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热厥(heat syncope[1])是指邪热过盛,格阴于外,或阳郁于里不能外达所致的厥证[1]。
热厥:1.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2.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
4 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热厥
热厥(heat syncope[2])为病证名[3]。为阴衰热胜所致的厥证[2]。厥证之一[3]。又名阳厥。
4.1 热厥的病因
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3]。
4.2 热厥的症状
《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
《卫生宝鉴·厥逆》:“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
4.3 热厥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4.4 热厥的分型治疗
烦渴躁妄,失于攻下而手足冷甚,但不过肘,或身冷而反见阴象者,用白虎汤;
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发厥者,治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
本证见于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热病过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
5 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热厥
热厥为病证名[3]。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3]。厥证之一[3]。
5.1 热厥的症状
热厥症见初病身热头痛,继则神志昏愦,手足厥冷,脉沉伏按之滑,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胸腹灼热,便秘尿赤等[3]。
5.2 热厥的治疗
热厥的治疗宜宣通郁热[3]。
6 关于厥证
厥证(syncope[1][2])为病证名[4]。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厥证简称厥[4]。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5]。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6]。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5]。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5]。《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4]。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4]。
各种时行热病、中暑、中风、癫痫、脏躁、疫毒痢和消渴、癃闭、臌胀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昏厥。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煤气(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糖尿病危象、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症、癔病性昏迷等[7]。
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及癔病性昏迷等症多属厥证范畴[6]。
厥证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表现,证情危急,针灸确有应急的救治效果,但在针灸救治的同时,必须辨病求因,治病求本,针对不同原发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7]。
详见厥证条。
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0.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9.
-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7-120.
-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6.
- ^ [7]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34.
治疗热厥的穴位
- 少商
振栗鼓颔,腹胀睥睨,喉中鸣,少商主之。症,寒厥及热厥,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寒濯濯,...
- 率谷
、内关,治呕吐。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醉酒风热,发两角眩痛,不能饮食,烦满呕吐,率谷主之。《铜...
- 中郄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重不能举体,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
- 郄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失喑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针灸大成》...
- 腿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重不能举体,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
- 更多治疗热厥的穴位
治疗热厥的方剂
- 清中汤
草(炙)1.5克川黄连(姜汁炒)3克功能主治:治热厥胃痛,或作或止,舌燥唇焦,溺赤便闭,喜冷畏热,脉...
- 清上泻火汤
辛少许红花少许功能主治:治热厥头痛,得寒则止,遇热则作。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
- 三味川楝散
楝散组成:川楝肉1两,山栀1两,菖蒲2钱。主治:热厥心痛。用法用量:每次2钱,淡姜汤调服。制备方法:...
- 雪羹
漂去石灰、矾性)30克功能主治:泄热止痛。治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400毫升...
- 黄连定厥汤
玄参30克贝母9克菖蒲1.5克功能主治:治阳厥,忽然发热,一时厥去,手足冰凉,语言惶惑,痰迷心窍,...
- 更多治疗热厥的方剂
治疗热厥的中成药
- 柴枳四逆散
各项规定(附录ⅠB)。功能与主治:疏肝理脾。用于热厥手足不温,胸胁痞满,下痢腰痛。用法与用量:用开水...
- 四逆散
四肢不温不宜用,肝阴虚或中气虚寒者亦不宜用。4.热厥:祝某,始周身骨节疼,胸腹胀满,目闭肢厥,爪甲青...
- 安宫牛黄丸
典标准。实验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血压、降低机体耗氧量的作用,对细菌内毒...
- 安宫牛黄散
中成药的药典标准。实验研究本方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血压、降低机体耗氧量的作用,对细菌内毒...
- 四逆汤
热假寒证禁用本方。3)血虚寒滞之厥逆非本方所宜,热厥禁用。4.少阴病《南雅堂医案》:少阴为病,内寒外...
- 更多治疗热厥的中成药
热厥相关药物
- 盐酸氯米帕明注射液
。也可发生呼吸抑制、发绀、低血压、休克、呕吐、高热、瞳孔散大、少尿或无尿等。处理:依病情进行相应对...
- 七星茶
及惊惕不安轻者。若见高热、咳嗽痰多、呕吐腹泄、惊厥应及时就医。3.服药后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 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
、呕吐、出汗、感觉奇热、腹泻及尿潴留。【禁忌】惊厥、癫痫、重度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 戊四氮注射液
慢注入。【不良反应】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反射亢进、惊厥。【禁忌】急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瘤患者禁用、吗啡或...
- 戊四硝酯粉
、眩晕欲倒、头胀、气短、高度乏力,心跳快而弱、发热、甚至抽搐。【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患严重低血压...
- 更多热厥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热厥
- 《证治准绳·杂病》:[第一册寒热门]厥
厥者,原病脉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也。阳厥者,原病脉候皆为阳证,烦渴谵妄,身热而脉数也。若...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四]厥论第四十五篇
则手足寒厥,或令人腹满;阴气衰,阳气独胜,则手足热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经脉厥而形诸病,则有厥状,气机...
- 《伤寒论纲目》:[卷十五·厥阴经症]手足厥逆
汤。重者大承气。不可误也。张介宾曰。厥有二症。曰阳厥。曰阴厥。阳厥者。热厥也。必其先自三阳传入阴分。...
- 《伤寒论辑义》:[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逆。亦不可下。故并及之。〔汪〕仲景于后条。虽云热厥者应下之。然方其逆厥之时。下之一法。不轻试也。诸...
- 《杂病广要》:[身体类]厥
不知厥逆为何病而通作风治,害孰甚焉。(《景岳》)阳厥阴厥骤风暴热,云物飞,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
- 更多古籍中的热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