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柔肝亦称养肝。是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症见面色无华、眩晕、夜寐多梦、耳鸣如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雀盲、肢体麻木或筋脉拘急、肌肉𥆧动、爪甲不荣、经量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针灸常选用肝俞、期门、曲泉、三阴交、复溜等穴。针用补法[1]。
柔肝亦称养肝。是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治疗方法。证见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夜盲,头晕耳鸣,或睡眠不熟,多梦,口干津少,肢体麻木,脉弦细等。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地黄、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类证治裁》:“肝为刚脏,职司疏泄,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故肝脏以柔为补。
4 参考资料
有柔肝作用的方剂
- 大定风珠
g、炙甘草12g,具有滋阴熄风之功效,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主治阴虚动风证。本方是治疗温病后期阴虚动风...
- 痛泻要方
、炒芍药6g、炒陈皮4.5g、防风3g,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肝旺、运化失常所致之痛...
- 柔肝息风煎
1钱半,远志肉1钱半,川芎8分,明矾8分。功效:柔肝育阴,息风除涎。主治:肝阴虚,内风上冒神明,兼挟...
- 补气养血汤
g,生甘草9g。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柔肝。主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气血两...
- 加减羚羊角散
鸡血藤僵蚕蜈蚣(焙,研)全蝎(焙,研)功能主治:柔肝祛风,养血通络。治类中风。卒中回苏后,血压未降,...
- 更多有柔肝作用的方剂
有柔肝作用的穴位
- 少泽
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百症赋》: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研究进展:针刺合谷、外关、少泽穴组,可升...
- 小吉
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百症赋》: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研究进展:针刺合谷、外关、少泽穴组,可升...
- 少吉
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百症赋》: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研究进展:针刺合谷、外关、少泽穴组,可升...
- 兑端
,有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颧髎配肝俞,太冲,有舒肝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肌痉挛,眼...
- 腹哀
侧动、静脉经过。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有胆囊底、肝(右侧,一般成人肝下缘不超过肋弓)、胃(左侧)。...
- 更多有柔肝作用的穴位
有柔肝作用的中成药
- 麻子仁丸
攻积通便;杏仁利肺降气,润燥通便;白芍养阴敛津,柔肝理脾,共为臣药。枳实下气破结,厚朴行气除满,以加...
- 四季菜颗粒
C)。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养血柔肝,理气化瘀。用于气滞血瘀,血不养肝之慢性活动性肝炎,迁延性肝炎,...
- 胃康灵胶囊
28O11)计,不得少于1.0mg。功能与主治: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用于肝胃不和...
- 妇科调经片
计,不得少于25μg。功能与主治: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
- 三九胃泰胶囊
少于7.5mg。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
- 更多有柔肝作用的中成药
柔肝相关药物
- 白芝颗粒
:白芝颗粒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柔肝养血。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筋骨软弱,四肢乏力。【规格...
- 解郁肝舒胶囊
舒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健脾柔肝,益气。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胀痛。【...
- 胃康灵胶囊
胃康灵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
- 舒肝康胶囊
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柔肝健脾。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烦燥易怒,疲乏无力,食欲...
- 乌鸡地黄胶囊
黄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滋肾柔肝。用于缓解更年期妇女肾阴虚所致头晕,腰膝酸软,神...
- 更多柔肝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柔肝
- 《邵兰荪医案》:[卷三]肝风
渔庄沈(妇)肝风烁肺,呛咳久累不已,右脉寸关虚细,左弦,舌心红,癸水始淡继紫。姑宜柔肝以清肺为主。...
- 《邵兰荪医案》:[卷四]调经
某冲任内损,腰疼背掣,脉涩细,头疼心悸,癸涩。宜柔肝、补心、调经。桑寄生(三钱)炒杜仲(三钱)龙齿(...
- 《丁甘仁医案》:[卷五诸痛案]脘胁痛
脉左弦右迟缓。此营血本虚,肝气肝阳上升,湿滞未楚,脾胃运化无权。今拟柔肝泄肝,和胃畅中。炒白芍(一...
- 《邵兰荪医案》:[卷二]不寐
养胃而安神。渔庄沈肝阳未静,夜寐少安,脉右尚弦,左细数,呛咳,舌色如前。还宜柔肝肾以和阳为妥(杏月...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72.论肝病治法
,而肝火肝气即妄动;润则肝体柔和,而肝火肝气长宁静。是以方书有以润药柔肝之法。然润药屡用,实与脾胃有...
- 更多古籍中的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