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folia mori[朗道汉英字典]
folium mori[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ori,foli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ulberry lea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hite mulberry lea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Mor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ulberry leaf[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4 拉丁名
Folium Mor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mulberry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8 原植物形态
小乔木或灌木,高达15m。树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幼枝有毛。叶互生,卵形至阔卵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绿色,脉上有疏毛,脉腋间有毛;叶柄长1~2.5cm。雌雄异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1~2cm,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2。聚花果(桑椹)熟时紫黑色或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林中、路旁。
10 采收与初加工
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3 桑叶的功效与主治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痛头晕、目赤昏花。
桑叶治风热感冒,咳嗽,头痛,眩晕,咽喉红肿:煎服,4.5~9g。
鲜桑叶摘破叶脉后渗出的白色液汁名桑叶汁,又名桑叶滋、桑脂,涂敷痈疖,外伤出血,蜈蚣咬伤。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目赤、头痛等。常与菊花、连翘配伍,如桑菊饮。
(2)用于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目赤、涩痛、多泪等证。常配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内服外洗均可;若属肝阴不足,目暗昏花,可与黑芝麻配伍,如桑麻丸。
14 桑叶的化学成分
含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脱皮甾酮(ecdysterone)、β-保甾醇、芸香甙、桑甙(morocetin)、异槲皮甙、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甙(scopolin)、α-、β-已烯醛(α-,β-hexenal)、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
桑叶叶含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桑苷(Moracetin),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东莨菪苷,胡芦巴碱,胆碱,牛膝甾酮,菜油甾醇,羽扇豆醇,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绿原酸,内消旋肌醇,维生素C、B1、B2,叶酸,多种氨基酸等。
16 桑叶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Sangye
MORI FOLIUM
16.2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16.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绿色或黄棕色。上表皮有含钟乳体的大型晶细胞,钟乳体直径47~77μm。下表皮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非腺毛单细胞,长50~23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5~16μm;偶见方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30分钟,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热水10ml,置60℃水浴上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桑叶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约至8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 H第一法)。
16.5.2 总灰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 K)。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5%(附录Ⅸ 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
1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8nm。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 |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5 | 30 | 70 |
5~10 | 30~35 | 70~65 |
10~15 | 35~40 | 65~60 |
15~18 | 40~50 | 60~ 50 |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渣再用甲醇50ml,同法提取2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芦丁(C27H30O16)不得少于0.10%。
16.8 桑叶饮片
16.8.1 炮制
除去杂质,搓碎,去柄,筛去灰屑。
16.8.2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16.8.4 用法与用量
5~10g。
16.8.5 贮藏
置干燥处。
16.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