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脾丸

目录

1 拼音

qǐ pí wán

2 英文参考

Qi Pi Wan

3 启脾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

启脾丸

Qipi Wan

3.2 处方

人参100g、炒白术100g、茯苓100g、甘草50g、陈皮50g、山药100g、莲子(炒)100g、炒山楂50g、六神曲(炒)80g、炒麦芽50g、泽泻50g

3.3 制法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1],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1];味甜。

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人参)。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针晶直径2~8μm(山药)。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陈皮)。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125μm(炒山楂)。

(2)取本品6g,剪碎,加硅藻土4g,研匀,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2:17: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9g,剪碎,加硅藻土5g,研匀,加三氯甲烷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药渣备用,滤液蒸于,残渣加乙酸乙酯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硼酸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鉴别](3)项下的备用药渣,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5g,内径为1~1.5cm)上,用40%甲醇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取本品9g,加硅藻土5g,研细,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3.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2:37:1)为流动相;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相当于每1ml含甘草酸19.59μg),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混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甘草以甘草酸(C42H62O16)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43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1.3mg[1]

3.8 功能与主治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3.9 用法与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3g(15丸),大蜜丸一次1丸[1],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3.10 规格

(1)小蜜丸 每100丸重20g   (2)大蜜丸 每丸重3g[1]

3.11 贮藏

密封。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启脾丸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

启脾丸

4.2 药品汉语拼音

Qipi Wan

4.3 剂型

每丸重3g。

4.4 性状

启脾丸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4.5 启脾丸的主要成份

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泽泻

4.6 启脾丸的药理作用

1.山楂、神曲、麦芽、山药、白术、陈皮、均有促进消化作用。

2.调节胃肠功能:白术、陈皮、茯苓、甘草和神曲对胃肠平滑肌功能有调节作用。

3.抑菌:甘草、山楂、茯苓有抑菌作用,这对消化不良、肠内异常发酵所致之肠道感染,有良好防治作用。

4.其他:人参、白术有强壮作用和改善脾胃虚弱病症的功效;白术、茯苓、泽泻有利尿作用。

4.7 启脾丸的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4.8 启脾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4.9 注意事项

1.忌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

2.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感冒时不宜服用。

4.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泻次数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启脾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启脾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启脾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启脾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0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1 专家点评

健脾和胃。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腹胀便溏。

4.12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 《内经拾遗》卷一引《经验良方》之启脾丸

5.1 别名

小儿启脾丸

5.2 组成

人参(去芦)1两,白术(土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山药1两,莲肉1两,山楂(蒸,去核)5钱,甘草(蜜炙)5钱,陈皮5钱,泽泻5钱。

5.3 功效

《内经拾遗》卷一引《经验良方》之启脾丸具有消食、止泄、止吐、消疳、消黄、消胀,定肚痛,益胃生肌,健脾开胃之功效。

5.4 主治

《内经拾遗》卷一引《经验良方》之启脾丸主治大人、小儿脾积,五更泻。

5.5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食后米饮送下。

5.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荷叶煮汤炊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5.7 附注

小儿启脾丸(《摄生众妙方》卷十)。

6 《慈幼新书》卷十之启脾丸

6.1 组成

人参2两,陈皮2两,扁豆2两,神曲2两,苡仁2两,山药2两,白术1两5钱,茯苓1两5钱,甘草(去皮)6钱,桔梗(炒)7钱,白芍8钱,麦芽2两,莲肉2两。

6.2 主治

《慈幼新书》卷十之启脾丸主治小儿伤食,久乃成积,脾胃不和,体气虚弱,肌瘦面黄。

6.3 用法用量

空心米饮送下。

6.4 制备方法

龙眼肉4两煮烂,和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7 《百一》卷二之启脾丸

7.1 组成

人参1两,白术1两,青皮(汤洗去瓤)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皮(汤洗去瓤)1两,厚朴(去粗皮,锉,姜制1宿,炒)1两,缩砂仁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炒)1两半。

7.2 主治

《百一》卷二之启脾丸主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进饮食。

7.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食前细嚼,用米饮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8 《摄生众妙方》卷五之启脾丸

8.1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芍药、山楂肉、厚朴、苍术各等分。

8.2 功效

《摄生众妙方》卷五之启脾丸可防治百病。

8.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以米汤嚼服。

8.4 制备方法

上如常法制过,共炒为末,炼密为丸,如肥皂子大。

9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