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汤

目录

1 拼音

sān hé tāng

2 概述

三合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3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之三合汤

3.1 处方

麻黄、陈皮、乌药、川芎、僵蚕、白芷、桔梗、枳壳、甘草、干姜、茯苓、半夏、香附、苏叶、苍术、羌活[1]

3.2 用法用量

水煎服[1]

3.3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之三合汤主治寒聚背痛[1]

3.4 附注

此方为乌药顺气散、二陈汤、香苏散三方合剂而成[1]

4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方之三合汤

4.1 处方

麻黄 陈皮 乌药 川芎 僵蚕 白芷 桔梗 枳壳 甘草 干姜 茯苓 半夏 香附 苏叶 苍术

4.2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方之三合汤主治寒聚背部,背心一点疼痛。

4.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4.4 备注

原书云:"此即乌药顺气散、二陈汤、香苏散,三方合而成剂,故名’三合’。三方之外,需要再加羌活。"

4.5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5 《普济方》卷六十三方之三合汤

5.1 方名

三合汤

5.2 组成

升麻半两,桔梗(去芦)半两,甘草半两。

5.3 主治

《普济方》卷六十三方之三合汤主治喉痛。

5.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食后服之。

6 《寿世保元》卷七方之三合汤

6.1 方名

三合汤

6.2 组成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黄、陈皮、白茯苓(去皮)、远志(甘草水泡,去心)、麦门冬(去心)、竹茹、石菖蒲、甘草、半夏(姜泡,香油炒)。

6.3 主治

《寿世保元》卷七方之三合汤主治妊娠忽然口噤吐沫,不省人事,言语错乱。

6.4 用法用量

生姜水煎服。

6.5 制备方法

上锉。

6.6 附注

本方方名,《救急选方》引作“二合汤”,并谓:“四物汤合二陈,加麦冬、远志、石菖、竹茹。”

7 《寒温条辨》卷五方之三合汤

7.1 方名

三合汤

7.2 组成

当归8钱(酒洗),川芎3钱,桃仁(不用皮尖,炒、研)1钱,红花1钱(酒洗),益母草(去老梗)5钱,软柴胡4钱,黄芩3钱,栀子3钱,粉丹皮3钱,白僵蚕(酒炒)3钱,蝉蜕(全)12个,金银花2钱,泽兰叶3钱,生甘草1钱。

7.3 主治

《寒温条辨》卷五方之三合汤主治产后温病,大热神昏,四肢厥逆,谵语或不语。

7.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入蜜、酒、童便,和匀服。

7.5 加减

发狂、燥结,加大黄、芒消。

8 《片玉痘疹》卷四方之三合汤

8.1 方名

三合汤

8.2 组成

四君子汤、四物汤加陈皮、半夏。

8.3 主治

《片玉痘疹》卷四方之三合汤主治小儿痘疹收后落靥,遍身肉色尽白者。

8.4 用法用量

加莲肉15枚,大胶枣2个,糯米49粒,煨姜3片为引,水1碗,煎6分,空心温服。

8.5 附注

先服十全大补汤数剂,后服本方。

9 《医方考》卷六方之三合汤

9.1 方名

三合汤

9.2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半夏、陈皮。

9.3 主治

《医方考》卷六方之三合汤主治妊娠转胞,不得小便者。

9.4 用法用量

水煎服,探吐。

9.5 各家论述

胞,非转也,由孕妇中气怯弱,不能举胎,胎压其胞,胞系了戾,而小便不通耳。故用二陈、四物、四君子三合煎汤而探吐之,所以升提其气,上窍通而下窍自利也。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