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 入针
拼音:rùzhēn英文:入针即进针。张景岳:“右主推之,所以入针也。”...
- 植入针
拼音:zhírùzhēn英文:implantneedle植入针(implantneedle)是指供粒籽源植入的针形器具,治疗时将其直接刺入肿瘤组织。...
- 动法
拼音:dòngfǎ英文:动法为刺法名。指入针后,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捻转,以使气行的方法。《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
- 幼年变形性成软炎的关节牵开术
机是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前。6.也可用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后。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1.先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术。2.置入导针在透视引导下,通过股骨颈向髋臼中心钻入导针,要求导针与股骨干轴线垂直(图12.45.1-2)。如果有半脱位,该中心通常位于股骨头中心的稍下方。3.将配套模板安装到导针上,安装时将模板上的关节轴套入导针。尽管“T”形夹作为首选,但也可选择...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节牵开术
机是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前。6.也可用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后。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1.先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术。2.置入导针在透视引导下,通过股骨颈向髋臼中心钻入导针,要求导针与股骨干轴线垂直(图12.45.1-2)。如果有半脱位,该中心通常位于股骨头中心的稍下方。3.将配套模板安装到导针上,安装时将模板上的关节轴套入导针。尽管“T”形夹作为首选,但也可选择...
-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节牵开术
机是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前。6.也可用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后。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1.先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术。2.置入导针在透视引导下,通过股骨颈向髋臼中心钻入导针,要求导针与股骨干轴线垂直(图12.45.1-2)。如果有半脱位,该中心通常位于股骨头中心的稍下方。3.将配套模板安装到导针上,安装时将模板上的关节轴套入导针。尽管“T”形夹作为首选,但也可选择...
- 骨股头骨骺骨软骨病的关节牵开术
机是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前。6.也可用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后。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1.先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术。2.置入导针在透视引导下,通过股骨颈向髋臼中心钻入导针,要求导针与股骨干轴线垂直(图12.45.1-2)。如果有半脱位,该中心通常位于股骨头中心的稍下方。3.将配套模板安装到导针上,安装时将模板上的关节轴套入导针。尽管“T”形夹作为首选,但也可选择...
- 股骨头骨骺炎的关节牵开术
机是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前。6.也可用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后。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1.先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术。2.置入导针在透视引导下,通过股骨颈向髋臼中心钻入导针,要求导针与股骨干轴线垂直(图12.45.1-2)。如果有半脱位,该中心通常位于股骨头中心的稍下方。3.将配套模板安装到导针上,安装时将模板上的关节轴套入导针。尽管“T”形夹作为首选,但也可选择...
- Legg-Perthes病的关节牵开术
机是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前。6.也可用在股骨头骨骺发生塌陷之后。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1.先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术。2.置入导针在透视引导下,通过股骨颈向髋臼中心钻入导针,要求导针与股骨干轴线垂直(图12.45.1-2)。如果有半脱位,该中心通常位于股骨头中心的稍下方。3.将配套模板安装到导针上,安装时将模板上的关节轴套入导针。尽管“T”形夹作为首选,但也可选择...
- 三棱针泻血法
拼音:sānléngzhēnxièxuèfǎ英文:三棱针泻血法为三棱针法之一。指针刺前在针刺部位近心端结扎,以三棱针刺入针刺部位静脉,迅速退出,使其流出多量血液的三棱针针刺方法。...
- 股骨转子下骨折
较大的骨折块;ⅡB型骨折骨折线延伸至梨状窝,同时股骨内侧皮质有明显粉碎,小粗隆的连续性丧失。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并发症:髋内翻:髋内翻是粗隆下骨折最常见并发症。根本原因是外展肌对股骨远端牵拉,另外插入髓针的进针点不正确造成。预防关键于第1准确插入髓针进针点,由于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很难准确选择梨状窝入点,和股骨解剖轴上开髓,必须在C型臂观察正侧位两个平面证实。有2种方法可以减少这种困难,一是内...
- 连续压入式进针法
拼音:liánxùyārùshìjìnzhēnfǎ英文:连续压入式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在进行横刺及皮内刺时,利用指力、腕力,迅速将针沿穴位局部皮肤刺入皮下后再连续压入2~3次,直到刺入应刺深度的进针手法。...
- 捻转压入式进针法
拼音:niǎnzhuǎnyārùshìjìnzhēnfǎ英文:捻转压入式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亦称捻压式进针法。指将拇指指端较食指指端突前0.4寸左右挟持针柄,中指抵住针体下端,无名指与小指下缘及腕部、手掌的尺侧缘紧贴于皮肤上,将针尖对准穴位,拇指迅速将针柄向后捻转,同时小指与无名指向下按压,并以腕力协助将针刺入皮下的针刺进针手法。...
- 空心针针法
拼音:kōngxīnzhēnzhēnfǎ英文:空心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用特制的空心针具,将药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自血针针法
拼音:zìxuèzhēnzhēnfǎ英文:自血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将从患者静脉抽出的血液,重新注入其腧穴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疔毒方
拼音:dīngdúfāng处方:食盐、绿矾各等分。制法:上为极细末,放瓷器内,3伏日晒,每日搅3-5遍,晒成汁水,埋土内,留1揭益取药处,如不用,密盖之。功能主治:疔毒。用法用量:遇有疔毒,先以针拔顶,深入见血水出,将药点入针口即安。摘录:《良朋汇集》卷五引梅芳馨方...
- 进针器进针法
拼音:jìnzhēnqìjìnzhēnfǎ英文:进针器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应用特制的圆珠笔式或玩具手枪式进针器,将长短合适的平柄或管柄毫针,装入进针器内,下口置于腧穴的皮肤上,用手指拉扣弹簧,使针尖迅速弹入皮下,然后将进针器抽出的进针法。...
- 飞针刺入
拼音:fēizhēncìrù英文:飞针刺入为头皮针进针方法之一。指用一手拇指、食指尖部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5~10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往腹侧屈曲,使针尖冲进头皮下或肌层的进针法。...
- 火针慢针法
拼音:huǒzhēnmànzhēnfǎ英文:火针慢针法为火针操作方法之一。指将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在体内停留较短的时间,然后出针。留针时间一般在1~3分钟。...
- 头针与耳针
拼音:tóuzhēnyǔěrzhēn英文:《头针与耳针》为书名。宋一同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该书从祖国医学到现代医学,由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疗,对头针与耳针的作用机制做了剖析和探讨。在头针疗法中分别介绍了14个刺激区和14条标准线两种头针刺激区域的定位,并且介绍了临床较常用的刺激方法;耳针疗法中采用“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对常用的80余个耳穴进行了功能探讨。同时介绍了耳穴治疗方法及...
- 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
拼音:zǐbìzhēnqímǔ,mǔbìzhēnqízǐ英文:“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为子午流注术语。遇闭穴时间虽可通过“夫妻互用”取其合日的开穴,但仍有24个闭穴的时辰不能开穴。这些闭穴可应用子母补泻法进行开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实不虚或所属时间已过,取病经的本穴和原穴治疗。...
- 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手术名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别名: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颌骨骨折手术/上颌骨骨折固定术/颅颌固定术ICD编码:93.5902概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骨骼牵引针有两种:①克氏针,是一种细的钢针,它的直径是1.5mm,长度或是30cm,或是27.5cm,一端呈三角形尖端,用以钻入骨内,贯穿骨后,用紧针钩将其紧张后才能加以牵引。②斯氏...
- 蟒针针法
拼音:mǎngzhēnzhēnfǎ英文:蟒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特制的粗长针具透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
拼音:zhōngguózhēnjiǔhuìcuì·xiàncúnzhēnjiǔyījí英文:《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为书名。郭霭春主编。1985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大型针灸工具书——《中国针灸荟萃》的第二分册。主要介绍和评述现存针灸医籍,共收书303种。...
- 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
拼音:zhēnjiǔliùjué:shénjīngbìngzhēnjiǔxiàndàifāngfǎ英文:《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为书名。高维滨著。2007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介绍了神经解剖,神经病检查法、定位诊断方法及神经病常用针灸、中药治疗规律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神经病常见症状及120余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法。...
- 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拼音:zhōngfēngbìngyǔxǐngnǎokāiqiàozhēncìfǎ英文:《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书名。石学敏主编。1998年5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基础、临床、研究三方面,系统阐述了石学敏院士始创“醒脑开窍”针刺法之学术思想体系。...
- 针灸经
拼音:zhēnjiǔjīng英文:《针灸经》为书名。不著撰人。一卷。书佚。见《隋书·经籍志》。...
- 针灸法
拼音:zhēnjiǔfǎ英文: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rapy;概述:针灸法(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rapy)为中医外科外治法之一。是指用针刺或艾灸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治疗病症的方法。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在外科方面,古代多采用灸法,但近年来针法较灸法应用广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针刺治疗而提高临床疗效。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
- 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
拼音:wǔxíngcíxīzhēncíliáozhēnjiǔxué英文:《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为书名。郭立文编。1997年1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新型针具五行磁吸针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具体介绍了心脏病、高血压、胃病、阳痿等45种内科病症,颈椎病、落枕、腰痛等15种外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妇女更年期障碍等9种妇科病及7种五官科病症、6种儿科疾病的诊治方法,还收集整理了36种常见...
- 小宽针针刺综合疗法
拼音:xiǎokuānzhēnzhēncìzōnghéliáofǎ英文:《小宽针针刺综合疗法》为书名。黄荣发、黄东平编写。1989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针灸针麻研究
拼音:zhēnjiǔzhēnmáyánjiū英文:《针灸针麻研究》为书名。张香桐、季钟朴、黄家驷主编。198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1979年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的节选本。内容包括针灸针麻原理的研究、经络与穴位研究、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等。...
- 针灸术研究法
拼音:zhēnjiǔshùyánjiūfǎ英文:《针灸术研究法》为书名。撰人不详。1936年由宁波东方针灸书局发行。...
- 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
拼音:húxíngsuǐnèizhēn(Enderzhēn)nèigùdìngshù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弧形髓内针又称ender针,是髓内针的一种,其优点是:利用多根弧形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髓内针插入髓腔,达股骨颈部,呈扇形散开,可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动。尤其对老年人,由于患肢可早期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全身并发症;应用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切口远离...
- 针鼹科
拼音:zhēnyǎnkē英文:针鼹科是单孔目的1科,通称针鼹,又名刺食蚁兽。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区域,雌兽的育儿袋即在此处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共2属5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针鼹吻细长,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无牙,舌细长;眼小;具外耳壳,部分隐于毛中;四肢短,均为5趾;雄性后肢踝部有毒距;尾短,下面裸露。适应食蚁生活,栖息...
- 鬃针针法
拼音:zōngzhēnzhēnfǎ英文:鬃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动物鬃毛,针刺患者腧穴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针灸感传现象
拼音:zhēnjiǔgǎnchuánxiànxiàng针灸感传现象针灸时,被针灸者的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映。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 胸针针法
拼音:xiōngzhēnzhēnfǎ英文:胸针针法为针刺方法术语。指在胸部的一些特殊穴区,进行针刺或指压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ernmannpin手术名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别名: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颌骨骨折手术/上颌骨骨折固定术/颅颌固定术ICD编码:93.5902概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骨骼牵引针有两种:①克氏针,是一种细的钢针,它的直径是1.5mm,长度或是30cm,或是27.5cm,一端呈三角形尖端,用以钻入骨内,贯穿骨后,用紧针钩将其紧张后...
- 电揿针针法
拼音:diànqìnzhēnzhēnfǎ英文:电揿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在揿针上接通电针仪器,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长银针针法
拼音:chángyínzhēnzhēnfǎ英文:长银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金属银制成的长针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针灸针麻题目索引(1971~1978)
拼音:zhēnjiǔzhēnmátímùsuǒyǐn(1971~1978)英文:《针灸针麻题目索引(1971~1978)》为书名。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编。本书分国内与国外两大部分。国内部分区分为针灸、针刺麻醉及针灸治病与机理三大类;国外部分则按地区和国家排列,以供了解近年来有关国家针灸发展情况。...
- 针灸入门
拼音:zhēnjiǔrùmén英文:《针灸入门》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编。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针灸的基础知识及学习方法,可供初学针灸者参考。...
- 努法
拼音:nǔfǎ英文:bending努法为针刺手法名。指入针得气后,用大指、食指捏住针头,用中指侧压针身使之成弯弓之状,以使气行的办法。《针灸问对》:“下针至地,复出入部,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食指捻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拔弩机之状。……”具有行气的作用,在龙虎升腾法中用之。《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努之”,指在行针之前,用手指弹动穴部促使气血充盛。...
- 导气法
英文:guidingneedlingsensation概述:导气法:1.针刺手法名;2.行气法。针刺手法名·导气法:导气法为针刺手法名。《黄帝内经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指进针后,徐缓入针,得气后再徐缓出针的方法。导气法是入针和出针速度均匀缓慢的针刺法,调气法之一。本法与“疾而徐”、“徐而疾”不同速度的针刺法大不相同,相当于近人所称“平补平泻”法。目的:使邪气(逆乱、郁结之气)散溢,...
- 实验针灸学入门
拼音:shíyànzhēnjiǔxuérùmén英文:《实验针灸学入门》为书名。汤德安编著。1986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实验针灸学的检测技术;腧穴病理反映及治疗作用;针灸的作用;经络实质的假说和针灸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每章之后,均附录参考文献。...
- 针灸疗法入门
拼音:zhēnjiǔliáofǎrùmén英文:《针灸疗法入门》为书名。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针灸科教研组编。1958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 指压进针
拼音:zhǐyājìnzhēn指压进针进针法之一。其法:右手持针,拇、食指捏住针根部,以中指或无名指直抵穴位,针身紧靠指旁,然后运用拇食指的压力,将针快速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可单手操作,不须左手按押。...
- 下针
拼音:xiàzhēn英文:insertingneedle;下针即进针,又称内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出《难经·七十难》。《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三部,得气引持之。”...
- 行针总要歌
拼音:xíngzhēnzǒngyàogē英文:《行针总要歌》为针灸歌赋名。见《针灸大成》。内容概括针法的一些要点。如:“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又:“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均通俗易晓。...
- 针刺手法
时所用的促使针刺得气、保持与加强针感、针刺补泻的方法: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针刺补泻的方法。导气法:《黄帝内经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概述:导气法是入针和出针速度均匀缓慢的针刺法,调气法之一。本法与“疾而徐”、“徐而疾”不同速度的针刺法大不相同,相当于近人所称“平补平泻”法。目的:使邪气(逆乱、郁结之气)散溢,真气(经气)得以通畅。营卫补泻法:原则...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