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州一枝蒿

目录

1 拼音

qí zhōu yī zhī hāo

2 英文参考

horseweed fleabane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祁州一枝蒿

祁州一枝蒿为中药名,出自《祁州药志》,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小飞蓬之别名[1][2]

3.1 别名

祁州一枝蒿、破布艾、鱼胆草[2]

3.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的全草或叶,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2]

3.3 性味

微苦、辛,凉[2]

3.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2]

1.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煎服:15~30g[2]

2.治风湿痹痛,鲜草捣烂调酒炒热外敷;皮炎、湿疹,煎水洗;牛皮癣,鲜叶揉擦;疮疖肿毒,跌打损伤,捣敷;中耳炎,眼结膜炎,绞汁滴[2]

3.5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柠檬烯、芳樟醇、母菊酯、去氢母菊酯、乙酸亚油醇酯等,又含香草酸、丁香酸。茎叶还含(檀香萜烯、β-雪松烯和邻苄基苯甲酸[2]

3.6 药理作用

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2]。地上部分可抗炎,还舒张冠状动脉[2]。它还有镇静和局麻作用[2]。叶的挥发油能防治儿童对牛乳的过敏性泄泻[2]

4 《*辞典》·祁州一枝蒿

4.1 出处

《祁州药志》

4.2 拼音名

Qí Zhōu Yì Zhī Hāo

4.3 别名

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

4.4 来源

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

4.5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全体绿色,具脱落性毛。上部多分枝,小枝柔弱。基部叶近匙形,长7~10厘米,宽1~1.5厘米,边缘齿裂或全缘,有缘毛;上部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约5毫米,具长柄,排列成圆锥花序;总苞半球形,长约4毫米;苞片线形;边缘舌献花白色,极小,雌性;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先端5裂。瘦果扁平,略有毛,长约1.5毫米,冠毛长约4毫米。花期秋季。

4.6 生境分布

生于田野、路旁。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各地。

4.7 化学成份

全草含挥发油0.29%(鲜品),1.14%(干品)。挥发油中含柠檬烯、芳樟醇,乙酸亚油醇酯及6%的醛类;还有母菊酯、去氢母菊酯和矢车菊属烃X。地上部分含枯牧烯及邻-苄基苯甲酸。

4.8 药理作用

开花季节的叶所含挥发油,能防治儿童对牛乳的过敏性泄泻。还可用于腹泻或内出血。

4.9 性味

《云南中草药》:"苦,凉。"

4.10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口腔炎,中耳炎,眼结膜炎,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①《祁州药志》:"清凉解热。"

②《广西药植名录》:"退热,祛风湿。治骨痛,尿血,铜钱癣。"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

④《湖南药物志》:"杀虫止痒法风。"

4.11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捣汁含漱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3~1两。

4.12 附方

①治中耳炎:鱼胆草鲜叶,捣汁,加鳝鱼血滴耳,每日二次。

②治结膜炎:鱼胆草鲜叶,捣汁滴眼。

③治热性牙痛:鱼胆草鲜全草,捣烂含于牙痛处。

④治口腔炎:鱼胆草叶,加以配伍,水煎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⑤治大头风:小飞蓬一两,灯芯五枚,石膏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肾囊风:小飞蓬二两。煎水洗患处。(《湖南药物志》)

4.13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