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杀虫剂 (最后修订于2010/4/1 13:06:48)[共483字]
摘要: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磷酸酯(如敌敌畏)、拟除虫菊酯(如杀灭菊酯)、有机氮(如杀虫双)和特异性杀虫剂(如优乐得)等。敌百虫是白色晶体,溶于水、氯仿、苯、乙醚,微溶于煤油、汽油。敌敌畏又叫DDVP,它是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能跟大部分有机溶剂混溶。乐果是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常加工成乳剂使用。甲胺磷又叫多灭磷。它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等。除虫菊酯杀虫剂是天然化学物质——除虫菊素的人工仿造物。除虫菊酯是白花除虫菊里有杀虫效力的有效成分。这种酯是无色粘稠的高沸点液体,溶于石油等有机溶剂中。在日光、空气、高温和碱性物质中会分解失效。它是蚊香的有效成分。在农业上配制成溶液或乳液使用。人工合成的除虫菊酯杀虫剂,就是以除虫菊酯为模型研制的。常见的品种有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有机氮杀虫剂是一类以氮元素为重要活性基团中心的杀虫剂。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品种。速灭威是白色晶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微溶于水。杀虫脒又名克死螨和杀螨脒。它是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杀螟丹又称巴丹。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世界杀虫剂市场概况
2010年全球杀虫剂市场销售额99.85亿美元(不包含非农作物市场),占总农化市场份额的26.2%。比2009年增长6.1%。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在亚洲水稻上使用之外,在巴西的大豆和棉花上的使用量增加。近年来,杀虫剂市场逐渐增长,得益于种子处理剂的使用,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表12011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增长情况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其他传统作物市场生物技术总计2011/2010(%)12.114.
- 山东省卫生杀虫剂应用现状
点,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防制方法。化学防制的核心是用卫生杀虫剂以适宜的形式对卫生害虫进行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衍及疾病的传播。山东省应用卫生杀虫剂防制媒介昆虫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化学合成农药的不断创新,卫生杀虫剂应用的种类由过去的有机氯、有机磷占主导地位,逐步转化为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主流;杀虫剂剂型由过去的几种,发展为目前的几十种。现将近年来我省卫生杀虫剂应
- 成都老人以秸秆制成“绿色杀虫剂”获国家专利
退休老人以秸秆燃烧粉末为原料制成“绿色保粮杀虫剂”,获国家专利成本低,对人体没有危害,对环境污染比较小不会因害虫的抗药性而失效,还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杀蟑螂和臭虫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吃蔬菜、水果时会尽量先用清水洗去表面残留的杀虫剂等化学物质。但如果一种杀虫剂的原料来自农作物,它不仅能杀灭大部分害虫,还对人体没有危害,你是否还会担心它的残留呢?在成都,退休老人杨胜华就发现并研制出一种“可以吃的杀虫剂”
- 实验证实杀虫剂成分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明显毒性
天气渐热,为防止病媒传播鼠疫、登革热、乙脑和霍乱等传染病,人们常使用杀虫剂。但由此造成人畜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专家提醒读者—— “人畜无毒”是误导 目前使用“人畜无毒”、“环保产品”“芳香宜人”等字眼的各类杀虫剂广告比比皆是。正是由于这些广告的引导,很容易使人忽略杀虫剂最基本的有毒性质。实际上,迄今世界上从来没有过对人畜无毒的杀虫剂。 以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杀虫乳油
- 武汉病毒所开创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研究新局面
人类健康产生严重、长期的危害。近30年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针对农药带来的负面效应,深入研究,持续攻关,致力于国内高效无公害的新型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等生物农药的研发。经过多年努力,该所研制的新型农药具有杀虫率高、作用专一、药效持久、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并获得广泛使用。一、立足国情,确定方向上世纪70年代初,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为解决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及棉铃虫抗药性日益增长等
- 杀虫剂成分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明显毒性?
天气渐热,为防止病媒传播鼠疫、登革热、乙脑和霍乱等传染病,人们常使用杀虫剂。但由此造成人畜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专家提醒读者—— “人畜无毒”是误导 目前使用“人畜无毒”、“环保产品”“芳香宜人”等字眼的各类杀虫剂广告比比皆是。正是由于这些广告的引导,很容易使人忽略杀虫剂最基本的有毒性质。实际上,迄今世界上从来没有过对人畜无毒的杀虫剂。 以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杀虫乳油
- 蚊虫防治技术新进展
。物理防治多与其它防治方法联合应用,如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够显著提高诱蚊灯的诱杀效果;在声音和灯光诱蚊器内施加化学或生物杀虫剂可直接杀死被引诱的蚊虫或使其致病从而提高灭蚊效果。物理防治直接针对蚊虫的生理习性,对环境和其它生物不会造成损害,因此值得推广。 2化学防治 化学杀虫剂使用方便,起效快,作用强且持久,特别是在疾病流行时应用化学杀虫剂可起到迅速灭蚊,控制疾病传播蔓延的作用[3],因此它在蚊
- 淡色库蚊DDVP抗性选育及交互抗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淡色库蚊DDVP抗性选育后抗性发展状况以及对3种化学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标准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回归方程和抗性指数。结果经过43代的选育,抗DDVP品系的抗性达12.17倍,在21代时,对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是6.55、4.16、43.27、0.70倍;到第30代时,分别是8.17、4.74、52.48、
- 美国市场2016年杀虫剂市场展望:老品种陆续退出新品种应对新形势
2016年,美国市场将不像往年那样有着丰富的具有突破性的新型杀虫剂产品可供农民选择使用。实际上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小,可能需要更多的开支来使用现有杀虫剂以管理抗性问题,同时还必须应对更低的商品价格。好消息是,数量有限的新杀虫剂已经展示出填补关键产品空白的潜力,而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有望缓解加州经济作物所面临的干旱问题,而西南地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蔬菜的价格依然保持强劲。在以中耕作物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前景
- 世界杀虫剂发展趋势
1、杀虫剂新品种开发要求越来越高 据报道,近年来国外农药开发的方向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杀虫剂尤其如此,具体体现为追求“三高”:安全性高,这不仅要求毒性低,残留低,而且要求能降解,无公害;生物活性高,新开发的化合物有效剂量大都是低用量;选择性高,几乎所有新品种都具有特定的作用方式,对靶标害物以外的作物、益虫无活性。这“三高”基于一个共同点,即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此外,在杀虫剂新品种开发
- 烟碱类杀虫剂伤害蜜蜂添佐证
人们担心,烟碱类杀虫剂正在损害欧洲蜂群。图片来源:PhilSavoie此前,一项颇具争议的研究曾得出烟碱类杀虫剂不会伤害蜜蜂的结论。对来自此项研究的数据开展的最新分析却获得相反的结果,从而对英国政府关于该化学品的政策提出了质疑。在很多实验室研究中,烟碱类杀虫剂被证实会伤害蜜蜂,但来自真实农场实际情况的证据很少。欧洲委员会已暂时限制这些杀虫剂的使用,主要是出于对其有害影响的担心。不过,该举措遭到英
- 宜昌市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测定
【摘要】目的了解宜昌市家蝇对敌敌畏等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杀虫剂使用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指导灭蝇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结果家蝇对敌敌畏、残杀威、三氯杀虫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LD50分别为0.93、0.06、0.33、0.11、0.15μg/雌蝇。结论宜昌市家蝇对敌敌畏的抗性最高,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较低。【关键词】家蝇;杀虫剂;抗药
- 对老蚊子下手将有望剿灭疟疾
一种对老年蚊子起作用的杀虫剂或许能够同抗性作斗争。 快点儿杀死它们,并且越早越好。在过去的50年中,这句话一直是消灭害虫的非官方座右铭。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对疟疾来说,这种策略是错误的。通过选择见效更缓慢的杀虫剂,或者将更年老的蚊子作为目标,研究人员将能够防止杀虫剂抗性——一个长期困扰疟疾防治工作的难题——的进化。 荷兰Wageninge
- 山东城市居民蚊媒防制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63.2%的居民知道雌蚊吸血,66.2%的居民能识别适合蚊子生长的环境。居民家庭及个人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方面,有90.1%的居民家庭住房装有纱门纱窗,有54.6%的人认为居室内驱杀蚊虫最有效的是喷雾杀虫剂,54.8%的人愿意使用有芳香气味的杀虫剂。有19.19%的人认为悬挂蚊帐比较麻烦,夏季蚊帐内闷热,影响睡眠,超过半数(52.3%)的人不愿使用涂抹在皮肤表面的驱避剂.居民对政府部门蚊媒防治措施方
- 菊酯类杀虫剂低浓度集体中毒报告
【关键词】菊酯类杀虫剂低浓度集体中毒目前在我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应用较为广泛,虽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多数毒性为低毒或中等毒,但在此类杀虫剂中乳油制剂的成分主要是甲苯和二甲苯,可对人体造成损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148例8~15周岁小学生因饮用受农药污染井水后30min~2h陆续出现腹痛、头痛,于2005年6月8日入我科治疗,共有36例患儿空腹饮水300~500ml,表现呕吐、剧烈中上腹或
- 真菌杀虫剂剂型研发现状
真菌杀虫剂的剂型研究在国际上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在全世界先后推出具有不同的应用特点的多种剂型。真菌杀虫剂剂型的系列化有助于针对不同目标害虫进行更有效地防治。经过合理加工的剂型有利于真菌的存活与使用。优良剂型开发不仅能够提高防治效率,而且能够极大提高真菌杀虫剂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油剂产品,在高温下储藏也能延长孢子的寿命,在低的相对湿度下孢子也能在昆虫体壁上附着与萌发,因此能提高防治效果。由于油剂剂型的
- 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与环境和谐度高。其主要特点为:(1)植物源农药对人畜安全;(2)在自然环境下易分解,残留量低;(3)是天然的混配复剂,对害虫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它的优势在于既能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又没有化学农药的诸多副作用。本文就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作简要综述,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来展望其发展前景。 一、研究现状 1.杀虫植物资源研究 地球上植物农药
- 研究发生臭虫进化出抗药基因
家庭主妇们也许会发现,现在的臭虫是越来越消灭了,而且加大杀虫剂的剂量反而效果越来越差。国外的最新研究表明这是因为臭虫已进化出帮助自身抗药的基因。据美国公共电视台npr.org近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一些臭虫已经进化出帮助它们降解毒素(包括许多杀虫剂中含有的毒素)的机制。这是继早期的一项研究——臭虫的遗传变化有助于神经细胞免受特异杀虫剂伤害之后的又一发现。研究人员
- 英研究证实杀虫剂会导致帕金森氏症
英国科学家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接触杀虫剂会使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几率增加。 26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英国阿伯丁大学科学家对英国、意大利、瑞典、罗马尼亚和马耳他的近3000名志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有767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和1989名健康人。 研究结果表明,经常使用杀虫剂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几率比不接触杀虫剂的人要大得多。偶尔接触杀虫剂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几率比正常人高9
- 研究称儿童患白血病或与接触家用杀虫剂有关
国中医药报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白血病患儿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家用杀虫剂代谢物,这表明儿童患白血病可能与接触家用杀虫剂有关。 据法新社近日报道,美国乔治敦大学隆巴尔迪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对4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和他们的母亲以及41对健康儿童及其母亲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白血病患儿的尿液样本中杀虫剂代谢物二乙基硫代磷酸酯和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水平较高。 研究小
- 我国成功开发高活性昆虫病毒杀虫剂
虫以及用于防治甘蓝等10多种蔬菜上的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重大农作物害虫。其中,‘科云‘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含量达300亿PIB/克,‘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含量达200亿PIB/克,分别是国内同类产品的15至20倍,亩用量则只有3至5克。 昆虫病毒杀虫剂主要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活体昆虫,把相应的病毒毒株接种到昆虫体内,利用虫体作为生物反应器增殖生产病
- 接触杀虫剂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
本报讯 美国医学人员的最新研究表明,接触杀虫剂也许与患帕金森病发生有关。 哈佛大学公共医学院在不久前出版的《神经学年报》上刊登了以艾尔伯特·阿斯彻里奥博士为首的一组医学人员的研究发现。这一研究发现称,那些于1992年称自己接触过杀虫剂的人中,有70%在以后的10年中被发现更易患帕金森病。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是在得到诊断后才被问到这类问题的,因此他们的答案往往不可靠。此次研究是根据当事人在患
- 武汉病毒所广谱昆虫病毒杀虫剂专利技术在江西许可实施
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许可实施武汉病毒所发明专利“一种用替代宿主生产的广谱杆状病毒杀虫剂”,并在江西宜春建立生产线,生产广谱昆虫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广谱昆虫病毒,可感染32种鳞翅目昆虫,对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黄地老虎、甘蓝夜蛾和粘虫等一些重大农业害虫都有很高的杀虫活性。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对我国分离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
- 真菌杀虫剂:安全高效挽回14个亿
3种新剂型问世,率先在国内登记了5个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真菌杀虫剂产品,安徽农业大学李增智教授领衔研发的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成果,彻底改变了我国真菌杀虫剂品种单一和无证生产的落后局面。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应用161.6万公顷次,挽回经济损失14.3亿元。据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李增智介绍,真菌杀虫剂环境友好,杀虫方式独特,不易使害虫产生抗性,而且使用范围广,容易大量生产,因而
- 河南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准
公司的河南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03年开始,动物研究所与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动物研究所的高科技成果—“昆虫群养技术”和系统集成的病毒分离提纯技术,突破了严重制约昆虫病毒杀虫剂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2006年,由合作双方联合研制开发的“科云”NPV棉铃虫杀虫剂在新疆棉田示范推广取得成功,应用面积50万亩次,总体防治效果
- 发布我国首个病毒杀虫剂地方标准
近日,湖北省地方标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通过国标委审批并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孙修炼学科组牵头,并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的有关团队共同起草,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病毒杀虫剂产品的区域标准。据介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是我国注册最早、年产量最大的病毒杀虫剂。目前,我国有14家企业登记了21个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产品。由于采用的标准均为企业标准,往往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不够
- 最新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接触杀虫剂易患糖尿病
据路透社20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孕妇在前3个月的初孕期如果接触农用杀虫剂,那么在怀孕期间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先前已有科学家对杀虫剂和糖尿病的关系问题做了研究,但是却没有人把研究焦点集中在孕妇患糖尿病和杀虫剂的关系上。来自北卡来罗那州研究三角公园公里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的迪纳·撒拉达纳和同事对农妇在怀孕期间接触杀虫剂后患糖尿病的风险做了评估,这些妇女在《农业健康研究》上都做了备案。 参与
- 范少光:杀虫剂有害不能说明夏天怀孕不好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临床儿科学教授保罗·温切斯近日发现,相对其他季节出生的孩子,春天出生的孩子英语和数学成绩明显要差。 春天出生的小孩,母亲在夏天怀孕,而夏天是人们使用杀虫剂最普遍的季节。温切斯认为,怀孕前期的几个月是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时期,不断接触杀虫剂会影响孕妇的荷尔蒙分泌,从而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 事实果真如此吗?北大医学部原生理系主任范少光教授否定了这个说法。 杀虫剂有害不能说明
- 终于有一场不大吵大闹的转基因辩论了
下:1.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技术,能够解决粮食安全相关的种种问题,包括植物疾病和害虫,还可能进一步减少肥料使用、提高生产力、带来有益的环境影响。很多益处已经成为了现实。2.通过增加免耕土地面积、减少杀虫剂使用,它对环境已经带来了直接的益处。3.不需要把转基因和传统育种对立起来,转基因原本就是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完成的。4.抗药性对于任何技术来说都是问题,包括传统的除草剂和杀虫剂。演化不会停步,不能因
-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婴儿出生缺陷与杀虫剂有关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在春夏季节杀虫剂使用高峰期怀孕,其婴儿有出生缺陷的风险要大于在其他季节怀孕,这进一步证实杀虫剂等环境化学物质会影响胚胎发育。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人员在4月出版的《儿科学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对1996年至2002年间出生的3000多万美国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在4月至7月期间怀孕,其婴儿出现出生缺陷的几率要高得多。而这几个月,正是杀虫剂使用的高峰期,地表水中
- 基因工程构造的跑步机上狂奔的农作物
欧洲环境科学》“Highlyaccessed”一文 前不久,一篇以“美国遗传工程作物对杀虫剂使用的影响——第一个16年”(见参考文献)为题的文章在《欧洲环境科学》发表了,并被标注为“Highlyaccessed”的文章。今天就想在介绍该文的同时,穿插一些我的看法。 毋庸置疑,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产生的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在美国已经取得巨大的商业利润,但人们一直也在担心,如果过度依赖这种技术是否会产
- 杜邦维瑞玛#174;杀虫剂在中国正式上市专为苗床处理设计
杜邦公司植物保护事业部28日宣布,全新一代杀虫剂——维瑞玛®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这款全新作用机理的杀虫剂产品,专为苗期护理而开发,具有环境友好、杀虫谱广、持效期长、省工省时等特点,帮助作物赢在起跑线。维瑞玛®杀虫剂的有效成分为溴氰虫酰胺,这是杜邦公司经过10年研发而推出的新一代杀虫剂产品,它作用于鱼尼丁受体,通过刺激昆虫体内的钙离子析出,削弱肌肉功能,影
- 研究发现接触杀虫剂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2006年07月04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35根据一项对14万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杀虫剂的暴露,即使是相对低的剂量,也会使得人们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70%。研究人员称:该项研究结果验证了科学家们对于化学品促进了人们患病风险的假设。最近几年,相关专家们已经确定了致使人们易于患帕金森病的基因突变。但是仍有一些疑团尚未揭开,因为不是每个基因突变的人都会神经混乱,神经混乱的特征是行动僵硬迟缓或者其他与身
- 接触杀虫剂可影响绝经时间
2006年04月07日AmJEpidemiol.2006Feb22;[Epubaheadofprint]4绝经年龄对于生育力和激素相关慢性疾病的危险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些杀虫剂可影响生殖激素或对卵巢有毒性,但是人们对于接触杀虫剂与绝经时间之间的相关性仍所知甚少。为此,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FarrSL博士及其同事在8,038名居住和工作在爱荷华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农场的妇女中利用Cox比例
- 生物和化学农药并举是方向
据悉,从目前看,昆虫病毒杀虫剂还难以完全取代相关的化学农药,但在农业生产中将会形成昆虫病毒杀虫剂和低毒高效低残留化学杀虫剂并存的局面,这也是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方向。 据介绍,昆虫病毒是指以昆虫为宿主对其具有致病性的一些病毒类群。昆虫病毒作为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控制手段,具有独特的优点,宿主特异性高,能杀死害虫而不影响害虫天敌,持效期长,不会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昆虫病毒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至
- 湖南大学学子《科学》发文提醒杀虫剂风险
本报讯记者从湖南大学获悉,《科学》6月21日刊登了该校博士生陈明在导师曾光明教授指导下撰写的Letter文章《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风险》,指出长期以来新烟碱类杀虫剂的负面影响被社会所轻视,今后在研发应用新型低毒杀虫剂或低毒农药时应避免再犯类似错误。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现在国内外发展最快的一类低毒农药。该篇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传粉昆虫、鸟类生殖系统和老鼠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提出由于该类杀虫剂
- 高效生物杀虫剂BtA首创成功
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波博士主持的高效生物杀虫剂BtA的创制项目,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BtA的化学藕合技术。BtA生物藕合的成功,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生物毒素结构设计”的产生,开辟了生物农药研究的新途径。 刘波博士1992~1994年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就提出了多位点杀虫毒素理论,并在科研项目中进行了验证。回国后,他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福建省科技厅等的支持下,经过五年多的研究,对
- 未来5年世界生物杀虫剂的需求强劲增长
未来5年世界生物杀虫剂的需求量将以每年9.9%的速度强劲增长,由2005年的6.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亿美元。而同期传统化学合成杀虫剂需求将以年均1.5%速度递减,预计将从目前的260亿美元降至2010年的242亿美元。北美和西欧仍将是生物杀虫剂最大的市场,大约占总需求的70%。据预测,未来欧洲将成为生物杀虫剂增长最强劲、商机最多的地区,市场需求将由2005年的1.35亿美元增加至201
- 益虫受杀虫剂的影响大于Bt作物
由来自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表达bt蛋白的作物相比,非目标昆虫更容易受普通杀虫剂的影响。科学家们比较了表达蛋白Cry1Ab和Cry3Bb的玉米、Cry3A的马铃薯、Cry1Ac和Cry1Ab的棉花和多种杀虫剂对一组非目标昆虫的影响。研究者观察发现,Bt棉花和玉米对非目标昆虫的影响变化很大。然而,组内的变化较为一致。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 欧洲研究称杀虫剂物质或会破坏胎儿神经系统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研究发现,杀虫剂“益达胺”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神经元及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大脑部位产生负面影响,损伤胎儿脑部。研究指出,杀虫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神经元及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大脑部位产生负面影响。据报道,以老鼠为对象的研究发现,曝露在“益达胺”的新生幼鼠,控制动作的神经信号活动减少,且出现体重较轻、脑部萎缩现象。因此,研究作出结论:“新淤碱类杀虫剂可能影
- 转基因作物对杀虫剂行业的影响
015年中国农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美两国科学家对中国481户棉农进行了历时7年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农户在种植转基因棉花(资讯,行情)的第3年经济效益最大,他们的平均杀虫剂用量比种植普通棉花者低70%,而收入要高出36%。但情况从第4年开始发生逆转。转基因棉花尽管抑制了棉铃虫,但它无法杀死盲蝽等其它害虫,导致盲蝽侵害棉田。当年转基因棉花种植户杀虫剂用量上升,投入成本
- 以烟草为原料可制“绿色”杀虫剂
将烟草作为天然杀虫剂使用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其应用范围一直有限,使用方法也很原始。据美国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称,在化学农药广受诟病以及人们对吸烟的危害日渐清醒的双重背景下,以烟草为原料的杀虫剂的商业化生产或将成为未来新的投资热点,烟草种植和农药制造业也极可能从中受益。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工业与化学工程》杂志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塞德里克·布赖恩斯和同事指出,人们对吸烟引起的健康问题的担忧
- 英国解禁新烟碱类杀虫剂引争议
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所造成影响的担忧在全球蔓延。图片来源:KeithLadzinski尽管欧洲有禁令,但一个英国政府机构还是利用紧急条例,允许一些农民使用颇具争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这些化学物质在很多科学研究中被证实同蜜蜂数量的衰减有关,而欧盟在2013年就它们的大部分用途实施了临时禁令。不过,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现在表示,按照欧盟允许“紧急使用被禁化学物质以保
- 一种能促进杀虫剂毒力的神经毒素被发现
来自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InstituteofPlantPhysiologyandEcology)与美国马里兰大学昆虫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促进杀虫剂毒力的神经毒素,为这种杀虫剂的应用,以及研究真菌杀虫剂作用机理,真菌-昆虫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一研究结果公布在《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上。文章的作者分别为马里兰大学的RaymondJStLeger教授
- 有机磷农药中毒情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常用的有数十种。由于其品种多、杀虫性能好、农作物中残留量较低,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对人畜有一定毒性,在保管不善、使用不慎、防护不严时易发生中毒,是我国城乡居民中导致急性中毒的主要化学品。 1有机磷农药中毒情况分析1997年全国25省市上报的农村急性农药中毒中,有机磷农药占74.59%。其中剧毒的甲胺磷和1605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57.
- 卵壳形成的必须蛋白是杀虫剂的靶目标
近日一项有关果蝇发育的发现可能帮助科学家研制新型的、更有效的杀虫剂。一组来自佐治亚医学院、由EllenLeMosy领导的科学家鉴定了一个基因。当该基因断裂时,果蝇会产下畸形卵。该基因对卵黄的形成是必须的,卵黄构成昆虫卵的第一道防御。还可以避免卵过度干燥而死。这个基因成为杀虫剂的一大靶目标。现今的杀虫剂多为神经毒素。遗传性杀虫剂的靶点为表达的基因,但必须先加以研究,因为它容易对益虫产生影响,如瓢虫
- 湖南研发出新型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日前,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发出一种高效新型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绿色农药,可广泛用于农业杀虫。该项目已得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蛛毒基因克隆进苏云金杆菌发酵生产高效广谱生物杀虫剂”(批准号:2002AA24502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端区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批准号:30270037)的资助,研究产品为高效新型微生物杀虫剂。 该项目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发
- 研究显示接触高剂量杀虫剂患帕金森风险高41%
据新华社伦敦5月30日电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接触杀虫剂可能会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数千名帕金森病患者及健康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可能导致帕金森病或使病情恶化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不接触杀虫剂的人相比,那些接触低剂量杀虫剂的人日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高13%,而那些接触高剂量杀虫剂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高41%。 研究人员指出,帕金森
- 农药发展问题和动向
从本世纪初至今,农药的研究发展和进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无机农药快速向有机合成农药发展 本世纪初的农药是以无机农药为主流的品种结构。在杀虫剂方面主要是砷酸盐类、氟化物类为代表;在杀菌剂方面主要是波尔多液及其他铜制剂、石硫合剂及其他硫磺制剂为代表;早年的除草剂也是大量使用硫酸、氯酸盐类等无机化合物。1945年美国生产的10万吨农药中仅无机砷化合物就占44万号之多。但是无机农药有许多不
- 欧盟报告称农药威胁蜜蜂生存
quo;严重威胁。在近日发表的3篇研究报告中,EFSA让长期关注传粉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现象的养蜂人和科学家松了一口气。这些报告是应去年欧盟委员会的要求,由EFSA的相关部门完成的,评估了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蜜蜂的威胁。EFSA称,这3种杀虫剂都不应该用于像玉米或向日葵这样能够吸引蜜蜂的作物。这一建议可能引起欧盟发出对新烟
- 转基因Bt棉花可自产杀虫剂
preadadoptionofBtcottonandinsecticidedecreasepromotesbiocontrolservices”的研究论文,提供了证据表明转基因Bt棉花可以自己生成杀虫剂取代喷洒杀虫剂,促进了昆虫天敌回归,为转基因棉花及周围的田野提供了有效的生物学虫害防治,从而为解决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更好的长期解决方案。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