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热瘴(pyrexic miasma[1])为病证名[2]。是指以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出汗,肢体烦疼,面红目赤,烦渴饮冷,胸闷呕吐,便秘尿赤,头痛,神昏谵语,痉厥,躁狂不宁,或有黄疸,舌红绛,或有黑苔,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瘴疟[1]。瘴疟的一种[2]。
4 热瘴的症状
热瘴患者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剧烈,抽搐,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3][4]。
《瘴疟指南》卷上:“其病身发大热,神气沉昏,昼夜如卧炭火中,腰痛脚弱,大渴欲饮冷水,上脘痞闷,神昏妄语,头痛或不痛,或呕逆,或不呕逆,小便赤涩,或频数,或遗尿,大便或秘或自利,舌黑面赤目红,或吐血衄血,兼见之证,不能尽述,惟以其单热不寒,谓之热瘴。”
5 证候分析
瘴毒内盛,热陷心包:瘴毒疟邪侵入人体,由于素体阳盛,或热重于湿,或湿从热化,热毒内郁,蒙蔽心神而发为热瘴。由于热盛于内,故热盛寒微,或壮热不寒,肢体疼痛。热毒上蒸,则头痛,面红目赤。热毒内蕴中焦,致使胃气上逆,故胸闷呕吐。热盛津伤,故烦渴喜饮,大便秘结。热移膀胱,则小便热赤。热毒上蒙心窍,神明失司,故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均为热毒内盛之象。[3][4]
6 热瘴的治疗
热瘴初起,刺病人两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2]。头痛两额角脉胀者,与两额角脉上刺之出血,次服不换金正气散,又服和解汤,然后用截法,和解后热势稍缓,服养胃汤,吞截疟丸或四兽饮等方[2]。
6.1 热瘴的方药治疗
6.1.1 治法
热瘴治宜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6.1.2 方药
热瘴可用清瘴汤[备注]清瘴汤(验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加减治疗。方中黄芩、黄连、知母、柴胡清热解毒;青蒿、常山祛邪除瘴;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清胆和胃;益元散清暑利湿安神。壮热不寒者,可加石膏清热泻火。热盛津伤,口渴心烦,舌红少津者,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神昏谵语者,急用紫雪丹[备注]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玄参、甘草、朴硝、朱砂、麝香、黄金、硝石或至宝丹[备注]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砂、麝香、安息香、金银箔、犀角、牛黄、琥珀、雄黄、玳瑁、龙脑清心开窍。
6.2 热瘴的饮食疗法
6.2.1 治法
热瘴治宜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6.2.2 推荐食材
热瘴患者建议食用知母、银花、玄参、石斛、玉竹、牡丹皮、赤芍、龟甲、鳖甲等。
6.2.3 推荐食疗方
1.西瓜汁茶(《中医传染病学》):新鲜西瓜,去籽取瓤,取汁,代茶频服。
2.玄参玉竹饮:玄参15g,玉竹15g。上二味,煎汤饮,每日2次。
7 关于瘴疟
瘴疟(malignant malaria[1][5]、miasmatic malaria[1])为病证名[6]。出《肘后备急方》。地方性疟疾之一[6]。是指感受山岚瘴毒引起的疟疾[1][5]。即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疟疾[7]。瘴疟包括热瘴、冷瘴和哑瘴[6]。
详见瘴疟条。
8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1.
-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2-226.
- ^ [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87-89.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6.
- ^ [7]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
治疗热瘴的穴位
- 肾热
ropyrexia;renalheat;概述:肾热:1.经外奇穴名;2.证候名。经外奇穴名·肾热:...
- 热病五十九腧
;热病五十九腧即热病五十九俞。热病五十九俞指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据《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载,...
- 热俞五十九穴
pointsforfebriledisease;热俞五十九穴即热病五十九俞。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
- 热病五十九穴
。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热病五十九俞指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据《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载,...
- 手心主
在中指端冲要处,故名中冲。中冲穴主要用于神志病、热病及舌疾:如心痛,心烦,中风昏迷,中暑,热病汗不...
- 更多治疗热瘴的穴位
治疗热瘴的方剂
- 地黄薄荷汤
生地黄根、生薄荷叶不拘多少。功能主治:伤寒热瘴,头疼足热,发渴烦躁,不呕不泻,其脉洪实。用法用量:...
- 香扑饮子
)、厚朴(姜制)、草果子、草果皮各等分。主治:寒热瘴。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酒共1盏,煎至7分,去...
- 诸葛行营散
,通行十二经脉;没药苦辛平,散结气,通滞血,去妄热,托里护心;矾石酸咸以补心,收散消痰;皂角辛咸,...
- 四季丹
毛山苍术2钱5分。功效:解毒,通关。主治:外感寒热瘴疠,紧慢瘀胀;及膈症,红白痢疾,九种心疼并腹痛,...
- 承气兼三黄竹叶石膏汤
竹叶7片,水煎,空心服,通利3-5次,以白粥补。热深者,2服方能通利,在临时消息之。摘录:《济阳纲...
- 更多治疗热瘴的方剂
治疗热瘴的中成药
- 清热通淋胶囊
管通透性增高,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炎。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显示清热通淋胶囊有镇痛作用。尚可...
- 清热八味散
黄。清热八味散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炽热,血热,脏腑之热,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肝火胁痛。清热八...
-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清肝利胆,解毒逐瘟。黄疸(或无黄疸),发烧(或低热),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口干苦或粘臭,厌...
- 新雪丹
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腺炎、感冒引起的高热、中热、低热均有效,总有效率为90.3%,其中显...
- 八味主药散
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脏腑热病,肝热,肺热,血热,胆热,波动热,瘟热等新旧热...
- 更多治疗热瘴的中成药
热瘴相关药物
- 复方小儿退热栓
儿退热栓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用于小儿发热,惊悸不安...
- 对乙酰氨基酚颗粒
: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
- 布洛芬泡腾片
: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
- 阿司匹林栓
: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
- 布洛芬糖浆
: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
- 更多热瘴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热瘴
- 《瘴疟指南》:[卷上辨证]热瘴
血衄血。兼见之症。不能尽述。惟以其单热不寒。谓之热瘴。其热多不间断。因阳气尽发泄于外而然。谚云。热瘴...
-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九诸疟门]山岚瘴气疟(附论)
末。每服三钱。水一盏香朴饮子(出广南卫生方)止寒热瘴。常山(酒浸一宿)地榆(洗)槟榔橘皮(汤浸去白焙...
- 《瘴疟指南》:[卷上辨证]瘴疟内伤辨
瘴。其脉洪弦数。冷瘴与内伤。其寒热不同又如此。惟热瘴热未间断时。又当细辨之。内伤之热。浑身上下皆热。...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六瘴气门]病机
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沉沉,昼夜如卧灰火中,谓之热瘴。最重者,一病便失音,莫知其所以然,谓之哑瘴。冷...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六瘴气门]治法
夏月因暑气者,六和汤。若身极热而头极痛,脉数者为热瘴,宜用南人挑草子法,亦不可不服药。第此证病深而最...
- 更多古籍中的热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