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全元起(六世纪)为隋代医家[1]。籍贯不详[1]。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
《南史·王僧孺传》记述他曾任太医侍郎,较早注解《黄帝内经素问》[1]。其注《注黄帝素问》八卷,为我国最早对《黄帝内经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其《内经·素问》篇名次序。原书已佚,部分内容保存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注文中,对研究《黄帝内经素问》有相当参考价值[1]。后代对其学术评价甚高。
此外还著有《内经训解》,已佚[1]。在学术上他“悉祖《内经》,以医鸣隋”,有“一时慕之如神,患者仰之,得元起则生,舍元起则死”的评论[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全元起
- 《中国医籍考》:[卷三]医经(三)
故以铁代之尔。林亿等曰。隋杨上善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按隋志作全元越。南...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卷首缺)·阴阳]阴阳杂说
《素问》作少腹。两髀《素问》作内痛,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两髀。据此,则全元起本与此相合。若沃以汤,...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诊候之二]五脏脉诊
以其胜治之愈也百六十七字,新校正云∶“此一段,全元起本在《汤液》篇。”据此,则本书无此一段,与全元...
- 《素问经注节解》:[外篇卷之七]缪刺论
奇病也。(病在血络,是谓奇邪。按∶新校正云∶“全元起云∶大络,十五络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
- 《中国医籍考》:[卷一]医经(一)
所存之书。则素问之名起汉世也,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曰。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
- 更多古籍中的全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