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痟

目录

1 拼音

sān xiāo

2 概述

三痟为病名,即三消。痟同消[1]。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三消为病名:1.内科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合称;2.儿科消上、消肌、消浊的合称。

3 内科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合称·三消

三消亦称三痟,为内科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合称[2]。《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痟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也。”《丹溪心法》分三消为上消、中消、下消,《景岳全书·杂证谟》谓: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痟也。”

3.1 上消

上消为病名,消渴的一种。又称膈消、消心。《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鬲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本病以大渴引饮为主症,或见小便甜。多因心肺火炽所致。治法宜以清心肺为主。可兼清其胃。方用消渴方、麦门冬饮子、二冬汤、人参白虎汤、止消润燥汤等。亦可因命火上浮所致[3]。《医碥·消渴论》:“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上肺则为上消。……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元,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俾肺受湿润之气而渴疾愈矣。”

3.2 中消

中消为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本病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症状,或见小便甜,或因脾胃燥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饮、黄连猪肚丸、生地八物汤、调胃承气汤等方。或因命门火衰,火不归元,游于胃而成中消者,宜八味丸。可见于甲亢、糖尿病等[4]

3.3 下消

下消为病名。见《丹溪心法·消渴》。又称肾消、消肾。《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下消者,经谓之肾消。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本病多因肾衰不摄所致。主要症状为小便特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饮,面黑耳焦,日渐消瘦。治宜滋肾固摄。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大补阴丸、滋膵汤等方。气虚火衰者,用八味地黄丸、右归丸、秘元煎、固阴煎等方[5]

4 儿科消上、消肌、消浊的合称·三消

三消为儿科消上、消肌、消浊的合称[5]。见《幼科铁镜》。

小儿消渴为病证名,为津液枯燥,虚热内盛的小儿病证。临床以口渴、饮多、食多、尿多而消瘦为特征。《幼科铁镜》:“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则肠胃合消,五脏干燥、精神疲怠,以致消瘦四肢。”临床分消上、消肌、消浊三证。[6]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