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三十六黄病证名,指三十六种黄病证候。出《外台秘要》卷四[1]。
3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三十六黄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诸黄者,其黄皆因伤寒为本,五脏互有所伤,热气相侵,致使病人精神恍惚,六腑不和,七神无主,情意改变。”所指与一些急性发热病引起的发黄及意识障碍相似。所列三十六黄为肝黄、心黄、脾黄、肺黄、肾黄、胆黄、脑黄、行黄、癖黄、胃黄、鬼黄、奸黄、走马黄、立黄、黑黄、体黄、劳黄、脊禁黄、食黄、火黄、阴黄、气黄、煴黄、髓黄、房黄、血黄、忧黄、惊黄、花黄、疟黄、水黄、蛇黄、牛黄、雅黄、鸡黄、蚰蜒黄[1]。
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三十六黄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论黄病三十六种“皆非黄疸之比”,谓其多发生在东南地带。以地气湿热,易成瘴毒,人感而成黄。所指似包括我国南方地区性传染病。所载三十六黄为心黄、肝黄、脾黄、肺黄、肾黄、鬼黄、奸黄、血黄、人黄、髓黄、癊黄、急黄、气黄、痫黄、白黄、阴黄、胆黄、惊黄、风黄、走精黄、酒黄、鸡黄、蚰蜒黄、火黄、走马黄、房黄、黑黄、厌黄、水黄、爪黄、肠黄、犊黄、气黄、猪黄、土黄、虾蟆黄[1]。
5 参考资料
治疗三十六黄的穴位
- 食窦
二百壮。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
- 命关
二百壮。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
- 累属
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
- 精宫
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
- 命门
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
- 更多治疗三十六黄的穴位
治疗三十六黄的方剂
- 黄金膏
大全》卷三十六:黄金膏:处方:麻油半斤,藤黄1两。制法:熬麻油至滴水成珠,离火,入白蜡、黄蜡各5钱...
- 硫黄煎
jiān《圣惠》卷三十六:硫黄煎:处方:硫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
- 黄柏黑散
ǎihēisǎn《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黄柏黑散:处方:黄柏(炙)30克釜底墨1.2克制...
- 子芩汤
名方剂约有两首。《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方之子芩汤:组成:黄芩十二分,知母、玉竹各六分,竹...
- 鸡子散
:处方:鸡蛋1个(连壳烧,研)。功能主治:黄疸三十六症。用法用量:醋1合和匀,温服。鼻中虫出为效,...
- 更多治疗三十六黄的方剂
治疗三十六黄的中成药
- 玉液丸
6g当归(炒)60g益母草清膏19g制法:以上三十六味,除大腹皮、艾叶、益母草清膏、朱砂、琥珀外其...
- 育婴丸
两、朱砂1两,混合均匀,炼蜜为丸,重5分,金衣三十六开,蜡皮封固。《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
- 京制咳嗽痰喘丸
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种皮石细胞呈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深棕...
- 八厘散
米粥。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八《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方之八厘散:处方:土鳖虫(焙干)乳香(去油)没...
- 参桂再造丸
八味,红参粉碎成细粉,冰片研成细粉,其余肉桂等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红参、冰片细粉,...
- 更多治疗三十六黄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三十六黄
- 《医宗金鉴》:[卷三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栀子大黄汤方
。【集注】程林曰:扁鹊有『黄经』、『明堂』有烙三十六黄法,皆后人所未见,唯『圣济总录』载三十六黄,方...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五]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集注】程林曰∶扁鹊有《黄经》,《明堂》有烙三十六黄法,皆后人所未见,唯《圣济总录》载三十六黄,方...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
。猪膏发煎主之。〔程〕扁鹊有疗黄经。明堂。有烙三十六黄法。皆后人所未见。唯圣济总录。载三十六黄。方论...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紫草
、黄连各半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煎服。(《三十六黄方》)《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
- 《本草纲目》:[服器部第三十八卷服器之一]裆
关元,下廉百壮。以妇人内衣烧灰,酒服二钱。(《三十六黄方》)中鬼昏厥,四肢拳冷,口鼻出血。用久污溺衣...
- 更多古籍中的三十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