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软疖(soft furuncle[1])为病证名[2]。是指初起光软无头的疖[3]。《卫济宝书》卷上:“大人毒存而为痈,小儿毒存而为软疖。”软疖即疖之有脓者[2]。
4 软疖的治疗
内服清热解毒之剂[2]。
若脓已成,宜及时排脓,易收口[2]。
5 关于疖
疖(furuncle;boil[3])为病名[4]。是指以肌肤浅表部位红肿疼痛,范围较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3]。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疖又名热疖、石疖,俗称疖子[4]。《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一寸已上名小痈……”。即疮痈之最小者也[4]。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4]。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4]。详见疖条。
6 关于外痈
外痈指生于体表的痈[5]。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5]。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5]。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5]。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5]。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5]。
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0.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0.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
治疗软疖的方剂
- 锦鳞膏
nlíngāo处方:鲫鱼(去鳞)。功能主治:小儿软疖不愈者。用法用量:取皮贴软疖上。摘录:《杨氏家藏...
- 走马膏
两,绿豆1两,石榴皮1两。主治:小儿诸般恶疮,及软疖未穴作脓,攻刺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取牛蒡根捣取...
- 猪头散
-2个(烧灰存性),巴豆3-7粒(去壳)。主治:软疖愈而再作。用法用量:以巴豆煎清油2-3沸,去巴豆...
- 疯损膏
末1两同煎成膏。功能主治:拔毒追脓。主痈毒恶疮,软疖瘰疬,肩背诸损,腹中痞块及疟疾。用法用量:任用。...
- 神效血竭膏
)。主治:痈疽、发背、一切恶疮,不问年月深浅;及软疖成脓,蛇、虎、犬、蝎、汤火、刀斧损伤,破伤风并伤...
- 更多治疗软疖的方剂
治疗软疖的穴位
- 鼻通
鼻唇沟上端尽处,左右计2穴。主治鼻炎、鼻塞、鼻部疖疮。上迎香为经外奇穴名(shàngyíngxiā...
- 上迎香
治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部疮疖,鼻窦炎,鼻塞、鼻中癔肉,过敏性鼻炎,暴发火眼,...
- 外鼻
和汗腺,与深部皮下组织和软骨膜连接紧密,容易发生疖肿,故发炎时,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较剧烈...
- 鼻穿
治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部疮疖,鼻窦炎,鼻塞、鼻中癔肉,过敏性鼻炎,暴发火眼,...
- 穿鼻
治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部疮疖,鼻窦炎,鼻塞、鼻中癔肉,过敏性鼻炎,暴发火眼,...
- 更多治疗软疖的穴位
治疗软疖的中成药
- 外用无敌膏
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已破溃者应到医院就诊。5.本品不宜长期或大...
- 疮疡膏
,活血化瘀,拔脓生肌。用于慢性下肢溃疡,乳腺炎及疖、痛。用法与用量:加温软化,贴于患处。规格:每张...
- 外伤止痛膏
痛。用法与用量:外用。贴患处,一日1次。注意:疮疖及皮肤破损不宜使用。规格:每片为(1)5cm×7...
- 蒲地蓝消炎片
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到医院就诊。6...
- 创灼膏
褥疮,手术后创口感染,冻疮溃烂,慢性湿疹及常见疮疖。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敷患处,如分泌物较多,每日...
- 更多治疗软疖的中成药
软疖相关药物
- 消炎解毒丸
等全身症状者,应到医院就诊。4.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时应到医院就诊。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
-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6.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时应到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
- 复方南板蓝根片
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6.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时应到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
- 疮炎灵软膏(疮肿灵软膏)
膏)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疖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排脓活血,消肿解毒。...
- 金银花糖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热疖疮疡。【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30毫升,一...
- 更多软疖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软疖
-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痈疽门]疖
数度即瘥。疗小儿疖子尤良。每用神效。五叶汤治遍身热疖。及疮疡等。五叶草(不以多少)上用水煎三五沸。作...
-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六]软疖第六
《圣惠》治小儿软疖乳香膏方乳香黄蜡(各半两)腻粉密陀僧(细研)松脂(各一分)油(一两)上件药先取油煎...
- 《急救广生集》:[卷七·疡科]诸疖
愈烂船底里油锻石研末,油调敷之。(《胡氏方》)小石疖二蚕桑叶,滴下滋水,点上即愈。(古方)痈疖恶肉生...
-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治小儿疖诸方
用竹篦子涂于肿上。干即易之。以热退肿消为度治小儿软疖。乳香膏方。乳香(半两)腻粉〔一合(分)〕油(一...
- 《普济方》:[卷三百十四]膏药门
炼。以铁冷试之硬软。盛瓷器内。每用旋摊。翠玉膏治软疖脓水逗流。愈后复发。明沥青(四两)铜绿(二两)芝...
- 更多古籍中的软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