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肉淋 (最后修订于2018/9/12 11:29:27)[共2973字]
摘要:
肉淋为病证名。即膏淋。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膏淋指淋症而见小便如米泔或脂膏者。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
膏淋(stranguria due to chyluria、unctuous strangury)为病名。五淋之一。又名肉淋。是指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为主要表现的淋证。膏淋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
肉淋可见于西医的乳糜尿、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疾患。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肉淋
肉淋 病证名。即膏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详膏淋条。作者:
- 《华佗神方》:[卷四]四二七二·华佗治诸淋神方
虫(熬)五分斑蝥(去足熬)二分地胆(去足熬)二分猪苓三分上为末,每服四分匕,小麦汁下,日三夜二。有热者,去猪苓。服药二日后,以器盛小便,当有所下。肉淋则下碎肉;血淋下如短绳。若如肉脓;气淋下如羹上肥;石淋下石或下砂,剧者十日即愈。《华佗神方》汉华佗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膏淋方二首
病源膏淋者,淋而有肥状如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出第十四卷中)千金疗膏淋方。捣草汁三升,醋三合和,空腹顿服,当如大豆汁下,一名葛也。又膏淋之为病,尿似膏自出,疗之一如气淋也。(并出第二十一卷中)《外台秘要》唐·天宝十一年王焘公元752年
- 《医心方》:[卷第十二]治膏淋方第八
《病源论》云∶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其肥液《千金方》云∶膏淋之为尿,似膏自出,疗之一如气淋也。捣草汁二升,酢二合,和,空腹服之。《医心方》北宋日本、丹波康赖公元984年
- 《诸病源候论》:[卷之十四淋病诸候(凡八论)]四、膏淋候
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公元614年
-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八诸淋门]膏淋
论曰膀胱为渗泄之府,肾气均平,则溲便清,肾气既虚,不能制其肥液,故与小便俱出,色若脂膏,故谓之膏淋,又曰肉淋。治膏淋,小便肥如膏,磁石丸方磁石(火醋淬三七遍)肉苁蓉(酒浸切焙)泽泻滑石(各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治膏淋,沉香丸方沉香(锉)肉苁蓉(酒浸切焙)黄(锉)瞿麦穗磁石(火醋淬三七遍)滑石(各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
-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八]治膏淋诸方
夫膏淋者。由阴阳不调。劳倦所致。小便下。下而肥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皆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治膏淋而有肥状。似膏与小便俱出。车前子散方。车前子(一两)贝齿(一两烧赤)赤茯苓(一两)白术(一两)木通(一两锉)赤芍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沉香散方。沉香(三分)黄(三分锉)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滑石(一两)黄芩(半两
- 《金匮翼》:[卷八诸淋]膏淋
膏淋者,小便肥浊,色若脂膏,故名膏淋,亦曰肉淋。磁石丸磁石(火醋淬三七次)肉苁蓉(酒浸,切焙)泽泻滑石(各一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如脐下妨闷,加沉香一钱,以行滞气。秋石丸此《直指》方也。治浊气乾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有如肥膏蜜油之状。白茯苓(一两)桑螵蛸(蜜炙)鹿角胶(捣碎,炒黄)秋石(各半两)上研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煎汤下。《三因》鹿角霜丸鹿角
-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五淋方三首
集验论五淋者,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石淋之为病,小便茎中痛,尿不得猝出,时自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气淋之为病,小便难,常有余沥,膏淋之为病,尿似膏白出,少腹膀胱里急,劳淋之为病,倦即发,痛引气冲,小便不利,热淋之为病,热即发,其尿血后如豆汁状,蓄作有时,五淋各异,疗方用杂,故不载也。(并出第五卷中)范汪疗五淋方。虫(五分熬一作虻虫)斑蝥(二分去翅足熬)地胆(二分去足熬)猪苓(三分)上
- 《惠直堂经验方》:[卷四妇人门]益母丸
崩。人参汤下。产后痰多。昏乱不知人事。醋炒红花汤下。月水先期。或一月两次。或恹恹不息。人参条芩杜仲汤下。月水过期。非红非紫。桃仁红花汤下。赤带。用赤鸡冠花。白带。用白鸡冠花。煎汤下。血枯。红花汤下。肉淋。黄连人参汤下。吐红。黄芩侧柏汤下。便血。地榆汤下。虚损。熟地白芍陈皮汤下。阴虚。潮热往来。沙参汤下。骨痛。地骨皮汤下。男人白浊。三角酸煎汤下。梦遗。茯神杜仲白鸡冠汤下。脚跟肿。皮脱出水。牛膝汤下。
- 《验方新编》:[卷十九淋症]五淋
极难见效,惟用牛膝一两,加乳香一钱,水煎服,连进数剂即愈。又方∶韭菜捣取汁,空心饮,再以韭菜煎汤洗阴茎。又方∶船底青苔,煎水服。又方∶白扁豆根同苎麻根煎水服,均极神效。如梦遗失精,则不可服。凡治血淋、石淋、肉淋、膏淋、劳淋,总以疏通清热为主,初起切不可用补塞之药。《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方淋闭第二]灸法
石淋,脐下三十六种病不得小便,灸关元三十壮。又灸气门三十壮。又灸水泉三十壮。(足大敦是也)。治膏淋方∶捣草汁三升,醋二合,和、空腹顿服之,当尿如小豆汁也。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苏澄用疗尿血。治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劳结为血淋,热结为肉淋,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小腹痛不可忍者方∶滑石桂心冬葵子王不留行通草车前子(各二分)甘遂(一分)石苇(四分)上八味治下筛,以麻子饮半升,和服方寸匕,日三。尿沙石出。
- 《明医指掌》:[卷七]淋证十二
【歌】血石膏劳肉五淋,便时滴沥痛难禁。细微实滑求虚实,死血阴寒气滞并。【论】夫淋沥者,滴沥涩痛也。闭者,急胀不通也。盖心肾气郁,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膀胱蓄热而水道涩焉,所以滴沥涩痛,欲通不通,甚则窒塞其间,令人闷绝。故小便血热,则为血淋。火气煎灼,而为砂石淋,如汤罐中煎之日久而生碱也。气血结聚,而为肉淋。气血凝如膏糊,为膏淋。因劳而作,为劳淋。丹溪云∶淋有五,皆属于热,斯得其旨矣。然有气滞而淋
- 膏淋
膏淋 病名。五淋之一。一名肉淋。此病以小便混浊,或如米泔,或如膏脂为主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远热则热至,热至则淋閟之病生焉。”后世认为膏淋以肾虚或湿热蕴蒸为主要病理。《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证治要诀·淋闭》:“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液俱出,精塞窍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
- 《证治准绳·杂病》:[第六册大小腑门]淋
淋之为病,尝观《病源候论》谓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脏腑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小便出少气数,及分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冷淋。其石淋者,有如沙石。劳淋者,劳倦即发。血淋者,心主血,气通小肠,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胞中
- 《神灸经纶》:[卷之四]二阴症略
肾气虚寒也一淋症大纲有二一曰湿脾受积湿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一曰热风火郁于上而热其病淋是也分而言之有石淋小便下如沙石有劳淋劳倦即发有血淋心主血气通小肠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胞中与溲俱下有膏淋肥液若脂膏又名肉淋有气淋胞内气胀小腹满出少善数尿有余沥有冷淋冷气客于下焦邪正交争满于胞内水道不宣先寒战然后便数成淋学人能识其大纲悉其条目淋之为病无遁情矣又有胞痹者经云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 《华佗神方》:[卷四]四二七八·华佗治膏淋神方
膏淋者,小便肥浊,色若脂膏,故名。一名肉淋,其原因由于肾血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治用∶磁石(火醋淬三七次)肉苁蓉(酒浸切焙)泽泻滑石各一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如脐下妨闷,加沉香一钱,以行滞气。《华佗神方》汉华佗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 淋巴肉瘤白血病1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淋巴肉瘤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发展为白血病现象,称为白血病变,这一阶段的淋巴瘤称为白血病相的淋巴病或称肉瘤白血病。所谓淋巴瘤白血病不是一个特殊的疾病,而是高度恶性淋巴瘤在国际分类中Ⅰ淋巴母细胞型及J小无核裂型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可向白血病转化,他们关系非常密切,而一旦转化为白血病,预后极差。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淋巴瘤120例,其中有10例合并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
- 间隔淋巴结与黑色素瘤的哨兵淋巴结定位和活检
2007年10月11日JNuclMed.2007Oct;48(10):1607-1613.医学空间(MEDcyber.com)10月11日消息,瑞士研究者发表文章,探讨间隔淋巴结在黑色素瘤的哨兵淋巴结定位和活检中的作用。1992年Morton首先用蓝色染料作为示踪剂报道了皮肤黑色素瘤的哨兵淋巴结(SN)活检,目前皮肤黑色素瘤SN活检已成为衡量黑色素瘤引流区域淋巴结有否转移的标准方法。间隔淋巴结是
- 《简明医彀》:[卷之四]淋证
经曰∶血泄淋闭,皆属于热。盖诸淋始作,当以同类析之。小便浊,痛不甚。白曰白浊,赤曰赤浊。不痛自出,或胀痒者为滑精。不痛下血为溺血,不痛胀涩为癃闭。惟小腹胀急,痛引脐下,小便频少,解时滴沥涩痛,叫喊难忍为淋。有五证∶血、石、膏、劳、肉是也。血淋火动则发,所下皆血;石淋如小砂石,涩痛难出;膏淋邪热煎稠,状如脂膏;劳淋作劳则甚,痛引气冲;肉淋成条窒塞,甚至人呼多方得出,随腹大痛,死证不治。又气淋者,小便
- 胸前部及隔的淋巴管、淋巴结
图片相关说明:胸前部及隔的淋巴管、淋巴结作者:
-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
2005年02月21日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Vol.39No.3P.221-223为了探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浙江大学学者对47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对10例正常淋巴结、4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355个淋巴结以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AE3单抗为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为(14.04±6.92)
-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Vol.39No.3P.221-223为了探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浙江大学学者对47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对10例正常淋巴结、4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355个淋巴结以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AE3单抗为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为(14.04±6.92)个/200倍视野下,显
-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对淋巴结肿大疾病诊断研究应用
、圆形,有典型的角化珠、角化蛋白。(4)腺鳞癌,同一张涂片具有鳞癌细胞角化珠、角化蛋白特征,部分癌细胞又伴有核偏位、胞浆有黏液空泡,呈乳头状、腺腔状、葡萄状、戒指状结构的腺癌特征。3.5.6其他转移肉瘤细胞肉瘤细胞呈弥漫散在分布,大小不一,有畸形,核仁大,并看到浆质体为特征,比如胞浆有黑色素颗粒存在,提示黑色素肉瘤;恶性胸腺瘤,可见上皮样、梭形、巨多核瘤细胞,伴淋巴细胞增生为特点。总之,在针吸细
- 颈、腹股沟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误诊分析
异性淋巴结炎。由于这两种炎性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有一定相似性,在诊治中容易产生误诊误治。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误诊为淋巴结炎,经我院行颈、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核58例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并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淋巴结炎72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1临床资料 1.1临床特点淋巴结炎误诊淋巴结核组(简称淋巴结炎组)与淋巴结核误诊淋巴结炎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研究
2005年04月21日中华眼科杂志2004Vol.40No.12P.795-799(北京)为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研究者对2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2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临床表现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在病理学的诊断中,29例
- 胰腺导管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模式: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意义
2005年02月17日AnnalsofSurgery.240(6):993-1001,December2004.最近德国几位外科医师对淋巴结阴性的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淋巴结转移的模式和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他们共收集了48位淋巴结阴性,行R0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被分为三个间室:1.肝十二指肠韧带远端,2.前侧间室,3.后下侧间室,共148枚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经常
- 显微手术淋巴结移植治疗乳腺切除后淋巴水肿
243(3):313-5.4乳腺癌治疗伴发的淋巴水肿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法国巴黎欧洲GeorgesPompidou医院的BeckerC博士及其同事在最近的研究中分析了显微手术淋巴结(LN)移植后的长期结果。24名出现淋巴水肿超过5年的女性患者接受了LN移植。所有患者都接受过物理治疗,但效果欠佳。通过显微手术操作将取自股区的LN移植至腋区。根据皮肤弹性、淋巴水肿减轻或消失、
- 胰腺导管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模式: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意义
AnnalsofSurgery.240(6):993-1001,December2004.最近德国几位外科医师对淋巴结阴性的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淋巴结转移的模式和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他们共收集了48位淋巴结阴性,行R0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被分为三个间室:1.肝十二指肠韧带远端,2.前侧间室,3.后下侧间室,共148枚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经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癌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缩小腋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缩小原发乳腺癌腋区淋巴清扫范围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组的较早期原发乳腺癌病例开展缩小腋窝淋巴清扫范围手术,比较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状况。结果缩小腋窝淋巴清扫范围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而术后1年、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指导临床开展缩小腋区淋巴清扫范围的手术,从而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关键词】
- 以骨髓侵犯为唯一淋巴结外表现的T细胞淋巴瘤3例并文献复习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骨髓活检T细胞淋巴瘤(Tcelllymphoma,TCL)是一组少见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其原发部位以淋巴结多见,大部分具有高度侵袭性,部分患者早期即有骨髓侵犯(bonemarrowinvolvement,BMI),但仅以BMI为唯一淋巴结外表现的报道极为罕见,临床易误诊,我院在半年内连续收治3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26岁,因持续高热伴全血细
- He-Ne激光照射对淋巴结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He-Ne激光照射对淋巴结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pdf)【摘要】目的探讨弱激光对机体免疫刺激作用的机理。方法用剂量63.7J/cm2的He-Ne激光照射小鼠神阙穴,照射时间为10天,每天照射5min,(1)采用台盼蓝活体注射显示巨噬细胞吞噬力试验方法;(2)采用吖啶橙(AO)显示核酸的荧光染色法分别观察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内核酸含量的影响。(3)观察淋巴结
- 淋巴结外小肠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病理报告
、CD68(-)、CK18(-)、EMA(-)、HMB45(-)、S-100(-)、AB-PAS(-)。最后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小肠间变性大细胞性恶性淋巴瘤。3讨论3.1临床特点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Ki-1ALˉ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男性,年龄呈双峰(儿童和成人),中位年龄40岁。约55%患者就诊时已属临床Ⅰ或Ⅱ期[1]。3.2K
- 淋巴结切除对分支杆菌颈部淋巴结炎患儿有效
2007年04月05日医业网14荷兰研究者在4月15日的《临床传染病》(ClinInfectDis2007;44:1057-1066.)杂志上报告,非结核性分支杆菌颈面部淋巴结炎患儿受累淋巴结切除比抗菌素治疗有显著较高的治愈率。阿姆斯特丹大学的JeromeALindeboom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微生物学方法证实的100例非结核性分支杆菌颈面部淋巴结炎患儿的最佳治疗。这些患儿被随访分配接受受累淋巴结
-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对淋巴结核早期诊断的研究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对淋巴结核早期诊断的研究,提高淋巴结核诊断准确率。方法根据显微镜下淋巴结核不同时期的针吸细胞病理学特点及特征性结构改变,结合抗酸染色和结核抗体检测做出分型诊断。结果在1090例结核性淋巴腺炎中,男360例,占33.0%,女730例,占67.0%,年龄1~78岁,平均28.3岁。结核初期-炎性增殖期60例,占5.5%;结核早期-淋巴结节期130例,占11.9%;
- 《普济方》:[卷二百十四小便淋秘门]冷淋
(附论)夫肾以膀胱为表里。下通于胞。宣行水道。肾脏虚弱。冷气客于下焦。邪正交争满于胞内。方肉苁蓉丸治冷淋。肉苁蓉(酒浸)熟干地黄山芋石斛牛膝(去根)桂(去粗皮)黄附子黄连甘不拘黄丸治肾虚膀胱冷。淋沥不利。黄黄连土瓜根(各二两半)玄参地骨皮菝鹿茸牡蛎(各二两)人参桑螵蛸时服。泽泻散治冷淋。小便涩痛胀满。泽泻鸡苏赤茯苓(去黑皮)石苇(去毛)当归(切焙)蒲黄槟榔琥珀(各一两)桂木通汤沉香散治冷淋脐下妨
- 肉毒素A治疗肌肉疼痛的疗效观察
近期的研究表明,肉毒素A(BTXA)在治疗骨骼、肌肉疼痛方面具有潜在的镇痛作用。丹麦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对照、平行研究,评估了BTXA治疗肌肉疼痛方面的疗效以及肌肉在静息和随意收缩时的肌电图表现。共有30名存在冈下肌肌肉触痛点的患者入组,随机进入BTXA治疗组(给予50U/0.25mLBTXA)和安慰剂组(给予0.25mL等渗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后3天和28天时评估了患者局部和
- 50克瘦猪肉内含蛋白质、脂肪各多少,共提供多少热量,与其他肉类食品如何换算?
50g(1两)瘦猪肉内含蛋白质9g、脂肪6g,约提供3.77×105焦耳热量。50g瘦猪肉提供的总热量分别相当于50g瘦羊肉,50g瘦牛肉,50g鱼、虾、鸡、鸭(瘦)肉,50g豆腐干(丝),100g北豆腐,125g南豆腐,瘦香肠20g,大鸡蛋1个(约50~55g),麻豆腐100g,蛤蜊肉100g,鸭蛋1个所产的热量。作者:不明
-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劳淋方三首
病源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少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出第十四卷中)千金夫劳淋之为病,劳倦即发,痛引气冲,灸之方。灸足太阴百壮,在内踝上三寸,三报之,疗与气淋同。又疗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以为淋,劳结为血淋,热结为肉淋,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少腹急痛,不可忍者方。滑石(三分)王不留行冬葵子车前子桂心甘遂通草(各二分)石苇(四分去毛)上八味捣筛为散,
- 《兰室秘藏》:[卷下小便淋闭门]小便淋闭论
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焙干各一两)肉桂(五分)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顿两足令药易下行故也如小便利前阴中如刀刺痛当有恶物下为验《兰室秘藏》金元间李东垣公元1115-1368年
- 《兰室秘藏》:[卷下小便淋闭门]小便淋闭论
治渴而小便闭涩不利邪热在上焦气分灯心(一分)通草(二分)泽泻瞿麦琥珀(各五分)蓄木通(各七分)车前子(炒一钱)茯苓(去皮二钱)猪苓(去皮三钱)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稍热食远服或局方八正散五苓散亦宜服之《兰室秘藏》金元间李东垣公元1115-1368年
- 《验方新编》:[卷六淋症]增补石淋、沙淋妙方
一切淋症属虚者,并小便不利皆治。白豆蔻(连壳)、砂仁(去壳)、白胡椒、真川椒(不真不效)以上四味,各等分,共研末。每用一二钱入小布袋内,以好汾酒(顶上烧酒亦可)熬阳物及肾囊稍觉辣痛,热水洗净自安。一人因骑马受热而得淋症,日久变成砂淋,痛不可忍,九月不愈,后用此方治之,三日断根,屡试神验。砂淋本系热症,初起似不宜此热药,久则虽热亦虚,非此不能愈也。《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九淋症]血淋砂淋
车前草捣烂,绞取汁一大碗,空心炖服。《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兰室秘藏》:[卷下小便淋闭门]小便淋闭论
治小便闭塞不通乃血涩致气不通而窍涩也茯苓(去皮)滑石(炒黄各二钱)知母(细锉酒洗)泽泻(各三钱)黄柏(去皮酒洗四钱)上咀每服五钱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如急闭不拘时服《兰室秘藏》金元间李东垣公元1115-1368年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便淋泻痢]热淋湿痛
马齿苋捣汁服。或干柿、灯草等分,水煎,日饮数次。《奇效简便良方》
- 《兰室秘藏》:[卷下小便淋闭门]小便淋闭论
难经云病有关有格关则不得小便又云关无出之谓皆邪热为病也分在气在血而治之以渴与不渴而辨之如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热在上焦肺之分故渴而小便不利也夫小便者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主也长生于申申者西方金也肺合生水若肺中有热不能生水是绝其水之源经云虚则补其毋宜清肺而滋其化源也故当从肺之分助其秋令水自生焉又如雨如露如霜皆从天而降下也乃阳明之阴明秋气自天而降下也且药有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是感秋清肃杀之气而生可以补肺之不足淡味渗
- 《兰室秘藏》:[卷下小便淋闭门]小便淋闭论
治肾疸目黄甚至浑身黄小便赤涩羌活防风本独活柴胡(各五分)升麻(五钱)以上治肾疸目黄浑身黄白茯苓(二分)泽泻(三分)猪苓(四分)白术(五分)苍术(三钱)以上治小便赤涩黄柏(二分)人参(三分)葛根(五分)神曲(六分)甘草(三钱)上锉如大豆大分作二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兰室秘藏》金元间李东垣公元1115-1368年
- 《外治寿世方》:[卷三淋症]治石淋沙淋妙方
白豆蔻(连壳)砂仁(去壳)白胡椒真川椒(不真不效)各等分。共研末入小布袋内。以好汾酒(顶上烧酒亦可)炖滚。乘热冲入布袋。套上阳头。盖冲滚酒再熏。一日数次。三日必愈。熏后阳物及肾囊。稍觉辣疼。热水洗净症属虚者并小便不通皆治)《外治寿世方》清邹存检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鱼肉各骨入肉
以上各方通治。山楂研末调敷。如在口中、牙缝等处,山楂煎浓汁含一二时自出。《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第三节 淋巴结
第三节 淋巴结 人体淋巴结约有600~700个,临床上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种表浅的淋巴结。健康人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不易触及,无压痛与毗邻组织粘连。 表浅淋巴结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接受一定部位的淋巴液。如耳、乳突区的淋巴结接受来自头皮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接受口底、颊粘膜、齿龈等处淋巴液;颏下淋巴结群收颏下三角区内组织、唇和舌部的淋巴液。颈深部淋巴结收集
- 除泌尿生殖器部位的淋病外,其他部位也可以有淋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像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咽炎、直肠淋病都是常见的除泌尿生殖器部位之外的淋病。淋菌性结膜炎是由于用污染了淋球菌的手揉眼睛引起,新生儿则是由于通过母亲的产道引起。由于有口淫或肛交,故有淋菌性咽炎及直肠淋病等。作者:不明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