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

目录

1 拼音

què bān

2 英文参考

freck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fleck[朗道汉英字典]

heatspot[朗道汉英字典]

lentigo[朗道汉英字典]

sunspot[朗道汉英字典]

aestates[朗道汉英字典]

ephelides[朗道汉英字典]

ephelis[朗道汉英字典]

epichrosis ephelis[朗道汉英字典]

freak[朗道汉英字典]

liver spots[朗道汉英字典]

sun spot[朗道汉英字典]

3 中医·雀斑

雀斑(freckle)为病名[1]。见《外科正宗》卷四[1]。俗称雀子斑[1]。是指以面部出现淡褐斑点,色如雀卵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2]

3.1 雀斑的病因病机

雀斑由火郁孙络血分,复感风邪凝滞;或肺经风热所致[2]

3.2 雀斑的症状

雀斑多发于颜面、颈和手背等处[2]。皮肤呈黑褐色或淡黑色散在斑点,小如针尖,大如绿豆,数目多少不一,甚则延及满面[2]

3.3 雀斑的治疗

治疗雀斑可外用玉容散水调搽患处或以白茯苓末调敷之[2]

4 西医·雀斑

雀斑(Ephelis,Ephelides,Freckles)是常见于面部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尤以夏季重,病变的发展与日晒有关。

5 病因学

雀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在一家数代中可连续地在同样部位发生相同式样的雀斑。

6 病理改变

基底细胞层的黑色素增多,而黑素细胞的数目不增加,病损处这黑素细胞较邻近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多巴染色强阳性,黑素细胞大,树枝状突长。在雀斑中的黑素细胞数目多,常呈棒状。

7 临床表现

雀斑多见于女性,儿童期出现,往往6~7岁以后开始出现,至青春期最明显。每于夏季时,日晒皮损加重,冬季减轻。

皮损为淡黄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如针尖至粒大小。斑点不融合,无自觉症状,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对称发生,尤以面部多发,见于鼻、两颊、手背和躯干上部,但手掌、足底及粘膜没有这种损害。

8 鉴别诊断

应与雀斑样痣鉴别,雀斑样痣出现较早,在1~2岁时开始出现,皮损密布在颈部、胸部或其他部位,但常一侧,病损处肤色较黑,冬季不消退,颜色深浅不受阳光的影响。

9 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避免或减少日晒,夏季外出可用遮光剂外擦,如2%~5%二氧化钛霜,5%对氨基苯甲酸软膏。

2.脱色疗法  常用3%氢醌霜,10%白降汞软膏局部外用,坚持治疗方可有效。

3.腐蚀疗法  如1%~2%升汞酒精、水晶膏等。但此法局部外用须谨慎密切观察,以免引起大面积剥脱。

4.电灼术  即用电压较高、电流强度较小的高频电流烧毁病理组织的治疗方法。将针状治疗电极距离病损2~3mm放电,发出电火花破坏表浅组织时称电灼法。雀斑也可应用此法治疗。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