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疔

目录

1 拼音

sān shí sì dīng

2 概述

三十四疔为病证名,即按部位、形状等分疔为三十四种之总称。出《外科启玄》卷二。即:一曰心疔,二曰肝疔,一曰心疔,二曰肝疔,三曰脾疔,四曰肺疔,五曰肾疔,六曰麻子疔,七曰石疔,八曰雄疔,九曰雌疔,十曰火疔,十一曰烂疔,十二曰三十六疔,十三曰蛇头疔,十四曰盐肤疔,十五曰水洗疔,十六曰刀镰疔,十七曰浮沤疔,十八曰牛拘疔,十九曰猪疔,二十曰牛疔,二十一曰狗疔,二十二曰羊疔,二十三曰驴马疔,二十四曰瓜藤疔,二十五曰豆腐疔,二十六曰气疔,二十七曰鬼疔,二十八曰红丝疔,二十九曰内疔,三十曰蒲桃疔,三十一曰杨梅疔,三十二曰鱼脐疔,三十三曰痘疔,三十四曰蜈蚣疔[1]

3 心疔·三十四疔

心疔为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即生于心之俞穴心俞,募穴巨阙及手少阴心经之经穴灵道、井穴少冲等部位的疔。其色赤,发热心烦,睡眠不安,口干,其痛应心,小便赤,面赤。治宜清心解毒,用泻心汤加托里解毒之品[2]

4 肝疔·三十四疔

肝疔为病名[3]。《外科启玄》卷二:“其色青,其形生于肝脏部位,足之大趾端,胁肋之次,其症寒热头项痛,眼中有火光感,口苦胁痛,小便难,面青,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

5 脾疔·三十四疔

脾疔为病名[4]。《外科启玄》卷二:“……脾疔,又名曰黄疔,其形多生脾脏之部位,其症不食,多呕吐,其色黄。治宜泻黄散加解毒等剂。”

6 肺疔·三十四疔

肺疔为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白疔,生于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尤多见于手大指,其色白,且伴有发热咳嗽。治宜清泻肺热,服泻白散加解毒之品[5]

7 肾疔·三十四疔

肾疔为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黑疔。即疔生于涌泉穴及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且见寒热,面色枯焦黝黑者。治宜解毒托里加肾经的引经药[6]

8 麻子丁·三十四疔

麻子丁为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患处肉上起头,大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7]

9 石丁·三十四疔

石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患处皮肉相连,色乌黑如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微疼[8]

10 雄丁·三十四疔

雄丁为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疔疱黑似灸疮,大如钱孔,形高,四畔疱浆色赤黄[9]

11 雌丁·三十四疔

雌丁为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疮头稍黄,向裹黡亦似灸疮,四畔施浆起,中心凹色赤,大如钱孔[10]

12 火丁·三十四疔

火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同“疔”,火丁为十三丁之一,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靥,四边有疱浆,又如赤粟米[11]

13 烂丁·三十四疔

烂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由皮肤破损染毒或湿热火毒蕴蒸肌肤而发,多见手足部。初起患处胀痛呈暗红色,迅速蔓延成片,继则疼痛剧烈,患肢水肿,出现水泡,溃后出现淡棕色浆水,皮肉腐烂,周围转为紫黑色,疮面略呈凹形。重证可伴高热头痛,神昏谵语。治宜清热解毒利湿,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妙丸合方化裁。初起皮色暗者,以玉露散外敷;如皮色紫黑,可用蟾酥合剂或蟾酥饼涂敷患处。腐去以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盖贴收口。若身热不退,神昏,或患处腐烂继续蔓延者,逆证,为毒邪走窜内攻。参见疔疮走黄条。宜中西医结合治疗。类似气性坏疽[12]

14 三十六疔·三十四疔

三十六疔为病名。“丁”即“疔”。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黑皰、乱疔、满天星、满天星疔、肾疔。十三丁之一。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周赤色,初生少,其头逐日增多,数越多,证情越重,若满三十六则危。宜早治[13]

15 蛇头疔·三十四疔

蛇头疔为病证名。指疗之一。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又名蛇眼疔、天蛇毒、调疽。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强调: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轻。即脓性指头炎[14]

16 盐肤丁·三十四疔

盐肤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15]

17 水洗丁·三十四疔

水洗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如钱形,大小如钱孔,疮头白里黑靥,汁出中硬[16]

18 刀镰丁·三十四疔

刀镰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为十三丁之一。该疔阔狭如薤叶大,长一寸余,肉色紫黑如烧灼。宜用生矾三钱,葱白七根,共捣烂作七块,葱汤逐块送服,盖暖取汗,汗出为度。忌用刀刺,亦可用芭蕉根捣敷之[17]

19 浮沤丁·三十四疔

浮沤丁为病证名。十三丁之一[18]。《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二曰浮沤丁,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

20 牛拘丁·三十四疔

牛拘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肉色疱起,掐不破,痛痒不显。不治亦无危险[19]

21 猪疔·三十四疔

猪疔为病证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形圆而小,疮口内有油者。治同疔疮[20]

22 牛疔·三十四疔

牛疔为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皮色不变,但肿而头黑,形圆而小,疮口内无油,疱起掐之不破,挑之黄水出,四边赤,身有寒热[21]

23 狗疔·三十四疔

狗疔为病证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色赤而长带尖,有寒热[22]

24 羊疔·三十四疔

羊疔为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23]

25 驴马疔·三十四疔

驴马疔为病证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其状三角,顶有黑点,根脚有赤色或突起,身有寒热[24]

26 瓜藤疔·三十四疔

瓜藤疔为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该疔多个同时生长,形圆长如瓜形[25]

27 豆腐疔·三十四疔

豆腐疔为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一。又名腐疔。其色白,有泡,三日内顶陷[26]

28 气疔·三十四疔

气疔为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的一种。因恼怒而生,其形或大或小,疔色白有疱。治法参疔疮,加疏肝解郁之品。忌气恼[27]

29 红丝疔·三十四疔

红丝疔为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红线疔、金丝疮、血丝疮、红演疔、血丝疔、红丝疮、红丝血箭疔、红演儿、紫疥癍。因火毒凝聚或破伤感染所致。多起于手足,生于手,有红丝入腋;生于足,有红丝入腹,均属重证。初起局部红肿热痛,继而起红丝沿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重者可伴寒热头痛,乏力。治宜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并于红线远端挑刺放血,再隔寸挑刺令其微出血;或用灯心蘸烟油于红丝尽头灸一壮,再刺疔头,或用浮萍草嚼烂外敷,亦可于红丝尽处刺断,搽离宫锭子[28]

30 内疔·三十四疔

内疔为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内疔者,先发寒热,体痛、头痛,数日后,胸腹、背胁、头面手足间有一处甚痛而肿起,即内疔所发之处。急用霹雳火汗之,并内服败毒散;若毒势不尽,憎寒壮热不减,宜服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蟾酥丸;外用野菊花根、叶捣烂敷之[29]

31 蒲桃疔·三十四疔

蒲桃疔为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葡萄疔。其形起疱,色黑兼紫,如水晶,故名之。疱内黑血毒水宜去之,入追毒丹;内服夺命丹加托毒之品[30]

32 杨梅疔·三十四疔

杨梅疔为病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黑紫如熏梅状,如遍身有梅疮,内有一二个疔疱,则令遍身疮不发,须针刺其毒,入追毒丹,服土茯苓加托毒之品,随证治之[31]

33 鱼脐疔·三十四疔

鱼脐丁为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32]

34 痘疔·三十四疔

痘疔为病证名。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长于痘疮内的疔,其色紫黑,疔形坚实,随痘而出,多先见疔而后见痘形,生长较快。为热毒积于肌肉间,随痘而出所致[33]

35 蜈蚣疔·三十四疔

蜈蚣疔为病证名[34]。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3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3.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8.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8.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7.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3.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5.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1.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7.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6.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2.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2.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4.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6.
  19. ^ [1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4.
  20. ^ [2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7.
  21. ^ [2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22. ^ [2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8.
  23. ^ [2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5.
  24. ^ [2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0.
  25. ^ [2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2.
  26. ^ [2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2.
  27. ^ [2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2.
  28. ^ [2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4.
  29. ^ [2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0.
  30. ^ [3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7.
  31. ^ [3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1.
  32. ^ [3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7.
  33. ^ [3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8.
  34. ^ [3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3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