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阻积证

目录

1 拼音

qì zhì xuè zǔ jī zhèng

2 英文参考

amassment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blockad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气滞血阻积证(amassment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blockade[1])是指气滞血阻内积,积证初起,以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肿痛并见,苔薄白,脉弦等为常见症的积证[1]

4 气滞血阻积证的症状

气滞血阻积证患者腹部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黯,舌苔薄,脉弦[2][3]

5 证候分析

气滞血瘀,痹阻脉络,积而成块: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故胀痛并见,固着不移。病属初起,积犹未久,故软而不坚。脉弦为气滞之象。[3][3]

6 气滞血阻积证的治疗

6.1 治法

气滞血阻积证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消积[3]

气滞血阻积证治宜理气活血,消积散瘀[3]

6.2 方药治疗

气滞血阻积证可以金铃子散[备注]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铃子、延胡索和失笑散[备注]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灵脂、蒲黄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以金铃子疏肝理气;玄胡活血止痛;并以失笑散活血化瘀,气血流通,通则不痛,积块可散。[3]

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用大七气汤[备注]大七气汤(《医学入门》):青皮、陈皮、桔梗、藿香、官桂、甘草、三棱、莪术、香附、益智仁、姜枣。方中青皮、陈皮、桔梗、香附、藿香行气散结,桂心、三棱、莪术温通血络,软坚散结。[3]

若见寒热身痛,舌苔白腻,脉浮弦大者,是兼外感风寒之表证。宜宣表理气,通滞去积,可用五积散[备注]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芷、橘皮、厚    朴、当归、川芎、白芍药、茯苓、桔梗、苍术、枳壳、半夏、麻黄、干姜、肉桂、甘草、姜。本方汇集解表、散寒、祛湿、化痰、行气、利水、活血、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阻滞不通的证候,能使其逐步消散。若积久正虚,非本方所能奏效。[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气滞血阻积证患者建议食用桃仁、红花、川芎、木香、香附、丹参、玫瑰花、川牛膝等[3]

6.3.2 推荐食疗方

[3]

1.牛膝玫瑰茶 川牛膝9g,玫瑰花9g(鲜品加倍),红茶3go上三昧制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

2.川芎煮鸡蛋 鸡蛋2枚,川芎9g,黄酒适量。锅置火上,加水300mL,放入鸡蛋、川芎同煮。鸡蛋熟后取出去壳,复置汤药内,再用文火煮5分钟,酌加黄酒适量,起锅。食蛋饮汤。日服1剂,5剂为一疗程。

3.黑豆红花饮 黑豆30g,红花6g,红糖30g。黑豆、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烂,除去黑豆、红花留汁,加红糖搅匀即成。每次服10~20mL,每日2次。

4.桃仁桂鱼 桃仁6g,泽泻10g,桂鱼250go桂鱼洗净,与桃仁、泽泻一起,加入葱、姜等佐料,一同炖熟。食鱼喝汤。

7 关于积聚

积聚(abdominal mass[4]、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4])为病名[5]。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5]。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5]。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5]。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5]。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5]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5]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5]

积聚与癥瘕痃癖等证相类似[5]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者[5]。又有从部位区分者[5]

在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5]

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79-82.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