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壤土 (最后修订于2010/3/28 23:26:29)[共103字]
摘要:壤土的性质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其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和耕作性能都很好。这类土壤,含砂粒较多的称砂壤上,粘粒较多的称粘壤上。壤上是药用植物栽培理想的土壤,适应种植多种植物,报及根茎的药用植物更宜在壤上中栽培。......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本草纲目》:[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鼢鼠壤土
(《拾遗》)【集解】藏器曰∶此是田中尖嘴小鼠也。阴穿地中,不能见日。【主治】鬼疰气痛,秫米泔汁和作饼,烧热绵裹熨之。又主肿毒,和醋敷之,极效(藏器)。孕妇腹内钟鸣,研末二钱,麝香汤下,立愈(时珍)。《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 《本草纲目》:[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鼠壤土
(《拾遗》)【释名】时珍曰∶柔而无块曰壤。【主治】中风筋骨不随,冷痹骨节疼,手足拘急,风掣痛,偏枯死肌,多收曝干,蒸热袋盛,更互熨之(藏器)。小儿尿和,涂疔肿(思邈)。《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 《证类本草》:[卷第四]鼠壤土
主中风筋骨不遂,冷痹骨节疼,手足拘急,风掣痛,偏枯死肌。多收取曝干用之。《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 《急救广生集》:[卷九·外治补遗]中风
中风筋骨不随,冷痹,骨节疼,手足拘急风掣痛,扁枯,死肌,多收鼠壤土,曝干蒸热,袋盛更互熨之。(《本草拾遗》)《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脏坚症积聚第五]恒山丸
治胁下邪气积聚,往来寒热如温疟方。恒山蜀漆白薇桂心甲白术附子鳖甲虫贝齿(各一两半)蜚虻(上十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以米汁服五丸,日三。又方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腹中切痛,炒盐半升令焦,纳汤中饮之,大吐瘥。若手足痛者,烧青布,纳小口器中,熏痛处。《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新修本草》:[卷第十六【虫鱼中】]虫
味咸,寒,有毒。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生子大良。一名地鳖,一名土鳖。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取,曝干。畏皂荚、菖蒲。形扁扁如鳖,故名土鳖,而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今人家亦有之。〔谨案〕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但有鳞也。《新修本草》唐苏敬等20余人编写公元659年
- 《医心方》:[卷第三]治半风方第四
《病源论》云∶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千金方》治大风半身不遂方∶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又方∶蚕砂熟蒸,作练袋三枚,各受七升热盛一袋,着患处。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又方∶灸风池、肩、曲池、阳陵泉、巨虚下廉等穴。《医心方》北宋日本、丹波康赖公元984年
- 《医心方》:[卷第十]治犯土肿方第二十四
《病源论》云∶犯土之病,由居住之处穿凿地土,犯触土气而致病也。令人身之肌肉头面遍《新录方》云,以水服伏龙肝方寸匕,此正犯土上气兼肿,大好。《本草拾遗》云,药有同类相伏者,不伏水土服土云云。以此按之,以鼠壤土熏熨肿上可善《医心方》北宋日本、丹波康赖公元984年
-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三]鼹鼠
辛未夏秋大水,蕲、黄濒江之地,鼢鼠遍野,皆栉鱼所化。芦稼之根,啮食殆尽,则鼢之化,不独一种也。肉【气味】咸,寒,无毒。【主治】燔之,疗痈疽、诸蚀恶疮、阴烂疮(《别录》)。久食去风,主疮疥痔(藏器)。治风热久积,血脉不行,结成痈疽,食之可消。又小儿食之,杀蛔虫(苏颂)。膏【主治】摩诸恶疮(藏器)。粪【主治】蛇虺螫伤肿痛,研末,猪脂调涂(时珍)。壤土见土部。《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 《本草崇原》:[卷上本经上品]紫苏
纲目》误列中品,今改入上品。)(紫苏《本经》名水苏,始生九真池泽,今处处有之,好生水旁,因名水苏,其叶面青背紫,昼则森挺,暮则下垂。气甚辛香,开花成穗,红紫色,穗中有细子,其色黄赤,入土易生。后人于壤土莳植,面背皆紫者,名家紫苏。野生瘠土者,背紫面青。《别录》另列紫苏,其实一种,但家野之不同耳。又一种面背皆青,气辛臭香者,为荠。一种面背皆白者,名白苏,俱不堪入药。)紫苏气味辛温,臭香色紫,其叶昼挺
- 《医心方》:[卷第三]治风痉方第五
《病源论》云∶风痉(充至反)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效验方》治风痉身强方∶蒸大豆,熨之。(《千金方》同之。)又方∶蒸鼠壤土,熨之取汗。《新录方》治风痉身强方∶薄荷三枚,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葛氏方》苦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方∶取槐皮黄白者,切,以酒若水六升,煮得二升,去滓,稍服。《苏敬本草注》治风痉方∶铜屑熬令极热,投酒中,服五合,日三。又方∶铁屑炒使极热,投酒
- 《本草图经》:[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牡丹
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只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二月、八月采,铜刀劈去骨,阴干用。此花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此品,绝无力也。牡丹主血,乃去瘀滞。《正元广利方》疗因伤损血瘀不散者,取牡丹皮八分,合虻虫二十一枚,熬过同捣筛,每旦温酒和散,方寸匕服,血当化为水下
- 《本草蒙筌》:[卷之八石部]东壁土
故不取。)务择多年,(百余年者妙。)研罗细末。扶脾益胃,以类相从。(脾胃属土故云。)和白术炒成,专止注泻;同蚬壳研就,能敷痘疮。点翳侵目中,摩癣发身上。治春月寒热瘟疟,去下部痔脱肛。故鞋底土研水吞。适他方,不服水土者立效;(取自己穿者良。)铸钟黄土研酒服,卒心痛,疰忤恶气者殊功。鼠壤土主中风筋骨挛疼,日曝干用。燕窠土(胡燕者良。)治风瘙瘾疹痒,水调湿敷。《本草蒙筌》明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
- 《神农本草经赞》:[卷二中经]牡丹
两精金。丹延植盛。荆棘同俦。琅是竞。艳思移姿。真香失性。枯燥形全。四经顺令。陶弘景曰。土人谓之百两金。李时珍曰。丹州延州以西。及褒斜道中最多。与荆棘无异。其根入药最良。白居易诗。根本是琅。苏颂曰。世人欲花之诡异。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其根性殊失本真。不可入药。温庭筠诗。裁成艳思偏应巧。苏轼诗。真香亦竟空。苏颂曰。山牡丹。茎梗枯燥。李时珍曰。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伏火。《神农本草经赞》
- 《医心方》:[卷第十]治暴症方第七
,此酒治症,力胜诸大药。《新录方》治暴症,坚在心胁下,咳逆,不下食,或下不断,方∶吴茱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令熟,布帛物裹以熨症上,冷更炒更燔用之,症当移走,复逐又云∶暴症坚胀如石,痛欲死者方∶取鼠壤土,黍穣二物,等分相和,并炒,遍熨病上取瘥。又方∶单用鼠壤土亦好。又方∶伏龙肝如前方。又方∶病在上,服诸吐药去之,病在下,宜利疗之。《本草稽疑》云∶捣莎草汁及干末服之。《医心方》北宋日本、丹波康赖公元
- 王不留行
[产地分布] 王不留行 生长习性: 喜温暖潮湿环境,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可种植,以砂质壤土和粘壤土较好。 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 用种子繁殖。春播或冬播,春播在惊蛰节化冻时进行,过晚影响产量;冬播在上冻前进行。每亩约需种子2公斤左右。播种前施足基肥,翻耕整地,按行距24~32厘米开沟,沟深3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用铁耙搂平,脚踩一遍,浇水。7天左右出苗,出苗前
- 桔梗栽培技术
(-)概述别名包袱花、铃当花,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人药,有宣肺、散寒、核痰、排脓作用,野生于山坡及草丛中层温和气候,耐寒,喜阳光。种植桔梗的土壤多为壤上砂质壤土、粘壤土及腐殖质壤土。土壤忌积水,土壤水分过多,根部易腐烂。桔梗怕风害,在多风地区种植要注意防止风害,避免倒伏。我国南北各省均有生产。 (二)栽培技术 1.有性繁殖桔梗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质量的好坏对产量影响很大。所以要选用高产的植
- 紫菀的栽培技术
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见图4-15。 (二)生长习性 紫菀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耐寒,较耐涝,怕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干旱沙土外,均能生长,但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及沙质壤土为佳。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C~25C。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紫菀喜肥,故宜选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为佳,排水不良的洼地和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每
- 地龙(穿龙骨)
耐严寒,适宜生长的温度约15~25℃,生长初期要求气温稍低约8~20℃,开花结果期,高温(20~28℃)有提早开花和加速果实增长的作用,休眠期则适宜较低的温度。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而以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最好,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较为适宜。 四、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宜选结构疏松,肥活的砂质壤土栽种,其次是壤土和粘壤土。又由于该植物对土壤水分不甚要求,故颇适合于山区坡地种植。在北方当春季地
- 地龙
耐严寒,适宜生长的温度约15~25℃,生长初期要求气温稍低约8~20℃,开花结果期,高温(20~28℃)有提早开花和加速果实增长的作用,休眠期则适宜较低的温度。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而以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最好,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较为适宜。 四、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宜选结构疏松,肥活的砂质壤土栽种,其次是壤土和粘壤土。又由于该植物对土壤水分不甚要求,故颇适合于山区坡地种植。在北方当春季地
- 苏铁的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1.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通风良好的,含有适量砂石的壤土中生长最佳。温度低于0C的地方均应盆栽或设施农业栽培。 2.繁殖方法 有种子繁殖、分蘖繁殖、埋条等方法。 (1)种子繁殖秋末种子成熟后采下沙藏,春季播种,因种皮坚硬,发芽慢,宜选择高温向阳的地方,把种子单粒点播,点距20-25cm,适当浇水保温,床上土壤保持在15℃以上,经5-6个月方能发芽。培育2-3年的幼苗才能移栽。
- 关于薄荷的高效种植技术
海拔300米-1000米地区种植,其油和薄荷脑含量较高。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最适温度20℃-30℃,属长日照植物。性喜阳光充足,现蕾开花期要求日照充足和干燥天气,喜中性土壤,ph值6.5-7.5的砂壤土、壤土和腐殖质土均可种植。薄荷喜肥,尤以氮肥为主,忌连作。花期7月-10月,果期9月-11月。 一、根茎繁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30厘米横向开沟,深10厘米,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二十种陈藏器余
鼠壤土主中风筋骨不随冷痹骨节疼手足拘急风掣痛偏枯死肌多收取曝干用之○屋内下虫尘土治恶疮久不瘥干敷之亦油调涂之○鬼屎主人马反花疮刮取和油涂之生阴湿地如屎亦如地钱黄白色○寡妇床头尘土主人耳上月割疮和油涂之效也○床四脚下土主犬咬人和成泥敷疮上灸之一七壮疮中得大毛者愈犬狂犬也○瓦甑主魇寐不寤覆人面疾打破之觉好魇及无梦取火烧死者灰着枕中履中即止○甘土无毒主去油垢水和涂之洗腻服如灰水主草叶诸菌毒热汤末和之出安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鱼脐疮方一十首
杀人。又方以寒食饧封之,又硬者烧灰涂贴敷之,即瘥。又疗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者方。先以针刺疮上及四畔作孔,捣白芷取汁,滴着疮孔中,如无,以干白芷末用敷。(一云白苣)又方(本方云赤根疔疮)取鼢鼠壤土,以水和如泥,涂粘贴,热则易之瘥。又方马牙齿捣末,以腊月猪脂和涂之,拔根出,即止亦烧灰用。又方(本方云疗犯疔疮)刺疮头及四畔,令汁极出,捣生栗黄敷上,以面围之,勿令黄出,自旦至午根必出。又方(同上)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地黄
色,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翘,中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不常。种之甚易,根入土即生。一说∶古称种地黄宜黄土。今不然,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其法以苇席围编如车轮,径丈余,以壤土实苇席中为坛。坛上又以苇席实土为一级,比下坛径减一尺。如此数级,如浮屠。乃以地黄根节多者寸断之,莳坛上,层层令满,逐日水灌,令茂盛。至春秋分时,自上层取之,根皆长大而不断折,不被宗曰∶地黄叶如甘露子
- 《医心方》:[卷第十一]治霍乱转筋方第十
反)中令温暖,渍足之佳。《小《极要方》霍乱转筋方∶生姜(一斤)上,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删繁论》云∶霍乱转筋方∶取絮巾若绵,灸暖以敷筋上。(今按∶《范汪方》∶转筋在脚《范汪方》治霍乱转筋方∶鼠壤土,水和涂其上,愈。又方∶取KT合粉小温之,涂手摩之。《广利方》治霍乱转筋入腹方∶取盐三合,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青布浸汤中,用拭转筋《陶景本草注》云∶治霍乱转筋者,但呼木瓜名,及书上作木瓜字,皆愈。
-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防风汤
铜钵盛,着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又方灸百会次灸本神次灸承浆次灸风府次灸肩次灸心俞次灸手五里次灸手髓孔次灸手少阳次灸足五里次灸足髓孔次灸足阳明各五百壮。治大风半身不遂方∶蚕砂二石熟蒸,分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热盛一袋着患处,如冷即取余袋一根据前法,数数易换,百不禁瘥止,须羊肚酿粳米、葱白、姜、椒、豉等烂煮热吃,日食一枚十日止。又方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证类本草》:[卷第九]牡丹
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只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二月、八月采,铜刀劈去骨,阴干用。此花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此品,绝无力也。牡丹主血,乃去瘀滞。《正元广利方》∶疗因伤损血瘀不散者,取牡丹皮八分,合虻虫二十一枚,熬过同捣筛,每旦温酒和散方寸匕服,血当化为水下
- 《本草图经》:[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地黄
,粗细长短不常。二月、八月采根,蒸三、二日令烂,曝干,谓之熟地黄。阴干者,是生地黄。种之甚易,根入土即生。一说∶古称种地黄宜黄土。今不然,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其法以苇席圆编如车轮,径丈余,以壤土实苇席中为坛,坛上又以苇席实土为一级,比下坛径减一尺。如此数级,如浮屠也。乃以地黄根节多者寸断之,莳坛上,层层令满,逐日以水灌之,令茂盛。至春秋分时,自上层取之,根皆长大而不断折,不被伤故也。得根曝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一石部]诸土
疮,并堪资治,和白术炒专止注泻,同蚬壳研,能敷痘疮,点翳浸目中摩癣发身上,治春月寒热温疟,去下部痔漏脱肛,故鞋底土,取自己穿者良,研水吞适他方不服水土立效。铸钟黄土,研酒服,卒心痛,疰忤恶气殊功。鼠壤土,主中风中毒挛痛,曰曝干用。车辇土,治小初生,无肤赤色,因受胎,未得土气,取碾服之,三日后肤生良验。胡燕窝土,胡燕即玄乌,春分后至窠,取四方湿土为之,故气味甘寒,凡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而甘寒最解火
- 《本经逢原》:[卷一土部]诸土
、吐利、霍乱,汤淋绞汁饮之。醋调涂项上瘿瘤。土蜂窝上细土,主头风肿毒及蜂虿伤,醋和敷之。胡燕窝土,主风瘙瘾疹及恶刺疮、浸淫疮,并水和敷之。《短剧》治湿疡疥疮,《外台》治蠼尿疮,《千金》治瘭疽丹毒。鼠壤土通肾气,解毒邪,取其搜风达窍也。蚁垤土下胞衣死胎,炒热拓心下自出。烧尸场上土,治好魇多梦,置枕中并涂关元及脐。螺蛳泥主反胃吐食,取螺蛳一斗水浸,取泥晒干,每服一钱,火酒调服。犬屎泥治妊娠伤寒,涂腹保
- 《医心方》:[卷第十]治积聚方第一
度命丸,治久病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胸,腹中胀满,逆苦饮食,服之大黄(一两)夕药(一两)二味,蜜丸如梧子,服四丸,日二,不知,可增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又云∶胁下邪气积聚、往来寒热如温疟方∶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葛氏方》云∶露宿丸,治大寒冷积聚方∶石干姜桂桔梗附子皂荚(各三两)捣筛,蜜丸,服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增至十五丸。《僧深方》治心下支满痛,破积聚,咳逆不受食,寒热喜噎方∶蜀椒(五分)干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木之木
〕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有黄紫红白数色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瓣尔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长五七寸大如笔管此山牡丹也宜入药用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此品绝无力也〔唐本注云〕剑南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肉白皮丹谓之吴牡丹者为真今俗用者异于此别有臊气也【地】〔图经曰〕生巴郡山谷汉中丹延青越滁
-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虫
时珍曰∶按∶陆农师云∶逢申日则过街,故名过街。《袖珍方》名蚵名地蜱虫。【集解】《别录》曰∶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采,曝干。弘景曰∶形扁如鳖,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恭曰∶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而有鳞。小儿多捕以负物为戏。时珍曰∶处处有之,与灯蛾相牝牡。【气味】咸,寒,有毒。甄权曰∶咸、苦。之才曰∶畏皂荚、菖蒲、屋游。【主治】心腹寒热洗洗(
- 麦冬种植技术
:麦门冬、沿阶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功能。主治热病伤津、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主产于浙江、四川、广西等省(区)。 【生长习性】麦冬喜温暖湿润环境。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较好。生长前期需适当荫蔽,若强光直射,叶片发黄,生长发育受影响。能耐0℃低温,耐湿、耐肥。 【繁殖方法】分株繁殖。 1.选地与整地: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经多次犁耙,每亩施入农家
- 白芨种植
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
- 根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党参
、河南等地。 生长习性党参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在-30℃温度下可安全越冬),忌高温(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种植,进入伏天,往往叶片枯黄,甚至烂根死亡),怕涝,忌连作,对土壤要求较严,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苗期需适当遮阳,成株喜阳光。 栽培技术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距水源较近、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地,每亩施用厩肥或堆肥1500—25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然后翻耕、耙细、整平,做成
- 枸杞子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近水源的砂质壤土,轻壤上次之,含盐量在0.2%以下为宜.秋季深耕7-9厘米,每公顷施厩肥30000-37500千克,肥料充足者可施60000-75000千克,撒匀、耕翻人土中,并浇冻水.次春播种前浅耕细耙作畦,宽100厘米,长不限.定植地选排灌方便的轻壤土或砂质壤土,含盐量在0.3%以下者,整平待栽. 2.繁殖方法分用种子、扦插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用水把干果
- 八角莲野生变人工栽培的研究
一、生态习性 1生境:野生于深山密林中的阔叶林、竹林、山谷阴湿处,溪涧边沿。 2土壤:适宜生长在土壤深厚,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潮湿砂壤土。 3水份:喜阴凉、潮湿,土壤水分含量高的环境里生长。 4光照:八角莲属喜阴湿植物,喜斜射或散光,忌强光直射。 5温度: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雨水期间,日平均温度10~12℃时,八角莲陆续破土出苗,温度下降0℃~1℃,地表结薄冰,对已出土的嫩叶和花苞没有
- 中草药种植系列提示二:《因地制宜、道地为主》
河南四大怀药,安徽四大皖药,浙江浙八味等等,驰名中外,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工种植中药材,首先考虑质量,再此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产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大宗药材丹参,在中等肥力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根条直顺,主根粗大、充实,颜色鲜艳,有效成分含量高;白术种植在排水方便、有一定缓坡、砂质壤土的二荒地,就能够有效减少多种常见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根系分布浅且喜肥的半夏,种
- 紫花大白芨高产栽培技术
省,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生,现全国各地有少量栽培。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种植最宜适温度应在海拔200——800米之间,土壤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较阴湿的地块或间作。白芨有两种,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又叫黄花白芨。在紫红白芨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二、高产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海拔
- 紫花大白芨高产栽培技术
省,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生,现全国各地有少量栽培。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种植最宜适温度应在海拔200——800米之间,土壤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较阴湿的地块或间作。白芨有两种,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又叫黄花白芨。在紫红白芨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二、高产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海拔
- 白芨种植
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
- 杜仲最喜欢的生长环境
壤、酸性紫色土)和钙质土(石灰土、石灰性褐土、钙质紫色土)中都能成活生长。但不同土壤上杜仲的生长发育效果差别很大。影响杜仲生长的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肥力以及土壤的酸碱度。土壤质地以沙质壤土、壤土和砾质壤土为最好,过于黏重、透气性差的土壤不适宜杜仲生长。 杜仲为垂直根系,喜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在过于贫瘠或土层较薄的土壤上杜仲生长不良。如在豫西黄土丘陵区,塬面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8
- 独角莲栽培技术
米,宽7-35厘米,基部箭形,初出地面卷曲呈独角状,故称“独角莲”。肉穗花序,外被佛焰苞,黄白色小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6-8月,果期7-9月。 独角莲喜凉爽和较阴湿的环境,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一般的黑壤土、沙壤土、平地、坡地和山地都可以生长,但土壤不宜过粘或过碱。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粮田、蔬菜地均生长良好。经栽培试验,林下栽培或葡萄地、果树地兼作均可获得高产。 二、独角莲高产栽培
- 苦丁茶矮化密植法
减肥、美容。种植苦丁茶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其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选地与整地苦丁茶园宜选海拔低、背北风、背西晒的谷地或坡地,要求土层厚、肥沃、湿润、疏水、透气,PH值在6.5-7之间,为壤土或砂壤土。要全垦或带垦整平;开好排水沟,按行距1.2米挖沟,以沟宽70厘米、深70厘米、长20米-30米为宜。沟内施足量的腐熟土杂肥,与土拌匀回填,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厘米。 高度密植每亩种植11
- 天门冬(天冬)
[产地分布]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及富含腐殖壤土为佳,粘土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用种子或分根繁殖。种子育苗:于秋季收采种子后即行播种,或将种子沙藏,于翌年清明节至谷雨节间播种。苗床宜选择天然荫蔽、日照不照之处,施足基肥,耕整后做畦,涸灌浇水。播前按行距15~20厘米划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幼苗培育一年后进行移植,春秋两季均可。移
- 半枝莲栽培技术
利生长。 半枝莲一般栽培3-4年后,植株开始衰老,萌发能力减弱,必须进行分株另栽或重新播种。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好,翻耕,同时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耕细整平,作成1.3米宽的畦。 2.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用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多直播,时间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条播或穴播
- 贝母的形态特征与栽培技术
0~160粒种子,种皮棕褐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适种环境】 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炎热干燥。春季要求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季要气候凉爽,稍遮荫。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生长期短,平贝从出苗到枯萎约60天,伊贝约100天。 贝母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选疏松、排灌条件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土或砂质壤土,忌盐碱土和低涝地。前作以豆茬和玉米茬最好。结合秋深耕施
- 苦丁茶
种珍稀保健饮料和药用植物。开发苦丁茶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其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地与整地 苦丁茶园宜选海拔低、背北风、背西晒的谷地或坡地,要求土层厚、肥沃,pH6.5~7之间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和砂壤土。全垦或带垦整平,开好排水沟;按行距1.2米挖沟,沟宽70厘米,深70厘米,长20~30米为宜。沟内施足量腐熟的土杂肥,与土拌匀回填,回填约高出地面10厘米。(二)高度密植 每亩种植1111
- 红花的种植、加工技术
疆、安徽、东北等省区,现全国各地已普遍栽培。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但能耐寒和抗旱,在荫凉、多湿和积水之地,植株生长受阻,花头发育不良,一般选地势高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对土壤要求不严忌连作。 选地、整地: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中等肥沃的砂壤土,忌低洼地,前作以豆科、禾本作物为主,整地时每亩施农家肥2500公斤,加上磷肥15公斤,耕翻人土,耙细整平作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