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中毒性毒剂

目录

1 拼音

quán shēn zhòng dú xìng dú jì

2 英文参考

chemical warfare agent of general toxicit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stemic pois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全身中毒性毒剂因其分子中含氰,故又称氰类毒剂。它进入人体后,很快抑制组织细胞呼吸,致使组织缺氧,引起全身中毒。主要代表有氢氰酸和氯化氰。该类毒剂具有作用快、毒性大、杀伤力强的特点,属于致死性化学战剂。又因其作用短暂,为暂时性化学战剂。[1]

4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

氢氰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苦杏仁味。极易挥发,水解缓慢,加热可使其分解加速,分解产物为无毒或低毒物质。氢氰酸和氧(或硫)结合则失去毒性,遇醛或酮生成羟基腈,也失去毒性。氯化氰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或液体,易水解,加热时水解加速。[1]

4.1 毒理作用

为全身中毒性毒剂,施放状态有气态和蒸气态,主要由呼吸道吸人中毒。高浓度时也能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也有因误饮染毒水及食物引起中毒者。毒剂进入人体后, 氰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结合,阻止了氧化酶中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使细胞不能及时得到足够的氧,造成细胞内窒息,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1]

4.2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病情发展迅速,一般可分为四期[1] :

1.刺激期(前驱期)

患者开始感到口中及呼气中有苦杏仁味及金属味,喉头发痒,很快出现口腔、咽部感觉障碍及麻木,以舌尖部最明显,并有流泪、流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心跳加快等症状。此期一般不超过10min。

2.呼吸困难期

病情进一步恶化,胸部有压迫感、疼痛、心慌、意识障碍或丧失、步态不稳、呼吸减慢以至呼吸困难。若毒剂仍继续吸入,则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重,表现为明显的气促、呼吸节律异常、脉搏缓慢、血压上升。此期患者由于静脉血氧增多,皮肤黏膜呈现鲜红色。

3.惊厥期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惊厥,肢体痉挛甚至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瞳孔散大,眼球突出,角膜反射迟钝,呼吸困难甚至暂停。晚期出现肺水肿,此期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随即进入麻痹期。

4.麻痹期

惊厥减弱、全身肌肉松弛、反射减低或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体温下降、血压下降、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心率快而不规则或心律失常,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呼吸终止,3~5min后心跳停止而死亡。

大量吸入高浓度氢氰酸或误服大量氰类毒剂时,可出现“闪电型”中毒。患者在4~6s内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呼吸困难,强直性痉挛,约2~3min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

4.3 实验室检查

[2]

1.静脉血氧含量升高,与动脉血接近。

2.血氰离子浓度高,3h后尿硫氰酸盐浓度增高有助于诊断,血糖、乳酸含量明显升高。

3.采集样品,进行氰化物鉴定。

4.4 诊断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的诊断要点为[3] :

1.中毒史:在染毒区停留,无防护人员闻到苦杏仁味或有刺激感,并有大量中毒症状类似的患者出现,有误食含氰类化合物的水或食物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化验血氰离子浓度增高,3h后尿硫氰酸浓度增高有助于诊断,采样进行毒剂鉴定。

4.5 治疗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

4.5.1 清除毒物 

一旦发现中毒,应迅速为患者戴好防毒面具,并撤离染毒区,防止继续中毒。皮肤被氢氰酸污染者,可先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然后用硫化胺溶液冲洗。

4.5.2 给予抗毒剂 

对出现中毒症状者,立即给予亚硝酸异戊酯1~2支用布片或棉花包好,捏碎,放入鼻孔处吸入,如症状未见缓解可重复应用,但总量不超过5~6支。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继用3%亚硝酸钠10ml[小儿为6~10mg/(kg·min)],同一针头接着注射25%硫代硫酸钠50m1(5ml/min),小儿剂量为每次0.25~0.5g/kg。严重中毒者在上述药物注射后十几分钟内,如病情未见好转或在恢复中再度出现中毒症状,应按上述顺序重复应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但后两种药物剂量需减半。若无亚硝酸钠,也可用1%亚甲蓝注射液50~100 ml(小儿每次10mg/kg),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注,然后再按上述剂量使用硫代硫酸钠注射液。也可用依地酸二钴600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内静注,必要时重复应用8~10次。无上述药物时,可暂用5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加维生素C 1~2g静注。有抗氰急救针4-二甲基氨基苯酚时,立即肌肉注射1支,能迅速有效地消除氰化物毒性,其解毒效果优于亚硝酸异戊酯,可较快恢复知觉和呼吸。

4.5.3 对症、支持治疗 

可静脉补充液体,促进毒物排泄;血压急剧下降时,予肾上腺素静脉推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肺水肿及各种并发症,防止继发感染;呼吸微弱或停止时,给予氧气吸入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行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心跳停止时,按心肺复苏的措施进行抢救。

5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79.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79-380.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8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