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毒散

目录

1 拼音

qū dú sǎn

2 《杨氏家藏方》卷三

2.1 方名

祛毒散

2.2 组成

苍术4两(米泔浸1宿),甘草(炙)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半两(去皮),麻黄(去根节)半两。

2.3 功效

解风邪,截伤寒。

2.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黑豆30粒,同煎至1盏,热服,不拘时候。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 《外科医镜》

3.1 方名

祛毒散

3.2 组成

白芷5钱,麦冬1两(去心)。

3.3 主治

毒蛇咬伤。

3.4 用法用量

水煎服。滓敷伤处。

3.5 临床应用

邻村丁全龄被毒蛇咬伤,臂肿如股,少刻身胀,黄黑色,势已濒危,照此方煎汤灌之,觉腹中声响,恶水自伤口流出,肿消神清,次日全愈。

4 《普济方》卷二七八引《应验方》

4.1 方名

祛毒散

4.2 组成

贝母半两,白芷半两,赤小豆40粒,苍耳叶49叶。

4.3 主治

肿毒便毒,一切恶疮。

4.4 用法用量

用蜜水调敷肿处;无蜜,新井水调,如干,再调湿,频换,1日3-5次,即愈。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5 《洞天奥旨》卷十三

5.1 方名

祛毒散

5.2 组成

白芷1两,生甘草5钱,夏枯草2两,蒲公英1两,紫花地丁1两,白矾3钱。

5.3 主治

蛇咬疮毒。

5.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焕方

6.1 方名

祛毒散

6.2 别名

祛毒膏、祛毒丹

6.3 组成

川升麻2两,漏芦2两,川芒消2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

6.4 主治

丹黑色,痒痛肿起。

6.5 用法用量

每用2匙头,以水3盏,煎至2盏,去滓,微热以软帛旋蘸溻疮上。以消为度。

6.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6.7 附注

祛毒膏(《普济方》卷四○六)、祛毒丹(《准绳·幼科》卷三)。

7 《普济方》卷七十一

7.1 方名

祛毒散

7.2 组成

射干1两,山栀子1两,当归1两,防己1两,龙胆1两,黄芩1两,芎1两,黄连1两,石决明1两。

7.3 主治

赤眼,及目睛肿痛,不得眠睡。

7.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茶调亦可。

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8 《杏苑》卷六

8.1 方名

祛毒散

8.2 组成

白芷1两,五倍子1两,花椒5钱,黄丹5钱,枯矾2钱。

8.3 功效

除毒。

8.4 主治

小儿头疮胎毒等疮。

8.5 用法用量

干则香油调搽,湿则干掺。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圣济总录》卷一○三

9.1 方名

祛毒散

9.2 组成

射干1两,山栀子(去皮)1两,当归(去苗,切)1两,防己1两,龙胆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芎1两,黄连(去须)1两,石决明1两。

9.3 主治

赤眼,及目睛肿痛,不得眠睡。

9.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后温酒调下;茶调亦得。

9.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0 《古今医鉴》卷十四

10.1 方名

祛毒散

10.2 组成

猪芩、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防风、羌活、牛蒡干(炒)、黄连、柴胡、甘草各等分。

10.3 主治

痘疮作毒,发痛疽。

10.4 用法用量

加生姜、灯草、薄荷,水煎服。

10.5 制备方法

上锉。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