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体置换矫正脊柱后凸

目录

1 拼音

rén gōng zhuī tǐ zhì huàn jiǎo zhèng jǐ zhù hòu tū

2 英文参考

correction of kyphosis by replacement with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3 手术名称

人工椎体置换矫正脊柱后凸

4 分类

骨科/脊柱外科手术/脊柱后凸成形术

5 ICD编码

81.6605

6 概述

脊柱椎体结核或椎体血管瘤、骨巨细胞瘤等病人,行病灶清除或瘤体摘除后,其局部留有较大缺损,可导致脊柱不稳定、后凸成角畸形,甚至截瘫。以往的办法是用髂骨或肋骨做局部植骨,但骨块较大,不易成活或被吸收,新型椎体是在上海和鞍山型人工椎体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形态近似正常椎体,可固定相邻上下椎体并能调整椎体的高度,人工椎体的内部为空芯,可行植骨融合,可获得远期脊柱骨性融合。

7 适应症

人工椎体置换矫正脊柱后凸适用于:

1.陈旧性椎体结核所致脊柱后凸,主要是胸、腰椎脊柱结核,破坏较多,包括2个或2个以上椎体者。

2.破坏较多的椎体良性肿瘤,如椎体血管瘤、椎体骨巨细胞瘤等。

8 禁忌症

1.年老体弱,脊柱骨质严重疏松者。

2.椎体病变活动期。

3.椎体恶性肿瘤。

9 术前准备

1.术前向病人说明手术要点,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

2.备全血1200ml。

3.备合适型号的人工椎体。

10 麻醉和体位

全麻。侧卧位或俯卧位。

11 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以胸椎结核为例,以病椎为中心行后侧椎旁纵切口或L形切口,长度要包括病椎上下2个正常椎体,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电灼止血。

11.2 2.显露病椎

先切开斜方肌和背阔肌,再切开大小菱形肌和后下锯肌,依次显露骶棘肌并牵开,暴露出4根肋骨后段和横突。根据术前X线片和术中定位,找出病椎的横突,电刀切断其周围的短小肌肉及肋横韧带,用骨膜剥离器剥离横突周围组织,再用咬骨钳咬除横突,即可露出肋骨后段及肋骨关节。切开肋骨骨膜,骨膜下剥离后剪断近端肋骨6cm,修平肋骨断端,防止刺破胸膜。同法再切除病椎上、下各1根肋骨,分离肋间血管和神经,于近脊椎部切断结扎,做椎体骨膜下剥离即可达到病椎。

11.3 3.截除病椎和植入人工椎体

用刮匙及骨刀彻底清除病椎后,修整病椎相邻之椎体,凿出人工椎体之骨槽,从脊柱后方推压,使脊柱成角大部矫正,调整好人工椎体将其嵌入病椎区,卡在上下相邻椎体间,旋转中轴延长人工椎体至所需长度(图3.26.7.5-1)。

11.4 4.缝合切口

彻底止血,等渗盐水冲洗切口,把取下的肋骨剪成条状,植入中空的人工椎体,以备远期脊柱骨性融合,逐层缝合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

12 术中注意要点

1.术时可在皮下和肌肉层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尽量减少出血。

2.切断肋骨时,要防止发生气胸,如有胸膜撕裂,应及时修补。

3.彻底清除病椎时,尽量刮除,也可用锐利的小骨凿轻轻凿除,清除脊髓致压物,勿伤及脊髓。

4.处理病椎上下椎体骨面时,应尽量保持椎体高度,凿人工椎体骨槽时要足够深,以免人工椎体移位或滑脱。

13 术后处理

1.术后搬运要保持轴线位置。

2.术后2d拔除引流管,12d拆线,2周后病人可开始在床上坐起,随全身情况好转,可逐渐短时间站立。

3.定期摄X线片检查人工椎体位置情况。

14 并发症

14.1 1.脊髓损伤

多在清除病椎时损伤脊髓,故操作中要注意保护脊髓,在脊髓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椎。

14.2 2.人工椎体滑脱

由于人工椎体型号选择不当或相邻椎体骨槽深度不够所致。滑脱后可致脊髓受压,一旦发生此种情况要及时手术,摆正人工椎体,及时给予激素和脱水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