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针

目录

1 拼音

qī xīng zhēn

2 英文参考

seven-star need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seven star needl[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七星针(seven-star needle)为针具名[1][2]。是集针七枚,如七星攒聚的一种皮肤针[2]。因其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而名[3]。七星针形如小锤,头上装有7枚小针,用以叩击浅刺皮肤[3]

七星针[4]

皮肤针是在古代镵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分小锤式、刷帚式和滚筒式等几种[5]。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有七星针(七枚)、梅花针(五枚)和丛针(针数不限)等[5]。可用6~7号缝衣针5~7枚,横插入一根钻有孔眼的竹箸末端并加线固定,亦称箸针[6]。市售小锤式皮肤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有梅花针、七星针、丛针等名称[6]。现在之滚刺筒,亦属此类[6]

皮肤针外形似小锤状,针柄有硬柄和软柄两种规格[6]。软柄有弹性,一般用牛角做成,长度为15~19 cm[6]。针柄一端附有莲蓬状针盘,下边散嵌不锈钢短针[6][7]。根据针的数目多少,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丛针(针数不限)等[7][7]。针尖要求不可太锐,呈松针形[7]。全束针尖平齐,无偏斜、钩曲、锈蚀和缺损[7]

皮肤针(图出《中国针灸学词典》)

皮肤针法是古代的“半刺”、“扬刺”、“毛刺”等刺法发展而来,《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7]。《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7]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
  4. ^ [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32.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6.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1.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