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概述
三通穴包括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见《董氏奇穴针灸学》。[1]
3 通关穴
通关穴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经摘英集》。位于腹上部正中线,脐上4寸左右旁开各0.5寸。与足少阴经之阴都同位。主治五噎、吞酸多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吐食。一般直刺0.5~0.8寸;可灸。2.即通间。详该条。[2]
4 通山穴
通山穴为经外奇穴名。见《董氏奇穴针灸学》。位于通关穴直上2寸。主治心脏病、胃病、头晕眼花、四肢痛等。操作:针刺0.5~0.8寸。[3]
5 通天穴
通天穴位经穴名(Tōngtiān BL7)。出《甲乙》。属足太阳膀胱经。通:通达;天:头顶为天。穴在头部,上通巅顶,故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有清头风、通鼻窍的作用。主治头面、口鼻等疾患,如头痛、眩晕、面肿、口、鼻塞、鼻衄、耳鸣、项强、瘿气、喘息、瘈疭等。现代又多用于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等。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实验研究针刺本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的患者脑电波节律紊乱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3]
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0.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9.
古籍中的三通穴
- 《神应经》:心邪癫狂部
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通穴针之),第五鬼路(即申脉穴,火针七,二三下),第...
- 《推拿抉微》:[第三集·治疗法]集成神火歌
骨第三椎,须由两肩平行计算,由身柱而下,五椎是神通穴,六椎是灵台穴,七椎是至阳穴,九椎是筋缩穴,十一...
- 《中国医籍考》:[卷四十二]方论(二十)
。众多之疾。源于脉证。故次之以色脉。色脉既明。乃通穴。故次之以针灸。而禁经终焉。总三十卷。目录一卷。...
- 更多古籍中的三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