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针

目录

1 拼音

sān kē zhēn

2 英文参考

berberidis,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rgent barberry bark[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Berberid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三颗针为中药名[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三颗针药典标准

4.1 品名

三颗针[2]

Sankezhen

BERBERIDIS RADIX

4.2 来源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拟獠猪刺Berberis soulieanaSchneid.、小黄连刺Berberis wilsonae Hemsl.、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或匙叶小檗Berberis vernae Schneid.等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4.3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稍扭瞌,有少数分枝,长10~15cm,直径1~3cm。根头粗大,向下渐细。外皮灰棕色,有细皱纹,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不平坦,鲜黄色,切片近圆形或长圆形,稍显放射状纹理,髓部棕黄色。气微,味苦。

4.4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力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一醋酸一水(2:0.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5 检查

4.5.1 水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一法)。

4.5.2 总灰分

不得过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l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小檗碱(C20H17N04.HCl)不得少于0.60%。

4.8 三棵针饮片

4.8.1 炮制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喷淋清水,润透,切片,干燥。

4.8.2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4.8.3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

4.8.4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疹,咽痛目赤,醇耳流脓,痈肿疮毒。

4.8.5 用法与用量

9~15g。

4.8.6 贮藏

置干燥处。

4.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中医大辞典》·三颗针

三颗针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

5.1 别名

刺黄连、刺黄柏[2]

5.2 来源及产地

小檗科植物拟豪猪刺 Berberissoulieana Schneid、小黄连刺 B. wilsonae Hemsl.或细叶小檗B. poiretii Schneid.等的根及茎。拟豪猪刺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小黄连刺分布湖北及西南各地;细叶小檗分布东北及河北、内蒙古三颗针[2]

5.3 性味

苦,寒[2]

5.4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2]

1.治痢疾,肠炎,副伤寒,黄疸,泌尿系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炎,中耳炎,白细胞减少,高血压病。煎服:9~15g[2]

2.治眼结膜炎,根磨汁点眼角;疮疡溃烂,湿疹,烫伤,研末调敷[2]

5.5 化学成分

本品根均含小檗碱、小檗胺和少量的掌叶防己碱、药根碱[2]

5.6 药理作用

小檗碱的药理见黄连条。小檗胺可升高白细胞、抗矽肺、肌肉松弛、抗心律失常,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抗肿瘤作用。三颗针还有降压、利胆、抗炎等作用[2]

6 《*辞典》·三颗针

6.1 出处

《分类草药性》

6.2 拼音名

Sān Kē Zhēn

6.3 别名

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6.4 来源

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

6.5 原形态

①刺黑珠

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茎圆柱形,微具纵棱,光滑无毛,幼时淡红色;二年生枝黄灰色或灰棕色,刺坚硬,分3叉,长1~3厘米,棕色,下侧有纵沟。叶革质,互生或3片簇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尖,有小尖刺,边缘具针尖状锐锯齿,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花4~8朵簇生,黄色,花径约1厘米;花梗长6~18毫米;小苞片2,披针形;萼片6,2轮,矩圆形或卵形;花瓣6,倒卵形,顶端凹入,基部有蜜腺;雄蕊6,与花瓣对生,花丝短;子房有2-3粒胚珠,无花柱,柱头盾头状。浆果卵圆形,长6~7毫米,青黑色或蓝黑色,微具白粉;种子2~3粒。

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②毛叶小檗,又名:小黄柏。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槽,幼枝绿色,有柔毛,老枝黄灰色,无毛或近无毛,刺常三叉,长2~3厘米。叶簇生,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两面均有柔毛,下面更密。穗形总状花序,长7~12厘米,有花20~30朵;花梗长2~4毫米,有柔毛;萼片排成3轮,卵形或倒卵形;花瓣淡黄色,长5毫米;子房有1~2胚珠。浆果矩圆形,长9毫米,血红色。

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地。

③黑石珠

落叶灌木,高1.6~2.5米。根直粗大。茎直立或丛生,幼时红色;2年生枝灰棕色。叶革质,多簇生,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先端略有小尖刺,叶腋生有3分叉的针刺。花小,1~2朵生于短枝上,花被片6,黄色。浆果长圆形,熟时红色或紫黑色。

生于山野、路旁或向阳的灌木丛中。分布西藏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鲜黄小檗,在陕西也称三颗针,并同等入药。

6.6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微苦,无毒。"

6.7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③《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6.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5~1两(鲜者2~4两);或研末、泡酒。外用:研末撒。

6.9 附方

①治血痢:三颗针五钱,红糖五钱。煎水服。

②治黄疸:三颗针茎五钱。煎水服。

③治火眼: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

④治刀伤:三颗针根研末,敷伤口。

⑤治跌打损伤:三颗针根一两。泡酒内服外擦。(选方出《贵州草药》)

6.10 摘录

《*辞典》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
  2. ^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