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拼音名
Shā Yú Gǔ
3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去肉取骨,洗净,晾干。
4 原形态
阔口真鲨,体纺锤形。一般长达1m。头宽扁。吻突出,前端钝圆,背视弧形。眼圆形,瞬膜发达。鼻孔宽大,斜侧位。前鼻瓣后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后鼻瓣不分化。口长约为口宽的1/2。唇褐短小,上颌牙宽扁三角形,下颌牙较狭而直,牙边缘均具细锯齿。/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背鳍2个,第1背鳍颇大,起点与胸鳍基底后端相对。第2背鳍小,等于臀鳍,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胸鳍近镰状,后缘凹入。腹鳍比第2背鳍稍大,近方形,位于两背鳍间中部下方。尾鳍宽长,超过头长,下叶前部呈三角形突出。后部有一缺刻。体青褐色或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灰褐色,后缘色较淡。
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暖温性近海。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和黄海。
6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鲨鱼软骨提取物中含有1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它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通过阻止肿瘤周围毛细血管生长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2.抗凝血作用,利用姥鲨软骨中分离提取的鲨鱼骨粘多糖给家兔静注,可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处长。对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表明鲨鱼骨多糖具有抗凝血活酶样作用和抗凝血酶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肝素相似。
3.抗血栓作用,从姥鲨鱼软骨提取的酸性粘多糖给大鼠腹腔注射12.5mg/kg、5mg/kg、25mg/kg、50mg/kg,可显着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家兔静注12mg/kg、24mg/kg可显着抑制体内血栓形成。
7 性味
味咸;性平
8 功能主治
9 鲨鱼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适量。
10 摘录
《中华本草》
古籍中的鲨鱼骨
- 《冷庐医话》:[补编博物]自然气化
。(炳章)按∶物理之变易,往往有难以常理解者,如鲨鱼变鹿,以鱼变兽,又如田鼠化为《冷庐医话》清陆以湉...
-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水族类
风湿。尾血疗口眼邪。鳗鱼性平。味甘。〔宜〕除劳瘵骨蒸,补虚损。鳅鱼性平。味甘。即泥鳅,又名鱼。〔宜...
-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下)
鳜鱼(鱼石桂鱼水豚)杜父鱼(渡父鱼鱼黄鱼伏念鱼)鲨鱼(鱼沙沟鱼吹沙沙)石斑鱼(石KT鱼高鱼)鲦鱼(白...
-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补益法
在鲫鱼、鲢鱼、鲥鱼、海虾、鳝鱼,皆温性也;鲤鱼、鲨鱼、鲍鱼、鳅鱼、纸鱼、乌贼,皆平性也;鳢鱼、鳗鱼、...
- 《饮食须知》:[卷六]鱼类
最大,俗呼花鲢。鲢之美在腹,之美在头。其目旁有乙骨,食鱼去乙是矣。多食动风热,发疮疥。鳟鱼味甘性温...
- 更多古籍中的鲨鱼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