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rǔ zhōng
2 英文参考
Rǔzhōng ST17[中国针灸学词典]
rǔzhō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1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1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4 分娩期间·乳中
乳中为名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脉经》中“乳”字作产字解释。《辑义》:“乳中盖在草蓐之谓。”指妇女正在分娩期间。
5 泛指哺乳期·乳中
乳中泛指哺乳期。
6 经穴名·乳中
穴位 | 乳中 | ||
汉语拼音 | Ruzhong | ||
罗马拼音 | Juchung | ||
美国英译名 | Center of Breast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ST17 | |
日本 | 17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E17 | |
富耶氏 | |||
德国 | M17 | ||
英国 | S17 | ||
美国 | St17 |
乳中为经穴名(Rǔzhōng ST17)[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1]。乳指乳头,中即正中,穴在乳头正中,故名乳中[1]。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1]——两乳头之间作8寸[2]。《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载乳中为十三鬼穴之一[3]。
6.1 乳中的别名
6.2 出处
《针灸甲乙经》:乳中,禁不可刺灸。
6.3 穴名解
乳指乳头,中即正中,穴在乳头正中,故名乳中[1]。
6.4 所属部位
胸[5]
6.5 乳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乳中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6][7]。
乳中位于胸部,乳头中央[1]。
乳中位于乳头中央,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2]。
乳中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乳中穴的位置(肌肉)
6.6 取法
乳头正中央。此穴不针不灸,只作为胸腹部取穴的定位标志。
快速取穴:将食指指腹放于胸部乳头中央,食指指腹处即是[9]。
6.7 穴位解剖
乳中穴下为皮肤、输乳孔、输乳窦、输乳管、腺组织、胸大肌。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乳房皮肤的神经分布来自锁骨上神经的分支及第3、4、5肋间神经前皮支的乳房内侧支和外侧皮支的乳房外侧支。该处皮肤还有汗腺、皮脂腺、平滑肌(以环形纤维为主)。交感神经纤维随外侧动脉和肋间动脉入乳房,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及腺组织。
6.8 乳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乳中有调气醒神的作用。
治癫痫俱用灸,治目病则放血。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乳头,厥阴肝气所经。”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由此推之,治目病可并取光明,调月经可并取日月。但一般为取穴标准,禁忌针灸。[4]
6.9 刺灸法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标志[7][8]。《针灸甲乙经》说:“禁不可针灸,灸剌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
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禁刺灸[1]。
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2]。
6.10 特效按摩
每天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拉乳头,每次1~3分钟,可治乳痈,并可助乳房健美[9]。
6.11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
《备急千金要方》:乳中,禁不灸刺。
7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3.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2.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5]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7]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
-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3-174.
-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乳中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足阳明胃经
下一寸六分陷中)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乳中二穴(当乳中是)乳根二穴(在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
- 《素问经注节解》:[外篇卷之六]气府论
分,灸五壮。此穴之上又有气户、库房、屋翳,下又有乳中、乳根。气户在巨骨下,下直膺窗,去膺窗上四寸八分...
- 《针灸聚英》:[卷一上]足阳明胃经
从缺盆而下。下乳内廉。循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
- 《疡医大全》:[卷四内景图说(下)]论脏腑经络穴道部位始知疮疡何经受病
有容,天枢滑肉太乙宫,关门梁门承满充,不容乳根与乳中,膺窗屋翳库房洪,气户缺盆气舍冲,水突人迎大迎逢...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五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论一首、证六条、方八首
如豆。入前药。旧本作如豆大。今如徐忠可驳正。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乳。脉经...
- 更多古籍中的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