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qǔ qiū
2 英文参考
acute pyogenic infection of popliteal foss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eizhong absc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cute pyogenic popliteal lymphaden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委中毒(Weizhong abscess acute pyogenic popliteal lymphadenitis)为病名[2]。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又名曲鳅[2]。是指生于腘窝部位委中穴的痈[3]。
委中毒是发生在腘窝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腘窝部木硬疼痛,皮色不红,小腿届伸不利,愈后可有短期屈曲难伸。
《医宗金鉴·委中毒》云:“木硬肿痛、微红、屈伸艰难。……缓则筋缩而成废疾。”
委中毒相当于西医的腘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4 曲鳅的病因病机
曲鳅多因胆经积热流入膀胱经而成[2]。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2]。
曲鳅多因湿热下注,流于脉络所致;或因患肢溃破、足跟皲裂、冻疮溃烂、足癣、湿疹等感染毒邪.以致湿热蕴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5 委中毒的症状
曲鳅初起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则患肢小腿屈伸困难,自感恶热[2]。如疼痛日剧,寒热不退,则脓已成[2]。
初起委中穴处木硬疼痛,皮色不变或微红,形成肿块则患肢小腿屈伸困难,行动不便。
伴恶寒发热、纳差等症状。
如肿痛加剧,身热不退,约2~3周后则欲成脓。
溃破后2周左右而愈。
6 委中毒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湿热蕴阻
委中毒·湿热蕴结证(Weizhong abscess with dampness-heat amassment pattern)是指湿热蕴阻,以腘窝部木硬肿胀,焮红疼痛,小腿屈曲难伸,全身恶寒发热,口苦且干,纳呆,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委中毒证候[3]。
6.1.1.1 症状
委中穴处木硬肿痛,小腿屈曲难伸;伴发热,口干纳差;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数。
6.1.1.2 辨证分析
湿热之邪下注,蕴阻于胭窝,致经脉阻塞,气血凝滞,故硬肿木痛;邪毒阻滞经络,以致经络不利,故屈伸不利;湿热内蕴,故发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蕴阻之象。
6.1.1.3 治法
清热利湿,和营消肿。
6.1.1.4 方药治疗
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湿热重者,加革藓、生苡仁清热利湿;脓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消毒排脓。
6.1.2 气滞血瘀
委中毒·气滞血瘀证(Weizhong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初起木硬疼痛,皮色如常或微红,活动稍受限,全身恶寒发热,舌苔白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委中毒证候[3]。
6.1.3 气血两虚
委中毒·气血两虚证(Weizhong abscess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气血两虚,以发起缓慢,脓成难溃,溃后脓出如蛋清状,疮口收敛迟缓,小腿屈伸不利,舌质淡,舌苔薄或薄腻,脉细为常见症的委中毒证候[3]。
6.2 外治法
脓成宜切开排脓,刀口位置应在腘窝中央折纹偏下方。
脓若过多或引流不畅,或失治,可致筋缩残废[2]。故脓成切开引流,每次换药后,应将患肢固定在半屈曲位,治愈后,亦应加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即可防止残疾[2]。
7 曲鳅的预后
脓成后切口过小或位置偏高,或任其自溃,脓出不畅,则影响疮口收敛。
疮口愈合后,患肢仍屈曲难伸者,经功能锻炼后,约2~3个月可恢复正常。
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3.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曲鳅
-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腿膝部]委中毒门主论
委中毒\p04-a41a189.bmp王肯堂曰∶委中毒在膝后折纹,即膝后内约纹中,坚硬如石...
- 《先哲医话》:[卷上]华冈青洲
未穷之理。翁之于疡科,所谓斗南一人也。失荣气瘿委中毒三病,先哲以为难治,予亦未得其治。尝视桥本驿工...
-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膝部]委中毒
委中毒在纹生,屈伸木硬微肿红,胆热流入膀胱遏,速宜活血刺委中。【注】此证生委中穴,穴在膝后中央约纹...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膝部]委中毒
【方歌】委中毒在腘纹生,屈伸本硬微肿红,胆热流入膀胱遏,速宜活血刺委中。【注】此证生委中穴,穴在膝...
- 《疡科心得集》:[卷中]辨委中毒膝眼毒论
湿热凝结为患。初起木硬肿痛微红,屈伸艰难,故又名曲鳅,寒热不退则成脓矣。治宜清湿热、活血化瘀、舒筋散...
- 更多古籍中的曲鳅
治疗曲鳅的穴位
- 环跳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杂病穴法歌》:脚连...
- 环谷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杂病穴法歌》:脚连...
- 膑骨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杂病穴法歌》:脚连...
- 髀厌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杂病穴法歌》:脚连...
- 分中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杂病穴法歌》:脚连...
- 更多治疗曲鳅的穴位
治疗曲鳅的方剂
- 活血散瘀汤
作痛,渐成内痈;及腹痛大便燥结者。亦可用以治疗委中毒,局部肿痛微硬,屈曲艰难。用法用量:上药十味,...
- 五神汤
:水煎服。功能主治:《外科真诠》方之五神汤主治委中毒,焮痛色赤,溃速,属湿热凝结者。附注:本方方名...
- 更多治疗曲鳅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