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伤寒明理续论》为《伤寒六书》之第六卷。《伤寒六书》为书名[1]。又名《陶氏伤寒全书》[1]。6卷[1]。明·陶华约撰于15世纪中期[1]。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1]。
1.《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所谓“琐言”,并非系统之作[1]。
2.《伤寒家秘的本》:重点论述伤寒若干病证以及风温、湿温、风湿等病症的证治,并有伤寒总论、脉症指法等内容[1]。
3.《伤寒杀车捶法》:论劫病法,制药解药法,并列秘验方37首[1]。
5.《伤寒截江网》:全称《伤寒证脉药截江网》,介绍伤寒有关辨证识病、区别病因及用药法则,并论男女伤寒等在治疗上的不同[1]。
6.《伤寒明理续论》:陶氏根据个人见闻,参考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体例和内容,予以补充修改而成[1]。陶氏著作受朱肱《南阳活人书》的影响较大,而六种著作的内容颇多重复,有些证候的辨证条理不够清楚,所选方药也有杂乱之弊,后世颇多论评[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伤寒明理续论
- 《中国医籍考》:[卷三十三]方论(十一)
之未备。〔赵氏(景元)伤寒类例〕未见按上见于伤寒明理续论序。〔陶氏(华)伤寒全书〕国史经籍志五卷未见...
- 《中国医籍考》:[卷二十六]方论(四)
郴山。则在当时。固已深重其书矣。〔陶氏(华)伤寒明理续论〕一卷存自序曰。昔朱肱奉议着伤寒百问书。经进...
-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大青龙汤
服,汗多温粉扑之良。(仲景温粉方失,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用白芷、本、白术、川芎、米粉扑之。)寒之浅者...
- 《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
尝读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有曰。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
- 《证治准绳·杂病》:[第五册神志门]悸
《伤寒明理论》释悸字云∶悸、心忪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也。则悸即怔忡,而今人分为两条谬矣...
- 更多古籍中的伤寒明理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