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荬

目录

1 拼音

shān kǔ mǎi

2 《中医大辞典》·山苦荬

山苦荬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苣荬菜之别名[1]

2.1 别名

牛舌头、野苦荬、山苦荬、北败酱[2]

2.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 L.的全草。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2]

2.3 性味

苦,寒[2]

2.4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凉血止血,化瘀解毒[2]

1.治咽喉肿痛,阑尾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倒经,产后瘀血腹痛。煎服:9~15g[2]

2.捣敷治疮疖痈肿;煎水熏洗治痔疮[2]

2.5 化学成分

全草含槲皮素、异鼠李素及它们的葡萄糖苷。尚含青蓝苷、芹菜素、甘露醇、消旋肌醇等[2]

2.6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呼吸[2]

3 《*辞典》·山苦荬

3.1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3.2 拼音名

Shān Kǔ Mǎi

3.3 别名

七托莲、小苦麦菜(《广西药植名录》),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陕西中草药》)。

3.4 来源

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早春采收。

3.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具细弱的匍茎或根状茎。叶多着生于基部,线状披针形或篦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8厘米,先端钝或尖,边缘具稀疏的羽状齿裂或不裂;基部窄狭成柄;茎生叶仅1~2枚,无柄,微抱茎。头状花序排列成稀松的伞房状的圆锥花丛;总苞长约8毫米,外层苞片很小,卵圆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舌状花黄色或白色,舌片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黑色;子房下位,花柱上部有细毛,柱头2裂,黑色。瘦果狭披针形;长约4毫米,具嘴,两面有纵棱10条,成熟后红棕色;冠毛1层,色白细软。花期4~5月。

3.6 生境分布

生长于田间。分布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各地。

3.7 功能主治

①《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3.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3.9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