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1 拼音
shé chàn
2 英文参考
trembling tongu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rembling tongu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舌颤(trembling tongue[1][2])为舌象[3]。是指伸舌时舌体颤动不定,不能控制的舌象[2][4]。即舌头颤动,又称战舌[3]。
4 病因病机
5 辨证分型
舌淡红或淡白而蠕蠕微动,多属心脾两虚,血虚生风;舌紫红而颤动,多属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舌紫红,挺出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3]。
6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6.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古籍中的舌颤
- 《续名医类案》:[卷六]呕吐
脉大如箸头,两寸皆溢出鱼际,舌瘦小,伸之极尖,且舌颤,黄苔边红瘪,额色赭石,鼻色熏焦,小便清白,大便...
- 《医原》:[卷上]望病须察神气论
白为气虚,淡白不泽为液少,唇青而反、环口黧黑、唇舌颤振不止、口如鱼口、气出不返者死,为其神气已去故...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六章·伤寒脉舌]第四节·观舌形
腻揩去而舌仍缩者。亦不治。此为观舌伸缩之要诀。凡舌颤掉不安者。曰舌战。由气虚者蠕蠕微动。由肝风者习习...
- 《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舌
经义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素问》)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
- 《温热经纬》:[卷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黄代之,急急(唐本作“速”)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
- 更多古籍中的舌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