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

目录

1 拼音

shé gēn

2 英文参考

radix linguaeroot of tongu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he root of tongue[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Yǎmén GV15[中国针灸学词典]

tongue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舌根:1.解剖名称;2.经穴别名。

4 解剖名称·舌根

舌根(tongue root)为解剖名称。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指舌之根部[1]。即舌本(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等篇)[2]

《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心之脉系于舌根。”

4.1 舌根与经脉经络脏腑的关系

因多数经脉皆络于此,故舌根与经络脏腑关系十分密切[3]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3]

足少阴之脉挟舌本[3]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3]

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3]

5 经穴别名·舌根

舌根为经穴别名,即哑门[4]。出《针灸学》(南京)。

穴位哑门
汉语拼音Yamen
罗马拼音Yamen
美国英译名Dumb Gate
各国代号中国GV15
日本15
法国莫兰特氏VG14
富耶氏IVG14
德国LG14
英国Gv15
美国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5][6]。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6]。《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6]。《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7]。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7]。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7][7]。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7]。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5.1 哑门穴的别名

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5.3 穴名解

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7]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8]

5.4 特异性

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8][8]

5.5 所属部位

颈椎[9]

5.6 哑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10]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10]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0]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5.7 哑门穴的取法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10]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11]

5.8 哑门穴穴位解剖

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11]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12]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12]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12]

5.9 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12]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3]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3]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13]

5.10 哑门穴主治病证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13]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13]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13]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13]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13]

一般直刺0.5~1.0寸[13][13]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13]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3]

注意:

禁深刺[13]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13]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13]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3]

5.11.2 灸法

禁灸[13]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13]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13]

5.12 哑门穴的配伍

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13][13]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13]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13]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13]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13]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13]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13]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死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5.14 哑门穴研究进展

5.14.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13]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13]

5.14.2 对血细胞的影响

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13]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哑门、华盖穴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白细胞百分比增加,尤哑门作用突出。[13]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3.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6.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08.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6.
  8. ^ [8]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10. ^ [1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1. ^ [11]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8-359.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
  13. ^ [1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8-35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