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商陆赤小豆汤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06:07)[共166字]
摘要:处方赤小豆商陆各等分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手脚肿满挛急。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服。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三因》卷十七方名商陆赤小豆汤别名赤小豆汤组成赤小豆、商陆干各等分。主治妊娠手脚肿满挛急。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1碗,煎至7分盏,取清汁服。制备方法上锉散。附注赤小豆汤(《得效》卷十四)。......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七胎水证治]商陆赤小豆汤
治妊娠手脚肿满挛急。赤小豆商陆干(各等分)上为锉散。每一两,水一碗,煎至七分盏,汁清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五妊娠胎水肿满方论第八]商陆赤小豆汤
治妊娠手足肿满、挛急。赤小豆商陆(等分)上咀,每服一两。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澄清汁服。《集验》、《千金》有泽漆,《产宝》方无泽漆,有桑白皮。《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女科百问》:[卷下]第五十七问何谓子满
满。小水不通。木通(一两)诃梨勒皮木香(各三分)香(一两一本茹)枳壳(半两面炒)槟榔(半两)桑根皮(一两用白)赤茯苓(三分)鸡苏(茎叶一两)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商陆赤小豆汤赤小豆干商陆(各等分)上咀。每服一两。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严氏第五问。论胎冷腹胀虚痛。两胁虚鸣。脐下冷痛欲泄。小便频数。大便虚滑者。何也。曰。胎气既全。子形成质。或食瓜果甘甜。饮冷不时之物
-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八妊娠诸疾门]身体肿胀
(二两去黑皮)紫苏茎叶木通(锉各一两)上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水调下二钱。葵子散(出圣惠方)治妊娠身体浮肿。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葵子赤茯苓汉防己(各二两)上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一钱。商陆赤小豆汤(一名赤小豆汤出危氏方)治妊娠手足肿满。挛急。赤小豆商陆(各等分)上咀。每服一两。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澄清汁服。一方有泽泻。一方无泽泻有桑白皮。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出鲍氏方)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呼吸道感染湿热郁肺证疗效的临床研究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呼吸道感染湿热郁肺证疗效的临床研究(pdf)呼吸道感染咳嗽湿热郁肺证属中医内科学外感咳嗽范畴。以往对外感咳嗽病因主要有风寒、风热、风燥,而对湿热病因缺乏认识,随着对咳嗽病因研究的深入,发现湿热郁肺作为呼吸道感染咳嗽的病因已不乏临床依据。为了证明该证型的客观存在,并探索出有效治疗方药,我们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呼吸道感染湿热郁肺证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熊兴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可以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原文记载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
- 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伤寒论》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赤小豆一升,连轺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按︰连轺非连翘,乃连翘根也。其性凉能泻热,兼善利湿,后世改用连翘则性不同矣。赤小豆,即作饭之小豆,形如绿豆而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 【组成】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一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一两炙 生梓白皮一升 连轺二两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 【注】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湿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荣卫也,
- 商陆饼灸
商陆饼灸 隔饼灸的一种。见《千金翼方》,该书曰:九漏,“捣生商陆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贴漏上,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可灸三四炷艾。”主治瘰疬颈漏。作者:
- 商陆
商陆 商 陆 RadixPhytolaccae (英) PokeberryRoot 别名 山萝卜、水萝卜、当陆。 来源 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达1.5m。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2~25cm,宽5~10cm;叶柄长3cm。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被片5,卵形;雄蕊8;心皮8~10,离生。果穗直立,分果浆果状,扁
- 中药商陆在肾脏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商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陆味辛、平,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此后见于诸多本草及临床医案,主要取其泻下逐水、消肿散结之功,用以治疗各种水肿实证。长沙药解卷四》记载:商陆根酸苦涌泻,专于利水,功力迅急与芫、遂、大戟相同,得水更烈,善治水气肿胀之病,神效非常。现代药理学认为,商陆的主要...作者:戴思思冯松杰
- 中药商陆在肾脏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商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陆味辛、平,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此后见于诸多本草及临床医案,主要取其泻下逐水、消肿散结之功,用以治疗各种水肿实证。清《黄元御医学全书•长沙药解卷四》记载:“商陆根酸苦涌泻,专于利水,功力迅急与芫、遂、大戟相同,得水更烈,善治水气肿胀之病,神效非常。现代药理学认为,商陆的主要成分商陆皂苷具有抗炎、诱生y-干扰素、增强白
- 商陆
中药名称商陆拼音名Shanglu英文名RADIXPHYTOLACCAE来源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L.的干燥根。 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成块或片,晒干或阴干。性状本品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厚薄不等。 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 横切片弯曲不平,边缘皱缩,直径2~8cm;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
- 擦亮眼别把商陆当人参
“商陆的花很好认吧,可我告诉你啊,这商陆的根茎却常被人拿来假冒人参出售呢。”昨日,在市民张德富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了一种正在开花的草本植物。听园林专家介绍,商陆除了是一种很好的绿肥外,还被不法之徒用来假冒人参,它和人参的真假辨别也是需要技巧的。 “我是为了家里这棵柿子树才种商陆的。它的肥效相当于尿素,在柿子树下面种上几棵,柿子树能多结不少果子。”家住江宁利民小区的张先生说,商陆本身作为一种高钾作
- 商陆
中药名称商陆拼音名Shanglu英文名RADIXPHYTOLACCAE来源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L.的干燥根。 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成块或片,晒干或阴干。性状本品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厚薄不等。 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 横切片弯曲不平,边缘皱缩,直径2~8cm;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
- 商陆巧治血小板减少
素,血小板恢复至10.6单位,体重减轻,满月脸恢复正常。取得这样的疗效,患者、医生都很满意。那奥妙在哪里呢?其实我所拟定的泻火消斑汤里有一味很重要的药,那就是听上去不怎么受大家喜欢用的峻下逐水药——商陆。而笔者为什么会用商陆来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呢?其实要归功于笔者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血液科工作时得来的一民间偏方:即以商陆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后我验之临床,每每见效。 血小板减少临床以皮肤
- 人参伪品(3)——商陆(Shanglu)
人参伪品(3)——商陆(Shanglu) [来源] 商陆科(Phytolaccaceae)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的干燥根。 [性状] 长圆锥形,表面灰棕或灰黄色,顶端有茎残基,中空。外皮多已除去,具纵沟纹和突起须根痕。质坚实,难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浅褐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成数层同心环纹,中央有木化的原生木质部。气微,味稍甜后微苦,久嚼麻舌,有毒。 [鉴别]
- 高丽参伪品——商陆(Shanglu)
高丽参伪品——商陆(Shanglu) [来源] 同人参伪品(3)。 [性状] 常由数小条一起压成方柱形或圆柱形,长10-18cm,直径7-25mm。表面褐色,具纵皱纹,顶端具人为加工的芦碗,有的小条明显分离,经水浸后可散开。其他与人参伪品(2)性状相同。外包装为纸盒或塑料袋,印有人参图案和文字标签。作者:
- 《严氏济生方》:[水肿门水肿论治]赤小豆汤
治年少血气俱热,遂生疮疥,变为肿满,或烦或渴,小便不利。赤小豆(炒)当归(去芦,炒)商陆泽泻连翘仁赤芍药汉防己木猪苓(去皮)桑白皮(炙)泽漆(以上各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热甚者,加《严氏济生方》宋·宝元严用和公元1253年
- 《伤寒寻源》:[下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两)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二两切)生梓白皮(一升)甘草(一两炙)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按瘀热在里。则伤寒之表邪。亦瘀而不行。内外合邪。因致发黄。治亦当内外并解。伤寒解外。仍不离麻黄杏仁甘草之成法。热瘀则不宜桂枝而改用连轺。以散在经之热。更用赤小豆梓白皮以清在里之热。而复以姜枣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伤寒方下伤寒发黄第十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发黄方。麻黄连翘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杏仁(三十枚)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二升,切)上八味咀,以劳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次纳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伤寒瘀热在里,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身发黄者。麻黄(去节)连翘(各二两)赤小豆生梓白皮(各一升)杏仁(四十枚)甘草生姜(各二两)大枣(十二枚)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降注雨水,谓之潦水,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杏仁甘草梓皮凑,煮以潦水加姜枣,瘀热身黄功克奏。泄湿从阴出太阳,(此表里分解法。或太阳之热,或阳明之热,内合太阴之湿,乃成瘀
- 《绛雪园古方选注》:[上卷汗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轺,即连翘根。弘景曰∶方药不用,无人识者。苏恭亦退入草二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法〕,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法〕,分温三服〔法〕,半日服尽〔法〕。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表里分解法,或太阳之热,或阳明之热,内合太阴之湿,乃成瘀热发黄白皮从小也。《绛雪园古方选注》清王子接公元1644-1911年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23.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赤小豆一升,连轺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按∶连轺非连翘,乃连翘根也。其性凉能泻热,兼善利湿,后世改用连翘则性不同矣。赤小豆,即作饭之小豆,形如绿豆而色赤者,非南来之红豆也。
- 《伤寒缵论》:[正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即连翘根)赤小豆(一升即细赤豆)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者。因其人素有湿热汗出不尽则肌腠之里为瘀热所凝而遍身发黄故宜此汤以取微汗也。麻黄发散表邪杏仁生姜辛散走表连轺泻经络之积火。梓皮除肌肉之湿热小豆降火利水。甘草大枣益脾和
- 《伤寒括要》:[卷下阳明篇凡十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梓白皮杏仁大枣生姜甘草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按内经曰。湿土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正此方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不助湿气也。《伤寒括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 《祖剂》:[卷之一麻黄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即麻黄汤去桂加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梓白皮(一斤)姜枣煎服治伤寒身必发黄此汤主之《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医宗金鉴》:[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七卷]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连轺二两,右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注】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湿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
- 《长沙方歌括》:[卷五阳明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汤主之。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赤小豆(一升)甘草(二两)生梓白皮(一升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歌曰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蔚按。栀子柏皮汤。治湿热已发于外。止有身黄发热而无内瘀之证。此治瘀热在里。迫其湿豆利水奠安太阴。俾病气合于太阴而为黄者。仍助太阴之气。使其外出下出
- 《伤寒论类方》:[卷四杂法方类·十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六)
二两,连翘根是)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一升,切)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潦水一斗,无根之水。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半日服尽。连轺即连翘根,气味相近,今人不采,即以连翘代可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前方欲黄从下解,此方欲黄从汗解,乃有表无表之分也。《伤寒论类方》清徐灵胎公元1759年
-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五枸杞酒方]商陆酒方
商陆酒方。商陆末(五斤白色者)天门冬末(五斤)细曲(十斤捣碎)秫米(一硕净淘)上先炊米熟。放如人体温温。别煎熟水一硕。放冷。都拌和令匀。入不津瓮中密封。酿六十此方《太平圣惠方》宋·淳化三年王怀隐、陈昭遇等公元992年
- 《本草便读》:[草部毒草类]商陆
\r商陆\pq65a1.bmp\r苦辛有毒。入脾胃逐水通肠。沉降偏寒。疏脏腑散坚消肿。(商陆味苦辛寒。沉阴有毒。入脾胃大肠。泻水消肿。其毒烈之性。与大戟甘遂相同。但可治阳水实邪。若脾肾虚寒而属阴水者。不宜用之。有赤白二种。白走气。赤走血。泻水虽同。惟赤者可外敷痈肿耳。)《本草便读》清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痔漏方九漏第一]空青商陆散
治野狼漏始发于颈肿,无头有根,起于缺盆之上,连延耳根肿大。此得之忧恚,气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空青主之,商陆为之佐方。空青脑(各二分)肝(一具)商陆独活黄芩当归干姜妇人蓐草鳖甲斑上十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十五日服之。《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卷三草部中]商陆
味酸辛,性寒有毒,入脾膀胱小肠三经。主水胀蛊毒,疝瘕痈肿恶疮,坠胎孕。按∶商陆专主逐水,与大戟相似,夫水之为病,由于膀胱小肠不利,而脾家之所深恶者也,故咸入之。有赤白二种,白者可服,赤者有毒,堪用贴肿,误服杀人。雷公云∶凡使勿用赤葛,缘相似,其赤葛抱茎,有消筋骨之毒,故勿饵,商陆花白,年多者仙人采之作脯,可下酒也。每修事先以鲷刀刮去粗皮,小薄切,以东流水浸二宿,然后漉出,架甑蒸,以豆叶一重了,与商
-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四]神仙服商陆根法
神仙服商陆。延年通灵方。商陆(白者一百二十斤切以竹差盛悬于鬼门上阴干百日满)上捣罗为散。分为十二分。每一分。用好纸作袋盛之。每服五(四)钱。以井华水调下。日二空自神仙服商陆根方。商陆根(白者五十斤端午日午时收以皮囊盛于屋北悬之百日阴干)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调下。日三服。不过三剂。鬼神来朝。久服。海神使鬼来持《太平圣惠方》宋·淳化三年王怀隐、陈昭遇等公元992年
-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商陆散
治十种水气,取水。商陆根(取自然汁,一盏)甘遂末(一钱)上用土狗一枚,自死者,细研同调上药,只作一服。空心服,日午水下。忌食盐一百日,忌《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九草部下]商陆
味辛,性平,有大毒。入脾行水,有排山倒岳之势。胃弱者禁之,赤者捣烂入麝,贴脐即能利小便消肿,若脾虚误用,消后复作不可救矣。商陆,其性下行,通大小肠肿满,便不利者殊功,癖如石者亦效。白根可用,赤者杀人,白专利水,赤惟贴肿,并臻奇功。《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九中丹法]商陆丸
商陆木香丁香橘皮附子槟榔(各半两)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椒仁汤下三十丸大小便涩烦躁者去附子加瞿麦木通各半两《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名医别录》:[下品·卷第三]商陆
味酸,有毒。主治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如人形者,神。生咸阳。《本经》原文∶商陆,味辛,平。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一名根,一名夜呼。生川谷。《名医别录》魏晋陶弘景公元220-450年
- 《濒湖炮炙法》:[卷二·草类]商陆
〔曰〕取花白者根,铜刀刮去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两宿,漉出,架甑蒸,以黑豆叶一重,商陆一重,如此蒸之,从午至亥,取出去豆叶,曝干锉用。无豆叶,以豆代之。《濒湖炮炙法》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 《本草崇原》:[卷下本经下品]商陆根
气味辛平,有毒。主治水肿,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商陆所在有之,春生苗,高二三尺,茎青赤,极柔脆,叶如牛舌而长,夏秋开花作朵,根如萝卜似人形者有神。有赤白二种,白根者,花白。赤根者,花赤。白者入药,赤者甚有毒,不可服,服之见鬼神。俗名章柳,相传刻其根为人能通鬼神也。)商陆禀金土之气化,故气味辛平,以根花白者为良。主治水肿者,辛走气,土胜水,气化则水行,水散则肿消也。治疝瘕者,疝瘕乃厥阴肝木
- 《本草述钩元》:[卷十毒草部]商陆根
味酸辛。气平。有毒。(白者苦冷。赤者有毒。)阳中之阴。沉也。降也。其性下行。专于痹。熨除治喉痹水气者。意也。(类明)小便利。即肿消一夜。晒干为末或取根杂鲤鱼熬汤效。(嘉谟)赤根脓。或捣烂加盐。总多取商陆根捣汁。或蒸之。生商陆根汁一升。杏仁一两酒下。以利恶物为度。石湿漏诸疖。〔论〕商陆春令生苗。采根于八九月。本阳之气以至阴。而归于阴之气分。用治石水之病阴少之阴痈暴症及阴虚。故治阳水当绎方而标标之者。
- 《滇南本草》:[第二卷]商陆
\r商陆\pb22.bmp\r,俗名大药。味辛、微苦,性微寒。有小毒。主治利小便,消水肿,攻疮痈。有赤白二种,白者可用,赤者不入药;然可研末,调热酒擂跌打青黑之处,神效,再贴膏药更好。宜用。──务本卷三《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二主治指掌]商陆
使忌犬肉商陆,味酸辛平,性寒有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味酸辛,其形类人。其用疗水,其效如神。《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元李东垣公元1271年—1368年
- 《千金翼方》:[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商陆酒
主风水肿方。取商陆,切一升,以酒二升,渍三宿,服一升当下,下者减之,从半升起,日三,尽更合服。又方取大豆一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上酒一升,合煎取一升,随能杯饮之,日三服,常令有酒势。《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商陆
苦寒,沉阴下行,与大戟甘遂同功,疗水肿、胀满、蛊毒、恶疮。《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择要纲目》:[平性药品]商陆
(取花白者根。铜刀刮去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两宿。漉出架甑蒸。以黑豆叶一重。商陆一重。如此蒸之。从午至亥。取出去豆叶。暴干锉用。无豆叶以豆代之。)【气味】辛平有毒。沉也降也阴也。【主治】水肿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泻十种水病。喉痹不通。薄切醋炒。涂喉外良。通大小肠。泻蛊毒。堕胎。肿毒。敷恶疮。但其性下行。专于行水。与大戟甘遂盖异性而同功。胃气虚弱者
- 《药征续编》:[卷下]商陆
牡蛎泽泻散。上一方。《药征续编》
- 《本草备要》:[草部]商陆
大通,行水苦寒有毒(诸家辛酸,时珍苦寒)。沉阴下行,与大戟、甘遂同功。疗水肿胀满(肿属脾,胀属肝。肿则阳气犹行,如单胀而不肿者名臌胀,为木横克土,难治。肿胀朝宽暮急为血虚,朝暮俱急为气血两虚。肿胀由心腹而散四肢者吉,由四肢而入心腹者危。男自下而上,女自上而下,皆难治)。瘕疝痈肿。喉痹不通,(薄切醋炒,涂喉中良),湿热也病。泻蛊毒,敷恶疮,堕胎孕,令人见鬼神。取花白者根(赤者伤人,只堪贴脐,入麝三分
- 《炮炙全书》:[卷第二草之属]商陆
酸、辛、苦,寒。取花白者根,铜刀刮去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两宿,同黑豆拌蒸,用。得大蒜良,忌犬肉。赤者有毒,能伏砂、砒石、雌黄、粉锡。《炮炙全书》
- 《千金翼方》:[卷第三·本草中草部下品之下]商陆
味辛酸,平,有毒。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如人形者有神。一名芴根,一名夜呼。生咸阳川谷。《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