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rǔ hé ·gān yù tán ní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mammary nodule with pattern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phlegm coagul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乳核·肝郁痰凝证(mammary nodule with pattern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phlegm coagulation)是指肝郁痰凝,以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红不热,不痛,推之可移,可有乳房不适,胸闷叹息,舌苔薄白,脉弦为常见症的乳核证候[1]。
4 症状
乳房肿块形似丸卵,质地坚实,皮色不变,表面光滑,推之活动,压之不痛;可伴有乳房不适,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5 辨证分析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痰凝,互结乳络,形成乳房肿块;痰瘀凝结,故肿块质地坚实;肝气郁结,故烦闷急躁,脉弦;冲任失调,故月经不凋。
6 治法
7 方药治疗
乳核·肝郁痰凝证可用逍遥散加减治疗。
8 关于乳核
乳核(mammary nodule;fibroadenoma of breast)为病证名[2]。出《外科启玄》卷五。是指生于乳房的良性肿瘤[1]。以乳中结核,状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
详见乳核条。
9 参考资料
治疗乳核·肝郁痰凝证的穴位
- 大陵
为经穴名(DàlíngPC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属手厥阴...
- 鬼心
为经穴名(DàlíngPC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属手厥阴...
- 心主
穴大陵;5.中冲穴;6.推拿穴位名。手厥阴心包经·心主: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又称手心主。《黄帝内经...
- 足临泣
穴名(ZílínqìGB4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临泣。《圣济总录》始名足临泣。属足少...
- 水泉
前、后缘之间。扶突位于颈外侧,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或于人迎穴后1.5寸处取穴(《针灸甲...
- 更多治疗乳核·肝郁痰凝证的穴位
治疗乳核·肝郁痰凝证的方剂
- 二陈汤
、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痰湿为患者。《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之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
- 人参散
述:人参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为145首。《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人参散:处方:葛根二两...
- 半夏散
痰。用法用量:半粟散(《普济方》卷三九五)。《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散:处方:紫菀(去苗.净...
- 更多治疗乳核·肝郁痰凝证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