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甘草

目录

1 拼音

shān gān cǎo

2 《中医大辞典》·山甘草

山甘草为中药名,出自《闽南民间草药》[1]

2.1 别名

野白纸扇、白蝴蝶、凉藤[1]

2.2 来源及产地

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的茎叶。分布长江以南各地[1]

2.3 性味

甘、微苦,凉[1]

2.4 功能主治

解表清暑,凉血解毒。[1]

1.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肾炎水肿,泄泻,痢疾。煎服:15~30g[1]

2.治疮疡脓肿,蛇咬伤,湿疹。捣敷[1]

2.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1]

2.6 化学成分

茎含豆甾醇、β-谷甾醇、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海恩西阿苷元A、玉叶金花苷A~C、M、咖啡酸、阿魏酸等。叶含豆甾醇、β-谷甾醇及高级脂肪醇[1]

2.7 药理作用

山甘草有抗早孕作用[1]

3 《*辞典》·山甘草

3.1 出处

《闽南民间草药》

3.2 拼音名

Shān Gān Cǎo

3.3 别名

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广西中草药》),土甘草、水藤根(《福建中草药》),假忍冬藤、蝴蝶藤(《实用中草药》)。

3.4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全年可采。

3.5 原形态

藤状小灌木。小枝被柔毛。叶对生,膜质或薄纸质,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上面秃净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叶2深裂,长约5毫米,裂片线形.花顶生、无柄、稠密的伞房花序;萼被毛,其中4片线形,长3~4毫米,1片扩大为叶状,呈阔卵形至长圆形,白色,长2.5~4厘米,有柄;花冠黄色,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5,外被紧贴的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浆果球形,长8~10毫米,宽6~7.5毫米。花期夏月。

本植物的根(山甘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3.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灌木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3.7 性味

甘微苦,凉。

①《广西中药志)):"涩,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③《福建中草药》:"微甘苦,凉。"

3.8 功能主治

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

①《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

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流感,感冒,中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蛇咬伤。"

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治大茶药中毒,皮肤湿疹。"

⑤《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3.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3.10 附方

①治急性胃肠炎:鲜玉叶金花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暑湿腹泻:玉叶金花二两,大叶桉树六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伏暑下痢:山甘草一至二两。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小便不利:玉叶金花一两,银花藤二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恶疮肿毒:山甘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⑥治食物中毒:鲜山甘草叶,捣绞汁灌服。(《泉州本草》)

⑦治断肠草、砒霜、磷化锌中毒:玉叶金花鲜叶三至四两捣汁,调鸡蛋白三至五个,大蓟根粉、天门冬粉各五分,先探吐后灌服,每十五分钟服一次。口渴者多饮绿豆汤。应用本品治解断肠草等中毒时,宜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配合其他中西医抢救方法。(《福建中草药》)

3.11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