:xuéxídemóshì英文:学习的模式指根据对有机体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推断出的假设性结构,这些结构也靠实验的数据不断地加以验证和充实。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观点出发提出各种不同的学习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有机体习得的行为是通过环境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学习的重要问题是促进新行为发展的刺激和强化。其学习模式的公式为SR。认知心理学家反对把人看作是消极的受环境支配...
- 认知行为矫正
的最佳干预点,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方法。例如,对于多动症和有进犯行为的儿童的冲动行为,可以采用“自我指示训练”教会儿童在行动之前细细地思考以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这种训练中所包括的技术有示范法、反馈和社会强化法、公开的和内心的言语复述以及提醒。为了改变这些儿童的行为方式,训练中要求特别强调利用语言教会儿童解决问题和决策技巧。显然,这里所采用的方法已超出了经典的行为疗法范围。又如所谓“自信力(或果断)...
- 中医学概论
ilùn英文:《中医学概论》为书名。泛指能够反映中医学概貌及特点,适合于初学者或西医学习中医使用和参考的书籍。一般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内科学的内容,有时也可涉及中医临床各科、中药学、方剂学内容。《中医学概论》为南京中医学院编著。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9年修订再版。修订本分上下二编。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分别介绍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证候分类、诊法、治疗原则、药物、...
- 大义
拼音:dàyì英文:大义为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即今之解剖、生理学考试。大义为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时所用的试题。如本草大义、脉证大义、运气大义等,以此来检验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十卷,对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腧穴定取、刺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都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书早已流传国外,一度是中外学习针灸的教本。皇甫谧215-282年。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人。幼随叔父迁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后经叔母教导,始勤奋不怠,因家贫穷而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
- 程序学习
阅读有关材料,进行回答(反应),如果错了,再思考或查阅材料,再重新回答,一直到答对被认可为止,才可以进行第二个问题。如此按序按部就班地前进。一直到完成一个学习目标为止。程序教学的功能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理论根据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就是强化学说。该学说认为,有机体受环境的制约,来自环境的刺激要得到反应,增加刺激与反应间的神经联结叫强化。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即分化性强化),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 强化理论
拼音:qiánghuàlǐlùn英文:reinforcementtheory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theory)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在《语言行为》一书中提出的言语学习理论。这一理论以对动物进行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为基础,认为儿童获得言语主要靠后天学习,也与学习其它行为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的。言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筑在由环境引起的声音和声音连结的选择性强化...
- 徐大成
面对病人,真心相待。单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邮码:210014)最擅长治疗的疾病:重症淋巴结核、顽固性溃疡、复杂性窦道及瘘管、体表淋巴结肿大等中医外科疑难杂症。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徐大成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5篇,曾获江苏省中医优秀论文一等奖。对发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言献策: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发展之根本。要加强对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创新。...
- 高立山针灸汇粹
ìshānzhēnjiǔhuìcuì英文:《高立山针灸汇粹》为书名。高立山、高峰编著。2003年7月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针灸心悟》《针灸心传》及《针灸心扉》组成。是高立山教授师生三代学习中医针灸理论的体会和应用中医针灸临床经验的纪实。初以《针灸心悟》出版介绍锤炼针灸基本的要点,受到读者欢迎,又出《针灸心传》指出提高针灸的几点心传,与《针灸心悟》形成针灸姊妹篇,广泛流传国内外,后由《针灸心悟》《...
- 场的理论
学中“场”的观点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它认为心理现象不是其构成元素的简单的集合,而是作为整体组成一个场,其内部相互间具有力动的关系。就格式塔心理学总体来说浸透着场的观点,在学习领域中,随着同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论争的激化,往往把格式塔的学习理论总称之为场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柯勒(W.Kohler)及其继承人托尔曼(E.C.Tolman)。又场的概念,很早就从心理学发展到发生学中。...
- 杨介宾
拼音:yángjièbīn英文:杨介宾为现代针灸学家。四川金堂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随父杨术全习医临证,精研医典。1958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以优异成绩留校执教。拜蜀中名医吴棹仙、蒲湘澄门下,系统学习中医针灸理论。曾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重点学科针灸学学术带头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有:“子午流注概述”“对中冲穴位置的看法”“意守感传,气至病所”等。...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关注意事项、透析液的运输和保存方法等。(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每次的培训时间和进度。2.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方可出院开始居家腹膜透析。3.培训时注意合理应用成人学习理论,尊重患者,鼓励患者参与和实践,增强培训效果。第十七章心理护理:患者心理护理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安抚患者情绪,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在护理过程中...
- 习惯
都是在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练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虽有的也是在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练习过程中形成的,但不少习惯却是在无意中由于多次重复某种行动而形成的,如某种走路姿势,讲话的口头禅等。习惯具有社会意义,有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之分。守劳动纪律、讲究个人卫生是良好的习惯;而打人、骂人以及随地吐痰等则是不良习惯。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因此要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善于与不良习惯进行斗...
- GB/T29433-201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3.1识别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心理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者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者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识别的过程强调情境化、生活化,把学生置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之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4.3.2训练针对某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和在识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
-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少数的、原因相对明确的心理障碍之一,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反复的侵入性记忆)。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对PTSD进行解释,如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又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等,其中发展较完善、较有影响力和说明力的是认知理论。在PTSD的治疗领域,治疗家们应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疾病名称: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名称:posttraumaticstr...
-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少数的、原因相对明确的心理障碍之一,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反复的侵入性记忆)。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对PTSD进行解释,如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又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等,其中发展较完善、较有影响力和说明力的是认知理论。在PTSD的治疗领域,治疗家们应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疾病名称: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名称:posttraumaticstr...
-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少数的、原因相对明确的心理障碍之一,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反复的侵入性记忆)。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对PTSD进行解释,如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又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等,其中发展较完善、较有影响力和说明力的是认知理论。在PTSD的治疗领域,治疗家们应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疾病名称: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名称:posttraumaticstr...
- 心理咨询
认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当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当事人不断成长。由此,行为操纵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向善的努力。虽然行为操纵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但较之行为矫正法,它更强调正强化在个人良好行为的模仿与塑造中的作用,而不鼓励负强化的运用,也可以避免在心理咨询中明确地表达个人的观念,犯主观武断,强加于人之嫌。换言之,在心理咨询条件下的行...
- 古今医鉴
拼音:gǔjīnyījiàn英文:《古今医鉴》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王肯堂订补。撰年不详。本书首论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篇,作为学习临证的理论基础;以下分述各科病证证治,内科分诸中、诸伤、虚损、疟疾、痢疾、诸痛、诸气等门;妇科分经闭、崩漏、带下、产育、产后等门;儿科分惊风、诸疳等门;以及耳、鼻、口、牙、眼病等。搜集文献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时期刘...
- 新编针灸学
编。鲁之俊撰·《新编针灸学》:《新编针灸学》为鲁之俊撰。1950年出版。书中简要介绍针灸效能、技术操作、主要穴位,疾病治法等。本书是根据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学习针灸的讲稿编成。书中简要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和方法,全身主要针灸刺激点(穴位)的部位、主治及一些常见病的刺激点等,本书内容简要、论述明白,但不够全面。末附某部军医的治疗效果统计表。1950年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建医科大学针灸教研组编·《新...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