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雷菌肺炎

目录

1 拼音

shā léi jun1 fèi yán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沙雷氏菌肺炎,灵杆菌肺炎,粘质沙雷氏菌肺炎,粘质沙雷菌肺炎,Serratieae pneumonia

4 疾病分类

呼吸内科

5 疾病概述

沙雷菌肺炎(serratia pneumonia)是由沙雷菌感染所致,多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且耐药菌株增多,治疗困难。与一般急性细菌性肺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咯血痰或假性血痰或黄痰、呼吸困难、胸痛。但对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及原有肺部感染疾病的继发性沙雷菌肺炎者,则症状不典型,可因原发病症状掩盖了肺炎症状,同时发热、咳嗽、咳黄痰可是原发病症状。但这时病人往往有病情加剧,可出现呼吸衰竭,心衰或突发性的高热、咳黄脓痰增多。

6 疾病描述

沙雷菌肺炎(serratia pneumonia)是由沙雷菌感染所致,多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且耐药菌株增多,治疗困难。现已引起人们广泛注意。

7 症状体征

1.症状 与一般急性细菌性肺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咯血痰或假性血痰或黄痰、呼吸困难、胸痛。但对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及原有肺部感染疾病的继发性沙雷菌肺炎者,则症状不典型,可因原发病症状掩盖了肺炎症状,同时发热、咳嗽、咳黄痰可是原发病症状。但这时病人往往有病情加剧,可出现呼吸衰竭,心衰或突发性的高热、咳黄脓痰增多。

2.体征 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当肺叶或肺段出现实变时,可有相应肺段、肺叶的语颤增强,叩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危重病人可能有呼吸急促、发绀及休克等。

8 疾病病因

沙雷菌为肠杆菌科沙雷菌属。1896 年Lehmann 和Newmann 最早发现Serratia plymuthica,当时称bacterium plymuthicca,1978 年后归于沙雷菌属。目前分为7 种:黏质沙雷菌 (Serratia marcescens)、液化沙雷菌(Serratialiquefaciens)、红色沙雷菌(Serratia rubidaea)、Serratia ficaria、erratiaodorifera、Serratia plymuthica 和Serratia fonticola,其中黏质沙雷菌是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7 种沙雷菌及主要生物型的区别。随着DNA 杂交技术的应用。近来又将液化沙雷菌分为3 种:Serratiaproteamaculans、Serratia grimesii 和Serratia liquefaciens。Serratiaproteamaculflns 又分两个生物型: Serratia proteamaculanssubspproteamaculans 和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ubsp quinovora 。Serratiagrimesii 和Serratia liquefaciens 已从临床标本分离出,通常无临床意义。Serratia proteamaculans 两个亚型均从昆虫,土壤、啮齿动物、植物分离出,可引起肺炎,晚近又发现Serratia odorifera 又可分为两个生物型:Serratiaodorifera biogroup-1 和Serratia odorifera group-2,可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沙雷菌现已从病人不同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

1.形态与染色 沙雷菌有动力,能运动,部分菌株有荚膜、鞭毛。许多菌株产生粉红色或红色色素。黏质沙雷菌形态上一般比其他肠道菌小,无荚膜。为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偶尔呈长丝状,(0.7~1.0)×0.7cm 大小。

2.培养与生化反应 沙雷菌对生长的培养基要求不高。在营养琼脂、远藤琼脂,麦康凯琼脂、血琼脂平板上均可生长。黏质沙雷菌菌落圆形,略呈粗糙有黏性。在低于37℃的温度培养时,鞭毛较易发育。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沙雷菌能发酵葡萄糖,但只有部分菌株产生少量气体。不发酵乳糖、卫矛糖、阿拉伯糖、棉子糖及鼠李糖,可发酵甘露醇、水杨苷及山梨醇,对侧金盏花醇及肌醇发酵力不一致。不形成吲哚,大部分菌株甲基红反应为阴性,在氰化钾培养基内生长。大部分菌株迅速液化明胶,少数为迟缓反应。具有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但不形成精氨酸双水解酶及苯丙氨酸脱氨酶,不利用丙二酸钠,能利用枸橼酸盐,VP 反应阳性,在叁糖铁培养基上(TSI)产酸不产气。能产生细胞外DNA酶,脂肪酶。沙雷菌产生红色色素,在低于37℃培养时,色素产生往往更丰富,但多次传代后产生色素的能力减弱,甚至消失。1902 年Kroft 提取该色素并命名为“灵菌红素”(prodigiosin),因而黏质沙雷菌过去称为灵杆菌。直到1960 年才被Rapoport 和Hollen 阐明其化学结构。灵菌红色素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灵红菌素是一种脂多糖,有报道它具有提高白细胞数量和消炎作用。产生色素与不产生色素菌株均可致病,可引起败血症、尿道及呼吸道感染,骨髓炎及术后伤口感染。

3.抗原与分型 沙雷菌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现已知有15 种O 和13 种H,共46 个血清型。

4.诱发因素 沙雷菌肺炎多发生在原有基础疾病的住院病人。A11en 等在Temple 大学医院观察了135 例黏质沙雷菌感染,89%病例与宿主抵抗力降低有关。凡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情况都可能成为引起感染的诱因,如各种严重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糖尿病、肝硬化、心衰、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尿毒症及烧伤等;长期滥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损害全身免疫功能;部分有创性检查和治疗,如大手术,留置导尿管、静脉插管,血液及腹膜透析等;呼吸科治疗措施,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等可使沙雷菌直接吸入到肺脏。此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麻醉品成瘾者,使沙雷菌易于呼吸道寄殖,导致感染发病的可能,特别是在新生儿、老年人及孕妇。

9 病理生理

沙雷菌为条件致病菌。现已知沙雷菌可使家兔、马、水牛和鹿致病,在实验条件下可引起鼠、猫、豚鼠、仓鼠、海龟和狗生病。小白鼠实验结果表明:LD50 为1.5×106~2.6×107,加入黏蛋白(mucin)后LD50为4.7×105~5.3×107。黏蛋白似有增强毒力作用, 沙雷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生病理生理改变,使肺组织坏死。并使血小板聚集,脆性增加,从而使循环中的血小板急剧减少,导致各器官出血,有时影响凝血因子产生DIC,严重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此外,黏质沙雷菌所产生的溶血素,蛋白酶及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在致病中也起重要作用,给豚鼠或小白鼠接种蛋白酶后出现肺水肿及出血,这些和人的肺炎症状相似。用抗蛋白酶的免疫血清可保护动物,如用蛋白酶种入家兔角膜,角膜产生炎症坏死。蛋白酶对机体免疫功能还有破坏作用,人体中有一种α1-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杀伤能力,而黏质沙雷菌所产生的蛋白酶可降解此种α1-蛋白酶抑制剂,当沙雷菌进入肺部后,可产生数种蛋白酶如卵磷脂酶、蛋白酶、几丁质酶,引起吞噬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削弱和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沙雷菌肺炎。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为灶性坏死性支气管肺炎,弥漫性肺出血,继发肺泡壁损害,气管及支气管炎症,在支气管周围可有炎性细胞浸润,斑片状出血和坏死。伴多发性微小肺脓肿,直径2~3mm,并有肺不张。坏死后的肺广泛纤维化伴机化性肺炎,肺呈蜂窝状改变。

10 诊断检查

11 诊断

临床上对于有发热、寒战、咳嗽、咳脓痰血痰或假咯血、胸痛,双下肺有湿啰音或支气管呼吸音,胸片示局灶性支气管肺炎或弥漫性浸润病灶,并有小脓肿,痰涂片有大量革兰阴性杆菌,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特别是对于50 岁以上老年人,或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雾化吸入和机械通气治疗者,应考虑本病可能,但临床上有时沙雷菌肺炎表现不典型,尤其在严重原发病基础上发病者,因此,凡在原发病过程中发生高热,咳大量脓痰或白黏痰,胸片出现新的浸润阴影或原有病灶扩大,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痰涂片示大量革兰阴性杆菌,也应考虑本菌肺炎可能。应多次查痰,血或胸腔积液等培养,必要时行直接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凡连续2 次或2 次以上痰培养出沙雷菌;或痰和血或胸腔积液均培养出沙雷菌;或直接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沙雷菌并除外污染;或生前痰培养与死后尸解从肺脏分离出沙雷菌,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及胸片结果可以确诊。不能单凭一次痰培养沙雷菌生长就诊为本病,因有可能为上呼吸道寄殖,因此沙雷菌肺炎的诊断要依据临床表现、胸片和病原学结果综合确定。

12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1)外周血象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可降低。

(2)痰液检查常规涂片革兰染色,可见大量革兰阴性杆菌。

(3)严重病例常有低氧血症,部分病人可伴高碳酸血症,可有不同程度酸碱失衡。

(4)部分病人可出现肾衰,BUN、Cr 升高。

2.病原学检查

(1)血培养:由于沙雷菌肺炎常为菌血症性,如能抓住时机抽血培养,可发现沙雷菌生长。一般血源性沙雷菌肺炎血培养阳性率高。

(2)痰液细菌培养:此法简单、方便、病人易接受。但易被上呼吸道寄殖菌的污染。因此,要求标本为来自肺深部,并先进行清洗和匀化定量检查后送培养,以提高准确性。

(3)直接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直接采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可减少上呼吸道菌群的污染,结果较准确,但有创伤性,需一定条件,临床上可根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医院条件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选用下列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医院内获得性沙雷菌肺炎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①经环甲膜穿刺插入无菌细塑料导管,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由于不经口鼻咽腔,减少了咽部细菌的污染,但有一定的创伤性。

②在X 线胸透定位下,经胸壁穿刺抽吸肺部炎症浸润阴影部位的肺组织和分泌物,完全避免了上呼吸道污染,但创伤性较大,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可达20%。

③经纤维支气管镜抽吸分泌物,是一较安全的检查方法,但需一定设备,且操作者要有一定技术水平。

(4)其他体液培养:中段尿细菌培养、骨髓细菌培养、和胸腔积液培养可发现沙雷菌生长。

经上述各种体液培养,可得到沙雷菌的阳性结果,为指导治疗,应在培养出细菌时加做药敏试验,对于混合感染者可同时培养出其他细菌。

13 其他辅助检查

胸部X 线表现:双肺纹理增强,特征性表现为局灶性斑片状支气管肺炎,弥漫性斑片状两肺浸润,多为中下肺野,小叶或小结节状肺浸润,肺叶或肺段实变,可有直径<1cm 的小脓肿,还可有胸膜增厚,胸腔积液。

14 鉴别诊断

沙雷菌肺炎的发病条件、临床表现及X 线表现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均相似,如克雷伯菌肺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变形杆菌肺炎、枸橼酸杆菌肺炎、摩根菌肺炎,临床上常难以区别,特别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时,临床上无典型的特征表现,因此,应多次查痰、血和胸腔积液等培养,以利它们之间的区别。

15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是:使用敏感抗生素,促进痰液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保护心、肾、肝功能,加强营养支持及原发病和并发症治疗。

1.抗生素治疗 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沙雷菌肺炎的关键,但自1973 年第1 次分离出耐药菌株以来,近几年来沙雷菌耐药株已明显增多,且为多重耐药,曾对沙雷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头孢噻吩等现已有耐药现象,日本报道972 株沙雷菌中90.3%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且近年来发现沙雷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呋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25%,7%,10%和7%,其耐药是因细菌产生诱生性的β-内酰胺酶,且由染色体上一组Amp 基因介导,并可在细菌之间传递。因此,沙雷菌的耐药是多重而广泛,但国内用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表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和头孢噻吩对沙雷菌仍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第3 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沙雷菌仍有强大抗菌活性,如头孢曲松的MIC90为0.12μg/ml,头孢噻肟为0.02μg/ml,氧氟沙星0.12μg/ml,环丙沙星0.12μg/ml。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以药敏为依据,选用叁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在药敏之前经验性治疗可用阿米卡星联用一种叁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曲松1.0~2.0g/次,静注,1~2 次/d;头孢噻肟1.0~2.0g/次,静注,2~3 次/d;头孢他啶1.0~2.0g/次,静注,2~3 次/d;氨曲南1.0~2.0g/次,静注,2~3 次/d;头孢替坦(cefotetan)2.0~4.0g/d,分2 次静注;头孢拉宗(cefbuperazone)2.0~4.0g/d,分2 次静注;头孢唑肟 (ceftizoxime)0.5~4.0g/d;重症可增至10~12.0g/d,分2 次,静滴速度要慢;氧氟沙星300~600mg/d,分2~3 次服;环丙沙星200~400mg/次,静滴,2 次/d;阿米卡星15mg/(kg·d),分2~3 次静注。

广谱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沙雷耐药菌株,复方替卡西林(timentin)9.6g/d,分3 次静滴;哌拉西林/叁唑巴坦,4.0~8.0g/d 分2 次静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伊米匹配能,Tienam) 2.0~3.0g/d,分3 次静滴.为了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在沙雷菌肺炎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询问病人本次生病是否已用抗生素,其剂量,名称,疗程和疗效,以了解有无耐药可能。②应定期查药敏,以便及时发现耐药现象及更换抗生素。③疗程宜长,特别是对于医院获得性严重感染者宜3~4 周,用量要足,宜联用两种抗生素静注,但要注意肝肾功能。

2.对症治疗 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要鼓励病人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并给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吸氧纠正呼衰,保护心、肾、脑、肝功能,防治多脏器衰竭。

3.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 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各种并发症,补足病人所需能量,适当输新鲜血浆,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粒细胞,近年来有报道用鼠单克隆抗体E5 拮抗内毒素。

16 并发症

常为菌血症性肺炎,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败血症、胸膜炎、脓胸、感染性休克、肾衰竭等并发症,这时往往病情恶化,并有相应并发症的表现。

17 预后及预防

预后:本病预后较差,有下列表现者提示预后不良:年龄在75 岁以上,血小板≤10 万,休克,胆红素升高,伴其他革兰阳性或阴性菌混合感染者。

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严格各种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对易感病人要加强护理,隔离治疗寄殖和感染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掌握抗生素,皮质激素应用指征。

18 流行病学

沙雷菌属(Serratia species)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及食物,也寄生于正常人肠道、皮肤及低位尿道。曾被认为是无害的腐生菌。直到1913 年Woodward和Clarke 首次报道沙雷菌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人们逐渐对该菌有了正确的认识。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感染。1951 年Wheat 首次报道11 例黏质沙雷菌引起医院内感染。1957 年Robison 和Wolley 等报道了“假咯血综合征”和1958 年Waisman 和Stane 报道了wisconsin 大学医院婴儿发生的“红色尿布综合征”。后均证实为沙雷菌引起的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因沙雷菌产生红色色素。美国几个医学中心报道了1965 年以来沙雷菌引起的菌血症。

国际医院获得性感染研究组织,1984 年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中,60%以上是由需氧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黏质沙雷菌占5.8%,Duggan 等于1984 年报道某医院新生儿室在1 年内,共发生32 例黏质沙雷菌感染,其中肺炎5 例。Saito 等于1989 年报道118 例癌症发生沙雷菌血症,原发病多为急性白血病,多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61%病人入院前10 天用过抗生素治疗,38%病人伴有肺炎。Watanakunakorn 于1989 年报道44 例沙雷菌菌血症,因下呼吸道感染引起者有11 例。Sokalsk 等于1992 年报道14 例病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黏质沙雷菌感染,其中肺炎9 例。国内过去有关沙雷菌感染报道较少,但近10 年来报道逐渐增多。李氏1989 年报道沙雷菌肺炎败血症1 例。尹氏等1992 年报道黏质沙雷菌感染27 例,其中肺部感染17 例且均为院内感染。赵氏于1994 年报道36 例下呼吸道感染分离出31 株细菌,沙雷菌5 株。现在沙雷菌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据报道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沙雷菌引起大约4%的菌血症性下呼吸道感染。沙雷菌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类型有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脓胸。其外沙雷菌还可引起脑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败血症、皮肤伤口感染等。本菌感染的病死率高,有报道达30%。

沙雷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内源性吸入,外源性吸入和肺外病灶经菌血症播散至肺。以外源性吸入为主,如机械通气雾化吸入可将本菌直接吸入到肺脏。沙雷菌常易于在慢性严重住院病人的上呼吸道寄殖。呼吸道是沙雷菌入侵的主要门户。沙雷菌可经气溶胶传播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病人通过吸入含有沙雷菌的灰尘、空气而引起肺部感染。在医院可因使用了沙雷菌污染的静脉输液,外用消毒液,洗手液而引起皮肤伤口感染,菌血症,脑膜炎。经血行最后播散到肺部。此外,医生、护士和病人的手与手的传播在住院病人中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可引起交叉感染。部分有创性操作如静脉输液,静脉置管、腰穿、导尿、血液和腹膜透析、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输血等均可引起沙雷菌感染及流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