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肠穿孔

目录

1 拼音

shāng hán cháng chuān kǒng

2 英文参考

intestinal perforation of typhoid fever

3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4 疾病概述

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显著。副伤寒,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与伤寒相同。

5 疾病描述

肠穿孔是伤寒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肠伤寒病变最显著处是在回肠末段,病变的淋巴集结发生坏死,粘膜脱落形成溃疡多在病程的第2~3周,所以,并发肠穿孔也多在此期间。80%的穿孔发生在距回盲瓣50cm以内,多为单发,多发穿孔约占10%一20%。

6 症状体征

已经确诊为伤寒病的病人,突然发生右下腹痛,短时间内扩散至全腹,并伴有明显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等腹膜炎征象,X线腹部透视或拍片发现气腹,诊断多不困难。全身反应常表现为体温初降后升和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升高,这就不同于一般没有并发症的伤寒病人。由于伤寒病人常有体弱、腹胀.所以腹肌紧张往往不明显,对腹部叩诊肝浊音界缩小和消失也不易正确评价,因此易造成误诊。部分病人在穿孔发生前可先有腹泻、腹胀、肠出血等表现,或有饮食不调和误用泻剂等诱因。有两种情况要特别引起注意:

1.对病情严重,神志不清的病人,由于不能获得正确的主诉,要认真观察,反复检查比较腹部体征.如腹膜刺激体征发展,听诊肠鸣音消失,白细胞计数上升,有助于诊断。

2.对于伤寒病症状轻微和不典型的病人,则应结合季节和伤寒流行的动态,并详细询问腹痛发生前有否低热、头痛不适、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表现,以便和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手术时应取腹腔渗液作伤寒杆菌培养。另外,取血作伤寒杆菌培养和肥达反应试验,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7 病理生理

肠穿孔是伤寒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肠伤寒病变最显著处是在回肠末段,病变的淋巴集结发生坏死,粘膜脱落形成溃疡多在病程的第2~3周,所以,并发肠穿孔也多在此期间。80%的穿孔发生在距回盲瓣50cm以内,多为单发,多发穿孔约占10%一20%。

8 诊断检查

已经确诊为伤寒病的病人,突然发生右下腹痛,短时间内扩散至全腹,并伴有明显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等腹膜炎征象,X线腹部透视或拍片发现气腹,诊断多不困难。全身反应常表现为体温初降后升和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升高,这就不同于一般没有并发症的伤寒病人。由于伤寒病人常有体弱、腹胀. 所以腹肌紧张往往不明显,对腹部叩诊肝浊音界缩小和消失也不易正确评价,因此易造成误诊。部分病人在穿孔发生前可先有腹泻、腹胀、肠出血等表现,或有饮食不调和误用泻剂等诱因。有两种情况要特别引起注:

1.对病情严重,神志不清的病人,由于不能获得正确的主诉,要认真观察,反复检查比较腹部体征.如腹膜刺激体征发展,听诊肠鸣音消失,白细胞计数上升,有助于诊断。

2.对于伤寒病症状轻微和不典型的病人,则应结合季节和伤寒流行的动态,并详细询问腹痛发生前有否低热、头痛不适、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表现,以便和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手术时应取腹腔渗液作伤寒杆菌培养。另外,取血作伤寒杆菌培养和肥达反应试,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9 治疗方案

伤寒肠穿孔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右下腹部切口,原则是施行穿孔缝合术。如穿孔过大,其周围肠壁水肿严重,可作近端回肠插管造口,以保证穿孔缝合处愈合。但,对术中发现肠壁很薄接近穿孔的其他病变处,也应作浆肌层缝合,以防术后发生新的穿孔。腹腔内应置放烟卷引流。伤寒肠穿孔病人一般都很虚弱.难以耐受大手术打击,故一般不应作肠切除术,除非肠穿孔过多,以及并发不易控制的大量肠道出血,而病人全身状况尚许,在这种情况下,才考虑采用。术后对伤寒病和腹膜炎应采用抗菌药物及加强支持疗法等积极治疗。

10 预后及预防

伤寒的治疗。

11 相关出处

《外科学第五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