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髎

目录

1 拼音

shàng liáo

2 英文参考

Shàngliáo BL31[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liá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3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3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上髎
汉语拼音Shangliao
罗马拼音Shangliao
美国英译名Superior Bone
各国代号中国BL31
日本31
法国莫兰特氏V31
富耶氏V31
德国B31
英国B31
美国BI31

上髎为经穴名(Shàngliáo BL31)[1]。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1]、《针灸甲乙经》[2]。属足太阳膀胱经[2]。上髎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2]。上为下之对,髎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谬穴所在,本穴位居第一,故名上髎[2]。上髎穴主治少腹腰腿等疾患:如腰膝冷痛,痉瘗反折,下肢痿痹,历节痛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中痒痛,不孕症,遗精,阳痿,淋证,尿闭,热病汗不出,呃逆,反胃,腰痛,带下,大小便不利,小便不利,阴挺,腰骶疼痛,现代又多用上髎穴治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子宫脱垂,腰骶关节炎,膝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外阴湿疹,痔疮,睾丸炎,便秘,尿潴留等。本穴还可用于催产,引产。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女子绝子,阴挺出,不禁白沥,上髎主之。

5 穴名解

上为下之对,髎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谬穴所在,本穴位居第一,故名上髎[2]

上,《说文》:“上,高也。”髎,有深空之义,在此意指骶后孔。此穴在第1骶后孔中,为骶后孔之最高者,故名上髎。[3]

6 特异性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3]

八髎穴之一[3]

7 所属部位

骶部[4]

8 上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髎穴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5][5]

上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一骶后孔中,俯卧取穴[5]

上髎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上髎穴在骶部的位置

上髎穴在骶部的位置

上髎穴在骶部的位置(肌肉)

上髎穴在骶部的位置(骨骼)

9 上髎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一骶后孔处取穴。

上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一骶后孔中。俯卧取穴。[5]

俯卧位,以示指尖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的中间,小指按在尾骨上方有小黄豆大的圆骨突起(骶角)的上方,中指与环指相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指尖所到之处是:示指尖为上髎、中指尖为次髎、环指尖为中髎、小指尖为下髎[6]

10 穴位解剖

上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一骶后孔。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为第一骶神经后支通过处。皮肤由第一、二骶神经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第一骶后孔间距39.7~40.1毫米和第二骶后孔的纵距为16.7~18.5毫米,并距髂后上棘上缘一横指。在活体骶后孔和骶前孔倾斜约60度。骶管内,有骶神经的前、后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终丝等,前者经相应的骶前、后孔离开骶管,后者附着在尾骨的背面。两者形成马尾一部分,外包有和脊髓相延的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第一骶后孔[6]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外侧动脉分支和第1骶神经后支的肌支分布[7]

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7]

11 上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髎穴具有调理下焦,通经活络的功效。

上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7]

上髎穴位于腰骶部,邻近于二阴,故常配合其相关腧穴治疗前阴病、妇科病及腰部病[8]

上髎穴为治疗下腰痛之常用穴[8]

12 上髎穴主治病证

上髎穴主治少腹腰腿等疾患:如腰膝冷痛,痉瘗反折,下肢痿痹,历节痛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中痒痛,不孕症,遗精,阳痿,淋证,尿闭,热病汗不出,呃逆,反胃,腰痛,带下,大小便不利,小便不利,阴挺,腰骶疼痛,现代又多用上髎穴治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子宫脱垂,腰骶关节炎,膝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外阴湿疹,痔疮,睾丸炎,便秘,尿潴留等。本穴还可用于催产,引产。

上髎穴主治少腹腰腿等疾患:如腰膝冷痛、痉瘗反折、下肢痿痹、历节痛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中痒痛、不孕症、遗精、阳痿、淋证、尿闭、热病汗不出、呃逆、反胃等[8]

上髎穴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大小便不利[8]

上髎穴主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8]

上髎穴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8]

现代又多用上髎穴治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8]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炎;

2.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腰骶关节炎,膝关节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4. 其它:外阴湿疹,痔疮,睾丸炎,便秘,尿潴留等。

5. 本穴可用于催产,引产。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1~1.5寸[8][8][8][8]。骶部有酸胀感[8]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

13.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8]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上髎穴的配伍

上髎穴配气海、血海,有调经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下。

上髎配次髎、中髎、下髎,治月经不调[8]

上髎配中极、关元、关元俞、三阴交,治遗精、早泄[8]

15 特效按摩

在八髎附近找到痛点按揉,或每天擦热八髎穴,可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9]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

《针灸甲乙经》:腰脊痛而清、善伛、睾跳骞,上髎主之。

《针灸甲乙经》:女子绝子,阴挺出,不禁白沥。

《类经图翼》:主大小便不利……阴中痒痛,阴挺出,赤白带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上髎二穴,在第一空腰踝下夹脊陷中,足太阳少阳络治腰膝冷痛。

《针灸大成》:主小便不利。

17 上髎穴研究进展

对妇科炎症的治疗和各种手术后的创口愈合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9]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4-245.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4-245.
  9.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