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甲丙脯酸肾损害

目录

1 拼音

qiú jiǎ bǐng pú suān shèn sǔn hài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卡托普利肾损害

4 疾病代码

ICD:N14.1

5 疾病分类

肾脏内科

6 疾病概述

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sion enzyme inhibitor,ACEI)引起的肾损害是指由于应用转换酶抑制剂而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损害。卡托普利刚开始作为降压药物使用时,建议剂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剂量,从而引起一系列由巯基引起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皮疹、口腔溃疡、味觉异常以及发生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免疫复合物肾炎。

7 疾病描述

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sion enzyme inhibitor,ACEI)引起的肾损害是指由于应用转换酶抑制剂而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损害。近年来,ACEI 的应用进展很快,由于其具有降压、减少蛋白尿、使肥厚的左心室复原及改善血管顺应性等作用,而被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及糖尿病性肾病。ACEI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可以耐受的,但有些患者因本身存在某些影响肾功能的潜在因素,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血栓形成、孤立肾、移植肾等,在使用ACEI 后可出现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变等损害。

卡托普利刚开始作为降压药物使用时,建议剂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剂量,从而引起一系列由巯基引起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皮疹、口腔溃疡、味觉异常以及发生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免疫复合物肾炎。目前,卡托普利的剂量已经重新调整减量,然而疗效却没有减低。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谨慎选择患者、减少剂量,卡托普利是一种十分安全的抗高血压药物,其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较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为低。

8 症状体征

1.肾脏表现

(1)急性肾功能衰竭:轻者表现为偶然发现的肾功能减退,无症状性血肌酐升高,升高幅度>100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可降低50%。在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特别是双侧肾动脉狭窄者,发生突然少尿或无尿,短期内肾功能急骤恶化,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2)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一般小于2g/24h,肾性糖尿、皮疹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及浮肿,可有高血压,肾活检为膜性肾病。

2.肾外表现 可有咳嗽、高血钾、尿钠升高等。

9 疾病病因

ACEI 所致肾损害之原因与临床医生未能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有关。患有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血栓形成、孤立肾以及使用ACEI 剂量过大,均易增加肾损害的危险性。

10 病理生理

ACEI 引起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肾内血管紧张素Ⅱ可影响肾血管紧张度,引起入球及出球小动脉收缩,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保证循环血量及维持血压。ACEI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使其作用降低,与入球小动脉相比,出球小动脉阻力降低更为明显,使肾小球血流量更为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损害。当肾动脉狭窄时,肾小球血流量降低,其肾小球滤过率依赖于出球小动脉的收缩来维持。当使用ACEI 后,出球小动脉被扩张,肾小球滤过率急骤下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ACEI 对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可能与ACEI 阻断了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某些关键酯酶的功能有关,或ACEI 可能阻碍缺血后细胞的恢复,加重缺血后再灌注的细胞损害,从而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

3.过敏因素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可能与药物过敏后引起肾间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某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有关。

11 诊断检查

诊断:本病诊断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临床上有应用ACEI 史。

2.短期内出现肾功能减退、蛋白尿或蛋白尿增加、肾性糖尿、尿钠增加。

3.突然发生少尿或无尿,短期内肾功能急骤恶化,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者应疑及本病。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尿化验检查可见蛋白尿、糖尿、尿钠增加,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光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及坏死,肾间质炎细胞浸润以单核、淋巴细胞为主,也有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患者有小球病变,多表现为膜性肾病。免疫荧光可见IgG、IgM 和C3沉积。电镜下,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上皮细胞有球形电子致密物沉积。

12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膜性肾病 本病好发于40 岁以上男性,以肾病综合征为多见。在用ACEI 前必须排除有无潜在的膜性肾病,并根据停药后反应来鉴别。ACEI 所致者,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急进性肾炎 本病全身症状较重,以严重的少尿、无尿、迅速发展为尿毒症为突出表现。尿检可见大量红细胞或肉眼血尿,少量或中等量蛋白尿,尿比重一般不低。肾活检有50%以上的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可资鉴别。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的肾损害 本病患者有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病史,在用药5~7 天后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功能损害。肾活检见肾小球上皮细胞变性、空泡形成及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球基本正常。

13 治疗方案

多数研究报道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所致的蛋白尿,停止用药即可以自行缓解。然而,Hoorntje 等研究显示1 例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Ⅰ期的患者,停用药物后10 天内尿蛋白消失,而3 个月后重复肾活检证实肾脏病理损害并无改善。Stephen 等研究报道的2 例由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引起膜性肾病的病例,停止用药后可以使蛋白尿部分缓解,然而随后的1 年中蛋白尿仍然有波动和复发的表现,8~12 个月后重复肾活检证实,上皮下肾小球基底膜电子致密物沉积仍然持续存在。因而,认为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沉积是不可逆的,并可以导致持续性蛋白尿。一般不主张采用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一旦发生急性肾衰应积极予以治疗。少数用ACEI 引起严重急性肾衰、持续少尿或无尿超过3 天、肾功能急骤恶化者,需紧急血透或腹透。

14 并发症

高血钾和尿钠潴留。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关于卡托普利所引起的肾损害预后存在争议。一些作者认为蛋白尿只是短暂的过程,与进展性肾功能衰竭无关,而且有时不停药蛋白尿也可以自行减少消失。Case 等报道了81 例因患高血压病使用卡托普利的患者,6 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其中4 例在继续使用卡托普利治疗的9 个月中蛋白尿消退。另2 例患者发生膜性肾病和肾病综合征,1 例患者继续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蛋白尿仍然自行缓解,另一例患者则由于血肌酐水平升高而停用卡托普利,停药之后蛋白尿消退,血肌酐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生产厂家也报道少量的尿蛋白增加并不影响治疗,有基础肾脏病的患者,以卡托普利治疗至少8 个月,蛋白尿的发生率从2.4%降至0.7%。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卡托普利治疗所致的肾脏损害预后并不容乐观,可以不伴有蛋白尿,甚至建议在进行卡托普利治疗之前进行常规肾组织活检。

预防: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在用药前明确有无危险因素存在,如肾动脉狭窄、高血压肾硬化、肾动脉血栓形成,特别是严重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及孤立肾。若有上述情况,应慎用或禁用ACEI。

2.注意观察及时停药 在使用ACEI 第1 周中,应严密检测肾功能并查尿常规及血钾。一旦发现肾功能减退应及时停药,并在短期内复查肾功能。通常停药后可完全恢复。

3.积极治疗急性肾衰。

16 流行病学

无相关资料。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