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气血指气与血的合称[1]。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两种重要物质[1]。
参见气、血:
气指形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实体[2]。王充《论衡》:“天地气合,万物自生。”张载《正蒙·太和篇》:“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分阴阳,提示质与能的统一,以及万物由气所化的原理[2]。反映于人,则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如精气、津气、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2]。又是一切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力,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2]。在生理上,大致可分原气、卫气、营气和宗气等[2]。但一般概念均以气作阳气,强调功能方面,故在病机上,气亢指功能过盛的火热之证;气虚即为功能衰退、阴寒弥漫之证;气的障碍则为气郁、气逆或变生闭厥瘀滞诸证[2]。此外,气的概念还引申于各个方面,如致病物质的邪气、湿气、疠气等(各详该条);病机或病证的厥气、肝气、水气等;药物性质的寒热温凉四气和针灸效应的得气等[2]。
血指由饮食精微所化生而循行于脉管中的血液[3]。《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血赖气的推动以供养全身各脏腑组织,维持其正常功能活动[3]。《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3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0.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8.
古籍中的气血
- 《医述》:[卷十三·女科原旨]产后
元气虚脱者必危。(余傅山)或问∶丹溪云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证,从末治之。又云产后中风,不可作中...
-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小儿门]附∶小儿病机
痘证不过气血毒,毒乃胎家淫火食秽,停蓄脏腑,生后啼声一发,悉归命门。遇岁火运,时行传染∶或冬暖遇春夏...
- 《医述》:[卷十五·痘疹精华]痘科纲领
》)痘者,受胎之始,其毒浸浃骨髓,一呼一吸,久随气血营运。然虽随之营运,终非我之族类,其性必异,一旦...
- 《医述》:[卷十五·痘疹精华]因期施治
因毒化而成功(九、十日)。邪正明君臣道济,真元固气血成功(十一、二日)。君道成而臣力效,神化全而毒势...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二十]锦囊治疗方论
一旺,自能相佐药力以化滞于无事之中,譬如肿硬,气血一和,不由脓血而自散矣。奈何以有形之药,峻攻无形...
- 更多古籍中的气血
气血药品说明书
- 气血康口服液(复方三七口服液)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气血双补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气血和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气血固本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气血双生合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升气血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