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shé

2 英文参考

tongu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ngua[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hé[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O2(穴)[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ngu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ngu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中医·舌

舌:1.耳穴名;2.五官之一。

3.1 耳穴名·舌

舌(shé LO2 tongue)为耳穴名[1][2]。在耳垂正面中上部[2]

3.1.1 标准定位

耳穴·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2]

耳穴·舌位于耳垂2区中点[2]

3.1.2 主治病症

耳穴·舌主治舌炎、舌裂、舌部溃疡、口腔炎等[2]

3.1.3 刺激方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刺血法等进行刺激[2]

3.2 五官之一·舌

舌(tongue)为解剖学同名器官[3]。舌为五官之一[3]。又名灵根[3][4]、心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位于口腔[4]。是人体主味觉、帮助咀嚼和言语的器官[5][5]

3.2.1 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内应于心,《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认为:“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

3.2.2 舌的功能

舌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5]。《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认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也”。《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舌者,音声之机也。”

3.2.3 舌的经脉循行

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5][5]。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经,“挟舌本”;足太阴经别,“贯舌中”;足少阴经别,“直者,系舌本”;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足太阳之筋,“支者别入结于舌本”;手少阴络,“系舌本”;足厥阴脉“络于舌本”(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5]

3.2.4 舌的诊断意义

临床上,观察舌的色、质、形态、舌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5][5]。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的反映。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6]。因此,脏腑有病,可以影响舌的变化[6]。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察看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6]。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但两者必须结合,再与其他症状参照,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6]

4 西医·舌

舌位于口腔底,以“ V”形界沟分为舌前2/3的舌体和舌后1/3的舌根。

舌可分舌尖,舌体与舌根,舌尖游离。舌根附着于舌骨,外覆以粘膜,粘膜下面正中线有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皱裂称舌系带。舌根部的粘膜内含由淋巴组织集聚而成的小结节,称舌扁桃体。

4.1 舌的构造

舌的构造主要包括舌粘膜和舌肌。

4.2 舌粘膜

舌粘膜淡红,表面有许多舌乳头。轮廓乳头和菌状乳头主管味觉,丝状乳头接受触觉刺激。

舌体背面粘膜突出形成许多乳头,称为舌乳头(lingualpapillae)。

人的舌乳头有4种:

(1)丝状乳头(filiformpapillae),数量多,分布于舌背和舌缘,细长圆锥形,乳头上皮的浅层细胞常有角化现象,略呈白色,深面有固有膜形成的轴心称初级乳头,由其分出若干较小突起,突入上皮深面形成次级乳头。

(2)菌状乳头(fungi-?formpapillae),数量少,分散在丝状乳头之间,体积较大,呈蘑菇状。上皮浅层细胞不角化,有时有味蕾存在,乳头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肉眼观察呈红色小点。

(3)轮廓乳头(circumvallatepapillae),数量少,沿舌背面界沟前方呈“V”字形排列,顶面较平坦,四周深陷形成环沟,沟外粘膜隆起,形成乳头的轮廓状结构。

(4)叶状乳头(foliatepapillae),位舌缘后部,在人类?不发达。丝状乳头浅层扁平上皮不断角化,脱落并与食物,细菌等混在一起,附于舌粘膜表面,形成“舌苔”。

正常人舌质红润,表面覆一层薄的白色舌苔。分布于舌的神经有舌下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喉上神经内枝分布于舌根及会厌,司一般感觉与味觉。舌的功能为协助咀嚼,吞咽食物,感受味觉,也是辅助发音的器官。

4.3 舌肌

(1)舌内肌:构成舌的主体。

(2)舌外肌:为一对颏舌肌,一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双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前方。

舌的形态、构造

舌外粘膜舌内肌    V 形界沟分根体

舌面粘膜乳头多    各有功能要牢记

轮廓菌状主味觉    触觉刺激丝丝系

5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4.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