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痈毒

目录

1 拼音

qí yōng dú

2 概述

脐痈毒为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1]

脐痈(umbilical abscess)为病名[1]。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又名脐痈毒[1]。是指生于脐部的痈[2]。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2]。脐痈为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初生婴儿。其特点是初起脐部微肿,渐大如瓜,脓稠无臭则易愈,脓水臭秽则成漏。

3 脐痈毒的病因病机

脐痈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2]

脐痈因先天不足,脐部发育不全,复因心脾湿热,火毒注入小肠,结聚脐中,以致血凝毒滞而成。亦可因脐中出水,复因搔抓染毒而引起。

脐痈多因结扎、剪断脐带,或在包扎处理时感染毒邪而发病。

也可由于脐部的先天性畸形卵黄管残留症或脐尿管闭合不全而继发感染邪毒引起。

4 脐痈毒的诊断

发病前有脐部湿疮史,或有脐孔排出尿液或粪便史。

初起脐部微痛微肿,渐渐肿大如瓜,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疼痛。成脓时伴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稠厚而无臭味者容易收口。

如溃后脓出臭秽,或夹有粪汁,创口久不收口,脐孔部胬肉高突,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索状硬结,则已形成脐漏。

辅助检查:对久不收口的患者,可做瘘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5 脐痈毒的治疗

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红则清解,以外痈治之;若色白宜隔蒜灸之[2]

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加升麻;便结者服内疏黄连汤;溃后得稠脓者为顺,时出黄水为逆,易成脐漏,宜服黄连平胃散,或导赤散加归尾、赤芍、银花,外用三妙散、龙骨散干撒之[2]

5.1 辨证治疗

5.1.1 湿热火毒

脐痈·湿热火毒证(umbilic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and fire- toxin)是指湿热火毒,以脐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全身恶寒发热,纳呆口苦,舌苔薄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脐痈证候[2]

5.1.1.1 症状

脐中肿胀,皮色红,疼痛;伴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5.1.1.2 辨证分析

湿热毒邪蕴结于脐中,致毒滞血瘀,故肿胀疼痛;湿热蕴久化火,故全身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湿热火毒之象。

5.1.1.3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5.1.1.4 方药治疗

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

5.1.2 气虚挟湿

脐痈·脾气虚证(umbilical abscesswith spleen qi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气虚弱,以溃后脓出臭秽,或夹有粪汁,或排出尿液,或脐部胬肉外翻,久不收敛,伴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呆,便溏,舌苔薄,脉濡为常见症的脐痈证候[2]

5.1.2.1 症状

创口经久不敛,脐孔部胬肉高突,中心有漏管,脓出臭秽;伴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差,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5.1.2.2 辨证分析

由于病久致脾气虚弱,气血亏虚,故疮口久不愈合;气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湿滞成毒,蕴结而生胬肉、漏管;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差、便溏均为脾胃虚弱之征。

5.1.2.3 治法

健脾益气。

5.1.2.4 方药治疗

君子汤加黄连、鱼腥草解毒利湿。

5.2 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溃后用红油膏或青黛膏掺九一丹外敷;脓尽改用白玉膏掺生肌散。

形成脐漏者,可插入七三丹药线或白降丹药捻,化管提脓。必要时可行瘘管切除术及修补术。

6 脐痈毒患者日常保健

1.积极治疗脐部先天性疾病。

2.经常用75%酒精擦洗脐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7 关于痈

痈(abscess (disease)[2])为病名[3]。又称“外痈”。是指生长于皮肉之间,以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在6~ 9cm大小,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敛,或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3]。见《五十二病方》。痈为急性化脓性疾患的总称[3]

痈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有“内痈”与“外痈”之分。内痈生在脏腑,外痈生在体表。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生于颈部的,称颈痈;生于腋下的,称腋痈;生于脐部的,称脐痈;生于胯腹的,称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称委中毒。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云:“痈者,其上皮薄以泽。此其候也。……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痈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详见痈条。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