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躯体运动中枢 (最后修订于2010/3/15 16:47:45)[共379字]
摘要:躯体运动中枢是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脊髓和脑干有低级的躯体运动中枢,都受大脑皮层高级运动中枢的调节。大脑皮质运动区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运动柱”,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同一“运动柱”与同一个关节的运动有关。运动区的细胞接受多方面的感觉传入。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的冲动经丘脑到达皮质。运动柱内细胞之间的环路,使不同层次的神经元广泛联系,对输入信息的总和发生反应。大脑皮质的运动机能,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协同完成。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交叉进行,一侧运动皮质支配另一侧躯体肌肉的活动;皮质一定区域支配一定部位的肌肉,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呈倒立分布,但比例并不相当;身体不同部位在大脑皮质上的代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如大拇指所占区域的大小,几乎是整个大腿所占区域的十倍,这是因为大拇指的功能比大腿的复杂所致。......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山东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试题(博士)2000年-1997年
图:延髓、橄榄、中部断面山东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神经解剖学1997年1颅中凹的沟管孔裂及其哪些与颅外交通2脑干中支配平滑肌、心肌、咽喉肌、接受味觉、角膜感觉的核团,他们的神经纤维如何到达上述部位3脑的动脉来源,如何分段,供应躯体运动中枢,感觉中枢和小脑的动脉有哪些?上述部位一测供血受阻,可引起什么症状?4海绵窦位置、分布、比邻、穿经结构及交通5枕下三角、环池、白交通支、椎神经、内侧丘系。作者:
- 张明雪刘宁:心理实质的中西医心理学比较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中,大脑皮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皮质结构不但对进入皮质的各种冲动进行分析,做出反应,而且使得大脑皮质具有高度分析和综合能力,从而构成思维和语言活动的物质基础。皮质又分为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嗅觉中枢、内脏运动中枢等功能区。后来,神经心理学家们又发现,心理活动比生理活动更为复杂和高
- NatCommun:大脑运动中枢发育的关键基因
近日,渥太华医院研究所科学家发表了一份报告,描述一个特定基因Snf2h对小脑发育的作用。Snf2h对于是一个健康小脑是重要的,小脑是平衡、精细运动控制和复杂物理运动正常发展的主控制中心。运动员和艺术家表演非凡的壮举依靠他们小脑。同时,小脑是我们执行日常任务和活动,如散步,吃饭,开车的关键。通过消除Snf2h,研究人员发现小脑会比正常小脑小,平衡和精致运动被损害。渥太华医院研究所DavidPicke
- 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
2005年10月31日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Vol.31No.2P.132-1336(河南)为了探讨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以寻求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研究者对40例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及37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和38名健康人分别进行了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结果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组SSR测定异常率为75%,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SSR测定异常率
- 何谓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症状的出现和持续出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时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患者认为其疾病是躯体性的,要求进一步检查,由于结果常使患者失望,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本症主要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作
- 238例共患躯体疾病老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2005年07月11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Vol.15No.2P.82-8317(湖北)为了探讨共患躯体疾病的老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研究者调查238例共患躯体疾病的精神科老年患者及167例未共患躯体疾病者的有关情况。结果238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共患躯体疾病518例种,平均(2.18±0.81)例种,各种精神障碍共患躯体疾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共患躯体疾病组精神障碍的近期疗效明显低于非共患疾病组
- 包头市810名幼儿父母躯体暴力行为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市幼儿园儿童受父母躯体暴力伤害情况,为制定以社区为基础的反对儿童暴力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包头市810名幼儿园家长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810名幼儿家长中,在最近1a内有74.0%的家长对子女实施过躯体暴力,33.0%实施过非接触性体罚,68.9%实施过接触性躯体暴力;轻度躯体暴力报告率为67.3%,重度躯体暴力报告率为23.1%,没有幼儿受到极重度
- 小学生父母躯体虐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父母近1a来对子女躯体虐待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某小学185名家长对子女躯体虐待的行为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85名小学生父母中,在最近1a里,有97人(52.4%)曾对子女实施过下列躯体虐待行为:用力徒手打(51.9%)、用物品打(10.8%)、罚跪(5.4%)、罚不让吃饭(3.2%)、曾使孩子窒息或烧烫或用利
-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临床分析
2006年11月01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Vol.16No.2P.100-1016(佛山)为了研究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者将184例患者按入院后有无合并躯体疾病分为有合并症组及无合并症组,以研究合并症发生的有关因素。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发生躯体疾病者124例(67.4)%,躯体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54.0%)、心电图异常(49.2%)和低钾血症(33.
- 躯体化障碍研究进展
躯体化障碍(somatoformdizorders,sD)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有人认为它属于焦虑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它是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主诉为特征,可以累及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但是医学上没有相应的病理学证据。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并有社会功能的受损。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常常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接受昂贵的、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多种躯体主诉找不到生物学基础,但是却反映了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躯体表现特征的研究
2006年08月30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Vol.20No.12P.885-88712(南京)为了调查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CFS)的社会功能状态及躯体表现的特征,为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者对329例CFS患者和36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S-14)、社会功能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进行社会功能情况及其躯体表现特征的调查。结果CFS组患
- 调查发现多数重度抑郁患者伴有躯体疼痛
情绪低落、持续悲观、绝望、焦虑、自责、缺乏自信等情绪障碍,常常被视为抑郁症患者的普遍症状。 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调查发现,近7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躯体症状,如疲倦乏力、睡眠问题、食欲改变、背部疼痛、腹痛、关节痛、头痛、全身疼痛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在抑郁症患者中,躯体疼痛症状的发生率很高,但大多数病人直到被确诊为抑郁症,才意识到长期困扰他们的躯体症状原来与抑郁密切相关。 专家表示,伴有躯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2007年06月25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Vol.17No.1P.25-26医学空间(MEDcyber.com)6月25日消息,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改善抑郁状态和躯体化症状能提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临床精神医学
- 217例老年精神病人的躯体共病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人躯体疾病共病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调查217例老年精神科病人的精神科诊断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结果:88.9%的病人合并有躯体疾病,每一个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的病种数平均为2.18种。合并的躯体疾病多见的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感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结论: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现象具有普遍性,其躯体疾病分布具有普通老年科病人的特点。躯体共病影
- 贫血对AIDS患者精神和躯体功能造成的影响
2005年11月15日ArchInternMed.2005Oct24;165(19):2229-36.66人们对AIDS患者的血红细胞水平与精神和躯体功能之间的联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对美国19个诊所进行的多通道群体研究中,科学家们观测了1406名12岁以上的AIDS患者,时间为3至6个月。主要观测他们的精神状况和躯体功能。在进行了CD4淋巴细胞技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HIV风险因子参数调
-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概述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血液、胶原病和感染以及其他内科疾病的整个病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障碍。是在原发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产生以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多见。是原发的躯体疾病的全部症状中一个组成部分。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一般不包括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病理病机(一)病因1.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
- 健康教育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种药物帕罗西汀(乐友)治疗,剂量为40mg,时间为6周。观察组接受与疾病和康复相关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躯体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不同躯体疾患的发生率及有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3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躯体疾病及异常的生物学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患的发生率是70.52%。排列前几位的是心电图的异常,白细胞下降,血脂升高,糖尿病,高血压病,胆结石,电解质异常。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与年龄及病程成正相关,其中心电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易患躯体疾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住院1年以上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64例住院时间>1年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包括住院期间曾患及目前患的躯体疾病和相关因素。结果:90.6%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常见的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和营养、皮肤系统等疾病。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易患躯体疾病,必须加以重视,积极预防及治疗躯体疾病。【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相关因素目
- 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临床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作一临床调查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07年1月至6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78例,分为有合并症组和无合并症组,在临床上作一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作一分析。结果:37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有242例(64.02%%),其中有的患者合并二种躯体疾病以上,总发生率为469例次,按系统分类,心血管系统184例(39.2%),消化系统
- 肠易激综合征躯体症状的特点
2005年11月16日AlimentPharmacolTher.2004Nov;20(10):1195-1203.53挪威的一项研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躯体症状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伴有轻度、中度和高度躯体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罗马II)患者的临床特征。对278例肠易激综合征(罗马II)患者中的208例进行了前瞻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价了22种躯体症状(主观健康主诉清单)、心理学因素(包括心理压抑,症状检
- 113例流浪精神分裂症共患躯体疾病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躯体疾病的情况。方法:对113例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历进行研究。结果:100例(88.5%)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躯体疾病,66例(54.5%)多病共存。躯体疾病出现频度以代谢和营养疾病、循环、血液系统居前1.2.3位,患病率最高的三种疾病依次为心律失常、冠心病、低血钾。结论: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共患躯体疾病,多脏器、多病共存现象很普遍,医务人员
- 46例躯体形式障碍的人格特征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印制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对4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测试分析,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Hs(疑病)、D(抑郁)、Hy(癔病)、pd(病态人格)和Pt(精神衰弱)量表分升高,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Hs、D和Pt量表分升高最明显(T>60)。结论
- 美国学者发现认知疗法可治疗躯体化障碍
人经常抱怨莫名其妙、查不出病因的症状,他们经常看急诊,做些昂贵的全面检查,可检查结果却是一切正常,但他们又总是怀疑检查结果,也不相信医生的诊断。美国精神医学专家把这种无病因的身体疼痛或疲劳症状称为“躯体化障碍”。新泽西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精神病学研究人员正在尝试用认知行为疗法治这种障碍。认知行为疗法就是教授实用技能,帮助患者控制自己的症状。两所大学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均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加上
- 躯体化障碍怎样治疗?
等也非常重要。用药问题,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要注意个性问题即灵活性。药物应用不但有技术问题,还有个“艺术”问题,有时同样药物,只要易其包装,换其外形,调其颜色,结果疗效却不同,这就是“药物心理”,对躯体化障碍者特别敏感,这些患者多有对感觉、对外界反应敏感的心理特征。 此外,中医药治疗,若能辨证论治得当,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成药有时不如汤剂佳,这不能仅以“心理作用”解释,中药确有独到之处。作者
- 小学生父母躯体虐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父母近1a来对子女躯体虐待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某小学185名家长对子女躯体虐待的行为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85名小学生父母中,在最近1a里,有97人(52.4%)曾对子女实施过下列躯体虐待行为:用力徒手打(51.9%)、用物品打(10.8%)、罚跪(5.4%)、罚不让吃饭(3.2%)、曾使孩子窒息或烧烫或用利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就诊现状分析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就诊现状分析(pdf)【摘要】目的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就诊现状。方法对62例患者系统追踪观察,将首诊精神病专科医院和转诊专科医院患者的诊断、治疗、费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85.5%患者首诊于综合性医院,以后转诊专科医院;14.5%的患者首诊于专科医院,且从诊断准确率、疗程、疗效及费用上比较,首诊患者均优于转诊患者。结论躯体形式障碍发病日渐升高,就诊面临着多向性,盲从性,是一个不可
- 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森田理论合并赛乐特、罗拉,治疗3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单一用药治疗3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于入组时、治疗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大体评定量表评定。结果经4~6周治疗后,两组病人SCL-90各项因子平均较前明显改善,仅精神病性、偏执略差。而森田疗法合并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森田疗法合并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症状较单纯用药效果更好,可推广应用。关键词
- 神经衰弱与躯体疾患和自我暗示有何关系?
感染、中毒、脑外伤或其他躯体疾病之后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分娩、大量失血等,均削弱神经系统的功能,为某些神经衰弱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思想紧张、感冒发热或者其他的原因出现几次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疲倦、无力等症状,但大多数人不担心。另有些人对自己健康过分注意,遇到上述不适症状就自我暗示患了神经衰弱。又如遗精,本来是青年男性经常发生的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 何谓躯体化障碍,有何临床表现?
躯体化障碍是指心理问题或被阻抑的心理冲突以躯体症状或躯体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躯体化障碍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非常关心和担心自己的各种主观症状,往往还有夸大,这与单纯表现模拟神经系统疾病的转换性障碍者漠然处之刚好相反。本症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体诉繁多而无器质性病变,症状涉及许多系统
- 疼痛并非都是躯体疾病造成——专家提示:部分患者是心理出现了偏差
醉科主任李俊教授为她解开了“心锁”:于某长期胸口闷痛的原因,是由抑郁症引起的! “近两年,我们疼痛门诊已接待了30多例像于某这样的患者,这些人常表现为这样那样的病痛,如头痛、背痛、胸痛、腹痛等各种躯体疼痛,以及腹胀、便秘、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他们反复做各种检查,却查不出有什么器质性疾病。也就是说,他们的疼痛和其他临床表现并非躯体疾病造成的,绝大多数的人是精神心理出现了偏差
- 抗抑郁药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14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对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痛疼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对14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痛疼障碍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分级。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1周再进行上述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接受抗抑
- 躯体变形障碍与美容手术
2007年04月05日PlastReconstrSurg.2006Dec;118(7):167e-80e.20在寻求美容手术和微创治疗的患者中,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精神疾患。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CrerandCE及其同事回顾了该病的诊断历史和当前的诊断标准。他们讨论了该病的病因学理论、临床和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共患疾病,其中包括躯体变形障碍与强迫症及冲动控制障碍的关系。研究人员特别强调了美容人
- 200例伴发躯体疾病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观察及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主要种类、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以住院期间患躯体疾病的精神病患者为线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患躯体疾病多种多样,以感染、营养代谢疾病及管理与设施不当所致疾病为多,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致死原因。精神科药物所致疾病应引起高度的注意。家属及患者的态度对护理的影响较大,精神病患者对躯体疾病的正确反映有困难。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伴发躯体疾病精神病
- 7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分析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所见甚多,据报道[1]需要精神科会诊者约占576%。为此,本文对7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于后。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12月门诊及住院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共84例,其中14例在住院过程中分别更正诊断为精神分裂症8例、心境障碍3例及神经症3例,故实际入组者为70例。 12方法采用
- 丙戊酸纳所致的躯体、精神功能障碍1例报告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治疗经过及随访情况:入院后服卡马西平,日0.2g,阿普唑仑0.8g,同时肌注氟哌啶醇日10mg,行动困难加重,停氟哌啶醇肌注,投给碳酸氢钠日1.0。治疗11天,精神症状明显好转,躯体症状也日见好转,能独立行走,上下楼等;生化复查:原几项异常的均降至正常范围。而诊断为丙戊酸纳所致躯体、精神功能障碍。出院后随访两年多,患者的状态基本在正常范围。体会本文报告的这例由于长期服丙戊酸纳所
- 第十五章 躯体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第一节 癌性神经肌病
第十五章 躯体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nervoussystemlesionsofsystemicdiseases)第一节 癌性神经肌病(carcinoidneuromyopathy) 癌性神经肌病系指与癌肿转移浸润无关,而发生于癌肿原发病灶症状出现前后的特有的神经、精神及肌病病变。也不包括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者。 [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晚近认为其发病与癌毒素、感染、代谢紊乱和
- 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37例患者按入院后有无躯体疾病分为有合并症组及无合并症组,以研究合并症发生的有关因素。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合并躯体疾病者117例(86%),躯体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95例(70%)、心电图异常43例(32%)、胆石症25例(19%)等。合并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病程有关,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有关,但与
- 中国研究者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微小躯体异常与脑室扩大关系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年第40卷第4期中国研究者探讨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微小躯体异常(MPAs)与脑室扩大的关系。研究者对16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躯体异常量表(WS)评定,并将患者分为MPAs明显组(WS总分≥4分,85例)和MPAs不明显组(WS总分≤3分,83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组的精神症状;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脑室值用哈氏值、三脑室宽度、脑室
- 儿童中腹痛和其他常见躯体疼痛的前瞻性学校为基础的研究
SOURCE:TheJournalofPediatrics近期发表在《TheJournalofPediatrics》上的一篇文章报道认为学龄期儿童腹痛较为常见,影响到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以及上学出勤,也影响到父母上班的出勤情况。这是来自美国研究人员针对23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12/2005-06/2006),结果发现72%的儿童曾报告过每周至少一次机体疼痛,45%的儿童为胃肠道症状,每周的发生率为3
- 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观察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躯体疾病;观察 临床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情感等方面发生了异常,判断与记忆能力也有所下降,对自身状况的识别能力减弱,自我照顾能力缺乏,对伴发躯体疾病反应迟钝,不能主诉或主诉不明确,再加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使患者对躯体不适感受能力下降,常常掩盖了部分躯体疾病的异常症状。给我们精神科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带来较大的困难,下面就本人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二
- 上海生科院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对躯体感觉神经元重新分类
性感受器,其中表达运输蛋白囊泡复合体3样蛋白(Traffickingproteinparticlecomplex3-like,Trappc3l)或者表达Baiap2l1的大神经元也分别有2个亚类。这项题为“通过高覆盖的单细胞测序和功能研究鉴定躯体感觉神经元类型”的工作,是在研究员张旭指导下由李昌林等完成的。该工作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作者:
- 心理所揭示躯体和社会快感缺失相关脑结构模式的异同
这一特点是持久的,不会随着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研究发现,快感缺失不仅仅表现于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一般人群中也存在愉快体验能力的降低。根据诱发愉快体验的刺激不同,快感缺失可以区分为躯体快感缺失和社会快感缺失,前者指由食物、景色等不同感觉通道刺激带来的愉快体验的缺失,后者指在人际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愉快的减少。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组陈楚侨研究员团
- 舍曲林合并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舍曲林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第2、4、8周末,两组HAMD、HAMA总评分差异有统计
- 抑郁与焦虑障碍相关的躯体问题
心境障碍或焦虑障碍往往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颈背痛、乏力等,这些躯体症状在一般人群中也相当多见,通常是门诊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Schapperit[1]和Peveler[2]就分别在各自的调查中发现,美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中每年因这类躯体症状而就诊者达到4亿人次,在英国占心理咨询人数的20%。虽然大多数患者的躯体症状经过治疗能够逐步改善,但有研究发现约2
- 中国研究者探讨了三叉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评价慢性咀嚼肌疼痛神经功能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第42卷第10期中国研究者采用三叉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trigemin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TSEP)检查方法,分析比较慢性咀嚼肌疼痛(masticatorymusclepain,MMP)患者与对照组TSEP各波潜伏期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慢性MMP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的机制及TSEP的诊断价值。研究者收集慢性MMP患者12例(患者
- 文拉法辛治疗持续性躯体疼痛障碍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文拉法辛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58例以文拉法辛单药治疗,疗程6周。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疼痛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疼痛量表在治疗后1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疼痛和抑郁症状的显效率分别为76.8%和72.4
- 丁螺环酮对躯体化障碍的增效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与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治疗组)和度洛西汀(对照组),进行疗程12周的系统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
- 乳腺癌患者躯体和心理护理进展
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由于手术破坏了形体和术后治疗的毒副反应使她们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功能障碍。目前关于乳腺癌护理有较多的报道,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1治疗各阶段躯体护理方法 1.1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术后患者伤口通常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颜文贞等[2]采用12cm宽的弹性绷带对48例术后患者行胸壁与肩部及上臂1/3处“8”字包扎,经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该法明显
- 躯体化障碍如何诊断,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理、社会环境等诱发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医生启发下可能会充分暴露出来; (2)症状繁多,但含糊不清,涉及多系统,病程至少2年,患者为此而不安,到处求医或服药; (3)不断拒绝多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病变解释的忠告和保证; (4)症状和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 (5)患者常借这些症状来应付精神压力,表达困扰,而家庭、学校、社会常间接地、不自觉地扮演了支持角色; (6)病
- 丁螺环酮对躯体化障碍的增效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与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治疗组)和度洛西汀(对照组),进行疗程12周的系统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