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垣

目录

1 拼音

qū yuán

2 英文参考

Quyuan SI13[中国针灸学词典]

qūyuá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I1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曲垣
汉语拼音Quyuan
罗马拼音Chuyuan
美国英译名Tortuous Wall
各国代号中国SI13
日本13
法国莫兰特氏IG13
富耶氏
德国DÜ13
英国Si13
美国SI13

曲垣为经穴名(qūyuán SI13)[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2][2]。曲即弯曲,垣即垣墙,肩胛冈弯曲如墙,穴在其端,故名曲垣[2]。主治肩胛部疼痛,拘挛,肩背疼痛,颈项强急,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胛痛,肩周炎,偏瘫,肩胛拘急痛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呼吸困难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曲垣,在肩中央曲甲陷者中,按之动脉应手。

5 穴名解

曲即弯曲,垣即垣墙,肩胛冈弯曲如墙,穴在其端,故名曲垣[2]

曲,有弯曲、不直之义。垣,矮墙,又是天体划分的范围。兹以星象言之,天宗喻天上之宗星、宗正、宗人等星。曲垣喻列星围拱主星之外垣,如紫微垣,有辅弼绕之;太微垣,有将相绕之,天市垣,有侯伯、宗人、屠肆、列肆绕之。人肩背诸穴,罗布如星垣包绕,故取星座诸名以名之。[3]

本穴在肩胛冈上窝凹陷处,该处弯曲如墙垣一样,以肩下各穴列如星象,亦环绕如垣,故以为名。[3]

6 所属部位

肩胛[4]

7 曲垣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曲垣穴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5][6]

曲垣穴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6]

曲垣穴位于肩胛区,肩胛冈内侧端上缘凹陷中。即孺俞与第二胸椎棘突下连线的中点[6]。正坐取穴[6]

曲垣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曲垣穴的位置

曲垣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曲垣穴的位置(肌肉)

曲垣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8 取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内上端凹陷处,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曲垣穴位于肩胛区,肩胛冈内侧端上缘凹陷中。即孺俞与第二胸椎棘突下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6]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是穴;或在冈上窝的内侧端凹陷处,与臑俞、天宗成一三角形处取穴[7]

快速取穴:低头,后颈部最突起椎体往下数2个椎体,即第2胸椎棘突,与臑俞(手臂内收,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是臑俞穴)连线中点处即是曲垣穴[8]

9 穴位解剖

曲垣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分布着第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重叠分布。斜方肌(腱)由副神经支配,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该神经有肩胛上动脉伴随, 经肩胛横韧带下方, 至冈上窝内的冈上肌, 并经肩胛颈切迹, 至冈下窝。(参看秉风穴)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8]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8]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2、第3胸神经后支的皮支重叠分布;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副神经和肩胛上动脉的分支分布[8]

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过,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8]

10 功效与作用

曲垣穴有舒筋活络, 疏风止痛的作用。

曲垣穴有舒筋调气、活血止痛的作用[8]

曲垣穴有舒筋利节作用,主治肩胛拘急疼痛[8]

11 主治病症

曲垣穴主治肩胛部疼痛,拘挛,肩背疼痛,颈项强急,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胛痛,肩周炎,偏瘫,肩胛拘急痛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呼吸困难等。

曲垣穴主治肩胛部疼痛、拘挛[8]

曲垣穴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以及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8]

曲垣穴主要用于肩背疾患:如颈项强急、肩胛痛等[8]

现代多用曲垣穴治疗冈上肌腱炎、肩周炎、偏瘫等[8]

曲垣穴主治肩胛拘急痛闷,肩背疼痛[8]

主治冈上肌腱炎,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呼吸困难等。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8][8][8],局部有酸胀感[8]

直刺0.5~1寸[8]

12.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3 配伍

曲垣穴配臂臑、阳陵泉治冈上肌腱炎[8]

曲垣穴配秉风、天宗、曲池治偏瘫[8]

曲垣穴配天宗治肩胛痛[8]

曲垣配大椎,有通阳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背痛。

曲垣配昆仑、大椎,治肩背痛[8]

曲垣配天宗、后溪、昆仑,治腰背痛[8]

14 特效按摩

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按揉曲垣穴1~3分钟,对眼部疲劳、上肢不适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还可延缓身体衰老[8]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胛周痹,曲垣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肩膊拘急疼闷。

《针灸大成》:主肩痹热痛,气注肩胛,拘急痛闷。

1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1.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1.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8.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