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神丸

目录

1 拼音

rú shén wán

2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2.1 组成

乌头1两(去皮脐),干漆1两,干姜1两,桂(去粗皮)1两,(同为末)硇砂(别研)半两,巴豆半两(去皮心膜,研为霜)。

2.2 主治

久积癖气,心胸不和,呕吐痰逆,胁肋胀满疼痛。

2.3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炊枣肉和成块,用湿纸厚裹,盐泥固济,厚一指许,阴三日,晒干,于地坑子内,以炭3斤簇烧,候火销半取出,看硬软为丸,如小豆大。

3 《眼科锦囊》卷四

3.1 组成

钢铁20钱,大黄50钱,荞麦粉50钱,没药15钱。

3.2 主治

积聚留饮,水肿经闭,及青白黑之内翳初起。

3.3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白汤送下。

3.4 制备方法

上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4.1 组成

蜗牛2-7枚,白矾1分(末),马勃1分(末),陈白梅肉1分,大黄(末)1分。

4.2 主治

喉中忽然结塞不通。

4.3 用法用量

每遇患开口不得者,取1丸,以水磨,用竹管子吹下,入喉中即愈;轻可只以绵裹含化1丸。

4.4 制备方法

上于端午日午时同研为丸,如苦楝子大。

5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5.1 组成

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2-7遍,姜汁炒令干)各等分。

5.2 功效

消癖气,和脾胃,补下元。

5.3 主治

一切冷热气。

5.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生姜盐汤送下。患泻,二宜汤送下30丸;小儿赤痢,甘草、橘皮汤送下3-5丸;白痢,干姜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 《产科发蒙》卷二

6.1 组成

阿片1钱,黄柏5分,黄连5分,木香5分,面粉5分,沉香3分,乳香3分。

6.2 主治

妊娠赤白痢疾及泄泻不止。

6.3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打米糊为丸,每丸重1分,辰砂为衣。

7 《名家方选》

7.1 组成

阿片1钱,黄连、沉香、砂仁、黄柏、甘草3分。

7.2 主治

痢疾。

7.3 制备方法

上为末,小麦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8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8.1 组成

樗根皮。

8.2 主治

肠风下血不止,兼治血痢。

8.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先以水湿药丸令润,后于碟子内用白面滚过,水煮5-7沸倾出,用煮药水放温送下,不拘时候。如急要使,不待腊月,随时依法采合亦得。

8.4 制备方法

上于腊月内日未出时,取背阴地北引者,不以多少,用东流水净洗锉碎,于透风处挂令干,杵研为细末,每称2两入寒食面1两,搅拌令匀,再罗过,新汲水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8.5 用药禁忌

服时忌见日色,见即无效。

9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9.1 组成

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大黄2两(湿纸裹,煨),防风(去叉)2两,黄耆1两半(锉),枳壳1两半(去瓤,麸炒),刺猬皮1两半(炙黑焦),陈橘皮1两半(浸,去白,焙),土蒺藜1两半(炒,去角),秦艽(去苗土)1两半。

9.2 主治

肠风,五痔。

9.3 用法用量

每日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夜卧更服。当日血止痛定。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9.5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乌蛇丸”。

10 《百一》卷九

10.1 组成

光明硫黄1两,消石1两。

10.2 主治

头痛。

10.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腊茶嚼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水为丸,如指头大。

10.5 附注

陈州怀医用此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中暑者,冰水服;伤冷者,以艾汤送下。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